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有多种,从免疫病理学角度,按排斥反应发生机制分类可分为体液性排斥反应(由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细胞性排斥反应、由以上两种机制共同参与的排斥反应。而临床上常用的是按时间、病理学特征及病理生理机制的分类方法,肝脏移植排斥反应主要分为以下3种。
1.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 超急性排斥反应(HAR)在肝移植中非常罕见,是不可逆性排斥反应。在移植肝血液循环恢复后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至48h内发生的不可逆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受体体内预先存在的或是移植后产生的抗体、补体和移植肝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HA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BO血型不相容,但即使血型不相容,也有成功进行肝移植的报道。
临床表现:术中移植肝在恢复血流后几分钟或几小时,移植肝增大、发绀,无胆汁产生,凝血功能下降,术中本已止血的创面重新开始出血,止血困难,患者生命征不稳定,缺氧等。此时,只能切除移植肝,用生物人工干系统维持生命,紧急寻找新肝源,急诊再次肝移植,多数病人在未等到新肝就已死亡,但也有成功救治的报道。
2.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 急性排斥反应(AR)是肝移植术后的最常见排斥反应,通常是可逆的。常于术后5d至3个月内发生,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故又称“细胞性排斥反应”。肝移植术后患者20%~30%发生至少1次有临床症状的急性排斥反应,如定期肝穿活检则可发现高达60%~80%的生物学AR发生率。
临床表现:急性排斥反应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常表现为发热、精神萎靡或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头痛、肝区疼痛、黄疸加深,胆汁引流量明显减少,胆汁颜色变淡、质变稀,肝酶谱及胆红素升高等。
3.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CR) 慢性排斥反应通常发生于术后6个月以后,也有2个月内甚至数周发生的报道,多为不可逆性排斥反应,发病率5%左右。主要由T淋巴细胞介导,抗体、补体也可能起一定作用。靶抗原主要位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通常起病无症状,呈隐匿性缓慢发展,表现为渐进性胆汁淤积,黄疸进行性加重,是影响移植肝和病人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