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症(dwarfism)指的是身材过度矮小的状态。由于身高受种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故目前对侏儒症的身高界限尚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般认为,如身高低于同民族、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的3个标准差(-3SD)或成年身高低于130cm,应视为侏儒症。侏儒症病因复杂,最常见的为生长激素(GH)缺乏所致,称为GH缺乏性侏儒症。GH缺乏可因垂体本身疾病所致,是为垂体性侏儒症;也可因下丘脑疾病所致,称为下丘脑性侏儒症。GH缺乏性侏儒症实际上也是一种垂体功能减退,它以GH不足为主要表现,有时也伴有其他垂体激素缺乏。
【病因】 大多数病者无明显原因可查,谓之特发性GH缺乏症(idiopathic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IGHD)。由于很多IGHD患儿有围生期病变史(如早产、难产、窒息等),故IGHD(在有些文献中孤立性GH缺乏症也缩写为IGHD)的发生可能与围生期脑部的受损有关。IGHD患儿对单次GHRH反应不佳,但若重复给予GHRH则多数患儿血GH可升至正常,说明GH的缺乏可能继发于GHRH的不足。
有些GH缺乏症表现出明显的家族遗传特点,谓之遗传性或家族性GH缺乏症(familial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根据是否伴有其他垂体激素的缺乏,家族性GH缺乏症分为孤立性GH缺乏症(isolaed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和多激素型GH缺乏症(或称联合性垂体激素缺乏症)2种。根据遗传特点,孤立性GH缺乏症又分为3种类型:Ⅰ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型为X-连锁GH缺乏症,其中Ⅰ型还分为ⅠA和ⅠB 2个亚型。ⅠA亚型由GH-1基因(或称GH-N基因)缺失所致,ⅠB亚型既可由GH-1基因突变引起,也可由GHRH受体基因突变引起,Ⅲ型的致病基因尚不清楚。同孤立性GH缺乏症一样,多激素型GH缺乏症也分为3型,Ⅰ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Ⅲ型为X-连锁GH缺乏症。Ⅰ型多激素型GH缺乏症多因Prop1基因突变所致,Ⅱ型多因Pit-1基因突变所致,Ⅲ型的致病基因则不清楚。
某些先天发育畸形如无脑畸形、前脑无裂畸形、垂体缺如、神经垂体错位、面中线发育缺陷、蛛网膜囊肿等也可影响下丘脑-垂体的功能,从而产生GH缺乏症。
下丘脑和垂体的肿瘤、炎症、创伤、手术、放射等均可导致GH不足,这些可统称为获得性GH缺乏症。
【临床表现】 GH缺乏性侏儒症患儿在出生时身长体重往往正常,出生数月后身高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但此时往往不被注意,直到2~3岁时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身高差别日益加大,始被父母注意而就诊。患儿身高增长速度很低,一般不超过3~4cm/年,未经治疗者成年身高多在130cm以下。患儿身材匀称,成年后往往仍保持幼年的体形和外貌。患儿皮肤细腻而干燥,皮下脂肪较丰满,肌肉不发达。患儿骨龄一般较实际年龄小2~3岁。患者青春期多延迟,如合并有促性腺激素缺乏则性发育更差,其性器官可不发育,第二性征可缺如。男性阴茎小似幼儿,睾丸细小如黄豆,常伴有隐睾,一般无精子,亦无性欲、胡须,音调如儿童;女性则表现为原发性闭经,乳房不发育,子宫小,外生殖器幼稚。患者智力一般正常,成年后可因身材矮小而郁郁寡欢。
Pit-1等转录因子突变引起GH缺乏性侏儒症多有家族史,且患者存在PRL和TSH不足的表现,因而可有继发性甲减。有些先天性GH缺乏症除垂体发育不良外,还伴有其他畸形。
获得性GH缺乏者还有原发病的表现,如下丘脑-垂体肿瘤引起的可有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
【实验室检查】 GH缺乏症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验室检查,但遗憾的是,在实验室检查中尚没有一项公认的“金标准”,只能通过多种检查的联合应用以确立诊断。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有:
1.血、尿GH测定 血GH的正常值随测定方法及测定试剂盒的不同而不同,放射免疫法的正常值多为0~0.24nmol/L(0~5ng/ml)。可见,血GH的正常值与GH缺乏症的GH水平之间有重叠。此外,由于GH呈脉冲性分泌,故同一个体不同时间血样的测定值可有很大差异。因此,单次血GH测定对GH缺乏症的诊断没有太大的意义。24h血GH谱的测定可弥补单次血GH测定的不足,惜此种检查太过复杂,难于为病人及其家属所接受。
尿GH的测定具有一定的意义,尿GH水平与24hGH的整合值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它可反映病人24h血GH的平均水平。GH缺乏症者24h尿GH总量降低。尿GH测定的不足是,需采用灵敏的测定方法,且测定结果受肾功能影响较大。
2.血生长激素结合蛋白测定 生长激素结合蛋白(growth hormone binding protein,GHBP)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Baumann等人在血液中发现的一种能结合GH的蛋白质。研究表明,血液中主要的GHBP乃肝脏GH受体的胞外域脱落后进入血循环所形成。GHBP测定对GH缺乏症的诊断意义不大,但有助于鉴定矮身材是否因GH受体缺陷所致。Laron综合征者GH受体存在突变,其GHBP水平显著下降。
3.血IGF-Ⅰ和血IGF-Ⅰ结合蛋白(IGFBP)测定IGF-Ⅰ为GH的刺激产物,故可用以反映GH的状态。血IGF-Ⅰ水平较少波动,故它不像GH那样需反复取样测定,但它也有缺点:受营养状况、年龄、青春期等因素的影响。空腹血IGF-Ⅰ水平可反映前24hGH的分泌情况,GH缺乏症者明显下降。国内北京协和医院研究认为,1~8岁儿童血清IGF-Ⅰ低于0.15U/ml,9~17岁青少年血清IGF-Ⅰ低于0.45U/ml,高度提示GH缺乏。
在各种IGFBP中,IGFBP3对GH缺乏症诊断价值较大。IGFBP3也是GH的刺激产物,血IGFBP3具有明显的GH依赖性,它可反映GH的分泌状况。GH缺乏症者血IGFBP3水平明显下降。
4.GH激发试验 由于单次GH测定不足以判定垂体GH的分泌情况,因此,必须采用激发试验以评定GH的储备情况。目前临床上常用的GH激发试验有:
(1)GHRH兴奋试验:GHRH兴奋试验可用以确定GH缺乏的病变部位,凡垂体GH细胞完好而GHRH不足者对外源性GHRH具有正常的反应,垂体GH细胞有明显破坏者对外源性GHRH的反应受损。绝大多数IGHD的根本原因为GHRH的不足,故从理论上说,对GHRH应有很好的反应,但实际上在首次给予GHRH后只有约1/3的病人有反应,连续给予GHRH后大多数病人出现GH的升高,这是由于长期的GHRH缺乏使得垂体GH细胞萎缩,故需要较长时间注射GHRH后方可使垂体恢复对GHRH的反应。试验中血GH如超过5ng/ml则认为对GHRH有反应。
(2)胰岛素低血糖试验:空腹静脉注射正规胰岛素0.05~0.1U/kg体重(儿童剂量多为0.075U/kg体重,成人剂量多为0.1U/kg体重,肥胖者可加大到0.15~0.2U/kg体重),使病人血糖降低至50mg/ml或空腹血糖的一半以下,分别于0,15,30,45,60,90min采血测血糖及GH。正常人注射胰岛素后20~30min出现低血糖,血糖低谷多出现于注射胰岛素后45min左右,病人可有明显的出汗、头晕、心悸。GH峰值出现于注射胰岛素后30~60min。有人认为,峰值>10ng/ml(20mU/L)为正常;峰值低于1ng/ml(2mU/L)为完全性GH缺乏症;峰值在1~5ng/ml为部分性GH缺乏症;峰值在5~10ng/ml属所谓“灰色区”(grey zone),为正常和GH缺乏的分界线。本试验有一定危险性,应严密观察受试者的各种变化,如有严重低血糖反应应立即注射葡萄糖。
(3)精氨酸试验:静脉滴注精氨酸0.5g/kg体重(不超过30g),滴注时间约30min分别于-30,0,30,60,90和120min采血测GH。峰值约出现于60min左右。精氨酸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血压升高及酸中毒,多不严重。
(4)左旋多巴试验:空腹口服左旋多巴10mg/kg体重,分别于0,60,90及120min采血测GH,峰值约出现于60min左右。
(5)可乐定试验:可乐定为α2肾上腺能药物,具有促进GH分泌的作用,故可用以判定GH的储备功能。本试验的做法是:空腹口服可乐定0.004mg/kg体重,分别于0,60,90及120min采血测GH。GH峰值约出现于60min左右。该试验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嗜睡、呕吐及血压下降。
上述各试验GH峰值正常应不低于10ng/ml,如低于7ng/ml则为完全性GH缺乏症(也有认为低于5ng/ml方为完全性GH缺乏症),在7~10ng/ml者为不完全性GH缺乏症。实际上,各试验的阳性率都不高,故需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激发试验以降低漏诊率。
【影像学检查】 骨X线片可据以判断骨龄,GH缺乏性侏儒症骨龄小于实际年龄。IGHD及转录因子突变所致GH缺乏症CT和MRI往往可显示垂体缩小甚至消失,或垂体柄中断。有垂体肿瘤者蝶鞍X线片可显示增大或侵蚀,CT和MRI亦有相应的阳性表现。其他获得性GH缺乏性侏儒症有相应的CT和MRI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完全性GH缺乏症的诊断一般不难。部分性GH缺乏症的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如完全性GH缺乏症典型,诊断有时有一定困难,需重复或联合应用激发试验。
2.鉴别诊断 常见的需与GH缺乏症鉴别的疾病有:
(1)原基性矮小症:原基性矮小症的特点之一是出生时即已显示出明显的体格发育障碍,其出生身长多在30~35cm(正常在50cm左右),体重约2 400g左右。由于患儿出生身长、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故易被误认为早产儿。患儿出生后生长仍极为缓慢,但其骨龄多正常。患儿体形匀称,面貌与年龄相称,智力正常。患者进入青春期后性发育正常,也能生育,其下一代的身材大多正常。患者腺垂体激素(包括GH)的分泌正常,各靶腺功能亦正常。GH及性激素治疗不能增加患者的身高。根据以上几点可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2)体质性矮身材:体质性矮身材也称体质性矮小症或特发性矮身材(idiopathic short stature),其父母的身高往往略低。实际上,此类儿童矮小并不显著,其成年身高多在正常下限。体质性矮身材者出生身长、体重可正常或偏低(正常下限),出生后身高的增长较正常儿童为慢,而骨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等,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亦与正常儿童基本相同,故成年后身高略低于正常,成为矮小的成人。体质性矮身材实际上不能算作疾病,这些人除身材较矮外其余皆正常(包括各种内分泌功能检查),他们实际上为矮小的正常人。近年研究显示,体质性矮身材的GH水平并不低,可能因遗传因素致使这些人对GH的敏感性较正常略低,故其身高略低于正常。
(3)青春期延迟:青春期延迟也非病态。这些人出生身长、体重一般正常,出生后发育缓于普通儿童,其骨龄可较实际年龄小2~3岁甚至以上,进入青春期较正常为迟。其骨骺闭合较迟,骨的纵向生长时间长于普通人,其最终身高可为正常、略低于正常或稍高于正常。青春期延迟者在性发育前的表现与GH缺乏性侏儒症极为相似,此时鉴别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前者GH-IGF轴正常而后者GH及IGF-Ⅰ水平降低。
(4)心理社会性侏儒:心理社会性侏儒(psychosocial dwarfism)出生时身长、体重一般正常,2~4岁后生长速度开始减慢,骨龄较实际年龄为小,与身高年龄相当。患儿多有父母离异,与抚养者关系不协调,常受虐待,稍大后与周围关系欠佳,性格内向,冷漠抑郁,智力发育延缓,偶有自伤行为。患儿血GH和IGF-Ⅰ水平降低。患儿离开对其不利的环境后,上述表现及血GH及IGF-Ⅰ水平均可恢复,其生长加速,故本症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可逆的GH缺乏性侏儒症。根据病史等特点,可与普通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5)早老性矮小症:病者出生时身高、体重正常,生后很快就出现生长停滞。病者显著矮小,但骨龄正常,骨发育亦基本正常。早老为该病的显著特征,青少年时期即有衰老的表现,如面现皱纹、皮肤松弛、毛发脱落等。本病有明显的早老,借之可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6)Laron综合征:Laron综合征系GH受体变异所致,也称为生长激素不敏感综合征(growth hormone insensitivity syndrome)。GH受体的变异使得机体对GH的敏感性下降,故病人身材矮小。病者血IGF-Ⅰ水平降低,但GH水平升高,借此可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7)引起矮小症的遗传性综合征:很多遗传性综合征可引起矮小症,这些综合征各有其特点,且血GH一般正常,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不难。
(8)宫内生长迟缓(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ion,IUGR):IUGR是指出生体重在孕龄应有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IUGR患儿可为足月儿,也可为早产儿或过期产儿。IUGR患儿不仅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其出生身长也低于正常。IUGR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的总称。约40%的IUGR发生于正常妊娠,30%~40%发生于孕母有各种疾病或妊娠并发症,约10%为多胎妊娠,另10%左右因宫内感染及胎儿畸形所致。一些遗传综合征也可引起IUGR。不过,GH缺乏不会引起IUGR。
IUGR患儿出生后的生长亦受影响。国外一组资料报道,23名男性IUGR患儿成年平均身高为162cm,24名女性IUGR患儿成年平均身高为148cm。IUGR患儿成年后患心脏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
(9)骨发育不良和骨代谢疾病:骨发育不良和骨代谢疾病亦可引起身材矮小,这些疾病多有特征性体形及骨X线表现,血GH正常,借此可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10)慢性内科疾病:很多慢性内科疾病如慢性肾功能衰歇、慢性肝病、营养不良、慢性血吸虫病等均可引起矮小症,但这些疾病多有原发病的表现,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不难。
(11)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有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亦可引起矮小症,根据其原发病的表现可与GH缺乏性侏儒症鉴别。
【治疗】
1.GH替代治疗 GH缺乏症的根本原因为GH的不足,故其理想的治疗应为GH替代。由于动物GH(包括灵长类GH)对人类都没有作用,故GH替代治疗必须使用人GH(HGH)。GH缺乏症的HGH替代治疗已有30余年的历史,早年治疗用HGH皆提自人脑垂体,此种HGH制剂偶尔混有prion(一种蛋白感染因子)的感染,使受者出现Creutzfedlt-Jacob病(一种预后很差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985年后,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HGH广泛用于临床,使用这种重组HGH无产生Creutzfedlt-Jacob病之虞。
重组HGH肌内注射易引起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而且容易产生抗体,因此宜采用皮下注射,每日剂量约为0.1U/kg体重或每周0.16~0.24mg/kg体重。重组HGH应每日注射1次(每周6~7次),睡前30min注射比白天注射效果为佳。一般采用连续给药,也有采用间隙给药的(治疗6个月,停药3~6个月),但其效果不及连续给药者。加大剂量或增加注射次数可提高疗效,但剂量与生长反应之间不呈线性关系,故在增加剂量时应权衡利弊。重组HGH治疗的第1年患儿表现出追赶生长,其促生长效果特别显著,以后治疗效果逐年降低。治疗过程中可用身高计(stadiometer)每季度测身高1次,以了解对治疗的反应。至患儿骨骺闭合后即可停止重组HGH治疗。但是,近年的许多研究显示,重组hGH对GH缺乏的成人仍有裨益。因此,如经济许可,患儿成年后仍应给予重组HGH。
近年GH制剂的给药方式也取得一些进展。既往GH制剂皆为短效,需每日注射1次。目前已开发出长效GH制剂,每月注射1~2次即可。此外,还有人开发出鼻喷GH制剂,可鼻腔给药。
重组HGH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曾有人怀疑HGH治疗可能会增加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发病率,但以后的研究没有证实这种猜测。由于给予重组HGH是一种替代治疗,其剂量不大,故一般不会引起糖代谢异常及骨关节改变。少数病人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抗HGH抗体,抗体的产生会使疗效降低。另有一些病人可出现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可有红、肿、痒等不适,于接受治疗第2~3天最为明显,以后逐渐减轻,一周后可自行消失。少数病人可出现亚临床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其机制未明。个别病人可出现假脑瘤(pseudotumor cerebri)。假脑瘤亦称特发性高颅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其产生与GH制剂影响脑脊液的生成有关。
GH对其他生长障碍性疾病亦有一定的效果。目前FDA已批准用GH治疗慢性肾衰引起的生长障碍。从现有的资料看,GH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儿童(即使是必须透析者)的骨骼生长。应该强调的是,对慢性肾衰儿童必须同时治疗其他并发症,否则患儿对GH的反应就很差。曾有人担心GH治疗可能会加速慢性肾衰的发展(GH对很多细胞具有促生长作用),目前的资料初步表明,GH治疗并无此种副作用。现有的研究尚不能肯定GH治疗是否会增加肾移植的排异反应(GH可加强免疫反应)。
GH亦可用于Turner综合征的治疗。美国国家生长协作研究(National Collaborative Growth Study,NCGS)就GH对Turner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评估,该研究观察了230名病人,其平均GH治疗时间为4.3年。结果表明,GH治疗使病人的最终身高较预测身高增加了8.9cm。
关于非GH缺乏性矮身材是否应给予GH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意见。家族性矮身材患儿在实验室检查上并无GH缺乏的证据,但其血IGF-Ⅰ,IGFBP(特别是IGFBP3),GHBP水平均在正常的低限,说明此类患儿GH-IGF-Ⅰ轴仍有轻度异常,故应给予GH治疗。家族性矮身材者GH治疗的近期疗效较好,但其长期效果未明:有人认为可增加最终身高,也有人认为对最终身高无明显影响。GH治疗对其他生长障碍性疾病如骨发育不良、佝偻病、某些遗传综合征等的疗效目前尚不清楚。
2.IGF-Ⅰ IGF-Ⅰ为GH作用的介导者,故可用以治疗GH缺乏症。由于IGF-Ⅰ可引起低血糖,且其疗效可能不及GH,因此,对GH缺乏症并不主张首选IGF-Ⅰ。IGF-Ⅰ主要用于GH不敏感综合征(特别是Laron综合征)的治疗,这方面目前已有成功的报道。IGF-Ⅰ对Laron综合征的疗效不及GH对GH缺乏症的疗效,原因可能为:GH在刺激产生IGF-Ⅰ的同时也促进IGFBP(主要为IGFBP3)和ALS的生成,后二者在血中通过与IGF-Ⅰ结合而延长IGF-Ⅰ的半衰期,在缺乏GH或机体对GH抵抗时IGF-Ⅰ的半衰期明显缩短,其生物效应因而降低;GH对软骨细胞有直接作用,它可刺激软骨细胞分化并表达IGF-Ⅰ,在缺乏GH或机体对GH抵抗时IGF-Ⅰ因缺少GH的协同作用,其效应遂下降。IA型家族性GH缺乏症极易产生抗HGH抗体,这些病人对重组HGH反应甚差,也应给予IGF-Ⅰ治疗。
3.GHRH 很多GH缺乏症GH的缺乏乃继发于GHRH的不足,故理论上说也可用GHRH治疗。目前已有药用GHRH制剂somatorelin供应,剂量为20~40μg/(kg·d),分2次皮下注射,约半数病该出现生长加速。如采用微型药泵给药(药泵每3小时释放1次),则效果更好。对垂体本身病变引起的GH缺乏症,GHRH制剂无治疗作用。
4.神经递质 某些神经递质对GH缺乏症有治疗作用,目前用于治疗的神经递质有:左旋多巴、溴隐亭及可乐定。曾有人给GH缺乏症患儿口服左旋多巴(15mg,4/d)及溴隐亭(1.25mg,2/d),半年后患儿的身高均有明显增加;用左旋多巴和GH联合治疗GH缺乏症的效果较但用GH为好。这些提示多巴胺能药物对GH缺乏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此类药物可能是通过增加GH的分泌而发挥作用的,故对下丘脑性GH缺乏症效果较好,对垂体性GH缺乏症则效果不佳。
可乐定对GH缺乏症的疗效尚有争议。有人用可乐定治疗GH缺乏症和家族性矮身材,结果发现受试者均有生长加速;另一些学者则未能重复这一结果。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可乐定对GH缺乏症即使有效,其效果也不会太强。
5.性激素 很多GH缺乏症伴有性发育延迟,故可给予性激素以助性发育。性激素除能增进性发育外,也能促进身高的增长。男性患者可给予丙酸睾酮或其他雄激素制剂,也可给予HCG,女性则很少用性激素治疗(Turner综合征除外)。性激素不仅促进骨的生长,而且促进骨骺的闭合,故过早使用性激素虽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但对病人的最终身高反而不利。有鉴于此,目前主张性激素治疗不宜过早,可在正常青春期起始的年龄开始性激素治疗。
6.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骨的生长,故可用以治疗GH缺乏症。有些患儿合并有轻度的甲状腺激素不足,则更有指征使用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亦有促进骨骺闭合的作用,故不可使用过早,且剂量宜小。
7.微量元素 某些微量元素如锌可促进身高的增长,且无大的副作用,故亦可用作GH缺乏症的辅助治疗。常用的有葡萄糖酸锌(35~70mg,2/d)、醋酸锌(15mg,2~3/d)及硫酸锌(40mg,3/d)。
参 考 文 献
[1]沈永年.垂体侏儒症[M]//张达青,胡绍文主
编.下丘脑-垂体疾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32-365
[2]苏青,张达青.垂体性侏儒症[M]//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29-137
[3]Backeljauw PF,Underwood LE.Therapy for 6.5~7.5years with recombinan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in children with growth hormone insensitivity syndrome:a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stud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1,86:1504
[4]Clayton PE,Freeth JS,Norman MR.Congenital growth hormone insensitivity syndrome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J].Clin Endocrinol,1999,50:275
[5]Drake WM,Howell ST,Monson JP,et al.Optizing GH therapy in adults and children[J].Endocr Rev,2001,22:425
[6]Hintz RL.Current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uses of growth hormone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J].Endocrinol Metab Clinics North Am,1996,25:759
[7]Hoyme HE.A clinical genetics and dysmorphology approach to growth deficiency[J].Pediatr Ann,2000,29:549
[8]Juul A,Bernasconi S,Chatelain P,et al.Diagnosis of growth hormone(GH)deficiency and the use of GH in children with growth disorders[J].Horm Res,1999,51:284
[9]Kant SG,Wit JM &Breuning MH.Genetic analysis of short stature[J].Horm Res,2002,60:157
[10]Mullis PE.Genetic control of growth[J].Eur J Endocrinol,2005,152:11
[11]Pfffle R,Blankenstein O,Wüller S,et al.Idiopathic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a vanishing diagnosis[J].Horm Res,2000,53(suppl 3):1
[12]Procter AM,Philips JA,Cooper DN: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J].Hum Genet,1998,103:255
[13]Rosenfield RL.Essentials of growth diagnosis[J].Endocrinol Metab Clinics North Am,1996,25:743
[14]Shalet SM,Toogvod A,Rahim A,et al.The Diagnosis of 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 in children and adults[J].Endocr Rev,1998,19:2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