1.微量淋巴细胞毒实验(CDC,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 该实验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Paul·Terasaki教授于1964年创建。主要原理是淋巴细胞具有HLA抗原,HLA抗体能结合到带有相应抗原的淋巴细胞膜上,补体可以结合并在淋巴细胞膜上使其死亡。如果淋巴细胞不带有相应的抗原则无此作用,通过染色来观察细胞是否死亡来确定相应的抗原或抗体。该方法可迅速检测患者的HLA抗体,但需要分离细胞,抗原用量大且敏感性不高,多年来在临床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2.酶联免疫法(ELISA) 该实验的基本原理是将HLA抗原包被在一个孔内,将患者血清加入孔中与孔内的HLA抗原反应,通过酶作用使其显色,用荧光仪根据吸收光的不同来判断结果。这种方法无需分离细胞,敏感性也有所提高,无需专门仪器设备,同时可检出HLA-Ⅰ类和HLA-Ⅱ类抗体。但该方法操作繁琐也较费时,1次只能检测1个指标,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3.流式细胞仪法(flow cytometry)及单抗原磁珠法(luminex TM flow cytometry) 这2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将HLA单价抗原包被在不同颜色的微磁珠表面,用被检测血清与磁珠反应,血清中HLA特异性抗体便与包被在磁珠上的抗原结合,然后再与标记PE的二抗孵育。根据荧光强弱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出与这些磁珠对应的HLA抗体。这两种方法在酶联免疫法的基础上使敏感性明显提高,排除其他非反应抗原的干扰,可准确确定HLA抗体的特异性。单抗原磁珠法在普通流式细胞仪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并通过分析软件的更新,对于较弱的反应抗体也能准确检出。
PRA检测实际上是检测移植受者体内预存的抗淋巴细胞抗体。Katznelson等研究证明,高敏感受者与术后肾功能的延迟、急性排斥发生率的增高和移植物存活率的降低有关。移植前PRA水平的峰值比在手术后检测PRA更能预测移植存活的结果。移植前输血、妊娠和再次移植前均与产生HLA抗体有关。同时对初次和再次肾移植患者的研究证实,移植后6个月,初次肾移植PRA水平在51%~100%的移植受者中,约有46%的受者发生了急性排斥。而PRA水平在0的移植受者中,仅有38%的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在再次移植受者中,PRA水平在51%~100%的移植受者中,约有53%的受者发生了急性排斥。而PRA水平在0的移植受者中,仅有42%的受者发生了急性排斥。同时证明,致敏受者在住院期间就易出现早期急性排斥。移植受者体内如预存具有针对移植供者的抗淋巴细胞抗体,将在移植术中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PRA的检测将能提前预知移植受者体内抗HLA抗体,以避免接受具有相应抗原的供者,确保移植手术的成功。Onteriro等证明,移植前、后的抗HLAⅠ类抗体与移植后的超急、急性排斥(细胞性和血管性)、慢性排斥和移植物丧失的增高有关。移植肾1年和5年存活率,在致敏的移植受者中比非致敏的移植受者存活率要低。二次肾移植患者的HLA重复错配增加肾移植的失败率,其影响比第1次移植更重要,重复的HLA错配严重影响第2次移植存活率,特别是HLA-DR位点的错配。
PRA可作为移植术后检测移植排斥的指标,即术后是否产生针对移植供者的抗体,达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因此,PRA的研究在器官移植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并可带动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如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类型的肾炎与PRA的关系,以及PRA阳性与阴性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等。PRA值增高则需要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降低受者的HLA抗体水平,HLA抗体的检测还可以用来动态监测机体的HLA抗体水平,PRA值也是判断机体免疫状态即抗体水平常用的动态指标:①PRA<10%无致敏;②PRA=10%~30%为轻度致敏;③PRA>40%为高度致敏。高度致敏和轻度致敏的受者,延迟器官失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致敏患者。高度致敏者,移植存活率明显低于轻度致敏者。HLA组织配型可以克服致敏对移植存活率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