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作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已得广泛认可,随着肝移植事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肝源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仍有许多患者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死亡。活体肝移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肝匮乏这一矛盾,供体与受体有血缘关系,组织相容性好,排斥反应小,加之热缺血时间短,供肝质量高,其优势明显。但这一术式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保证供体安全是开展活体肝移植的首要原则。因此,做好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至关重要。
目前对活体肝移植供者的术前评估也包括伦理学评估和供体的医疗评估两个方面。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对肾脏移植供者的术前评估进行了详细阐述,二者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赘述,其不同点在于要求正确评估供体肝脏,这对确保供、受体手术成功至关重要。评估的主要目的为:确保供体手术的安全开展;供体给受体提供合适的供肝。
1.通过肝脏生化,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查以排除慢性肝病;CT及MRI测量肝脏体积是供肝评估的常规步骤。
2.肝脏活检是供肝评估的一项标准化组成部分。在体重指数(BMI)<25的供体,若其生化及腹部影像学检查正常,且无慢性肝病及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这一过程可以省略。
3.供体肝脏中,可接受的脂肪变性部分的最大百分比尚未明确,多数移植中心选择上限在10%~30%。
4.一般来讲,“移植物重量/受体体重”比值至少达0.8%,才能提供受体足够的肝脏重量。
5.供肝胆道和血管的解剖变异很常见。
6.各移植中心对供体的血管解剖结构评估方式不尽相同,包括CTA或MRA以及肝血管造影。
7.最常用于评估胆道解剖的方式是术中胆道造影。一些移植中心则在某些情况下应用MRCP或者ERCP。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