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占甲状腺癌的5%~10%,50岁以上患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因胰腺癌,淋巴瘤及甲状腺髓样癌等需采用不同治疗的肿瘤偶尔易与分化不良的甲状腺癌混淆,所以主要靠组织学检查诊断。偶见少数病人以前诊断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细胞或滤泡细胞甲状腺癌,出现未分化癌的逆向分化,这种情况应按上述方法处理。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恶性程度很高,占甲状腺癌的5%~10%,50岁以上患者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组织学表现为成片的分化不良的上皮细胞,常见有核分裂象。根据细胞形态改变可分为梭形细胞、巨细胞及小细胞3种类型,也可见到几种类型同时存在的混合型。未分化癌的病变的进展快,在短期内可迅速增大,很快侵及邻近组织及器官,出现声音嘶哑、通气不畅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癌肿肿块局部的皮肤温度增高,可有变色。肿块的体积常较大,边界不清,与周围的组织固定,质地坚硬,有压痛。局部淋巴结常增大。经常见到在癌肿的早期或原发癌灶尚未查出以前,就有远处器官的转移,如食管、皮肤、血管、骨骼和肺等。因胰腺癌,淋巴瘤及甲状腺髓样癌等需采用不同治疗的肿瘤偶尔易与分化不良的甲状腺癌混淆,所以主要靠组织学检查诊断。

【治疗】 此种甲状腺癌是人类最具侵袭性的、致死性实体瘤,幸运的是本病是甲状腺癌中最少见的类型。分化不良的甲状腺癌多不能浓缩碘或表达Tg,故不能用放射性碘扫描和治疗,血清Tg测定也不能作为可靠的肿瘤标记物。外科手术用处不大,主要是为解除呼吸道梗阻。外部放射治疗,可延迟局部再发,预防气道梗阻,特别是手术后的病例。但未证明外部放射治疗能降低病死率。虽然探讨过多种化疗方法,曾应用单一制剂或多种联合治疗如多柔比星(doxorbicin)、依托泊苷(鬼臼乙叉苷)(etoposide-VP16)、顺铂(cisplatin)、博来霉素(bleomycin)等,都未见疗效。对化疗有一点效果的病例,也很少能延长存活期数月。有报道,一些病人先做化疗后再做外部放射治疗及手术,很少能治愈,但能延长存活期。因此,化疗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实际对病人能做到的是止痛、保持气道通畅及其他改善生命质量的措施。偶见少数病人以前诊断为分化好的乳头状细胞或滤泡细胞甲状腺癌,出现未分化癌的逆向分化,这种情况应按上述方法处理。另一方面一些肿瘤是在逆向分化的中间状态,生长速度减慢,此种情况下能切除的应手术切除,不能切除的或未完全切除的肿块,应进行外部放射治疗或加化疗。用L-T4做促甲状腺激素的抑制疗法无效,但可用于替代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