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素类药源性水肿

激素类药源性水肿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些激素类或具有激素样作用的药物,如胰岛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以及中药中的甘草等,本身就具有水钠潴留作用,临床上若长期、大量应用这类药物,则有可能引起激素类药源性水肿。过量应用盐皮质激素可引起凹陷性水肿。 激素类药源性水肿,主要应与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水肿相鉴别,但因其有明确的用药史,故鉴别诊断比较容易。

某些激素类或具有激素样作用的药物,如胰岛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盐皮质激素(醛固酮、脱氧皮质酮)、以及中药中的甘草等,本身就具有水钠潴留作用,临床上若长期、大量应用这类药物,则有可能引起激素类药源性水肿。

【发病机制】 胰岛素水肿的原因为当糖尿病未控制时,因高血糖所致的渗透性利尿引起钠的丢失,这时应用胰岛素,糖代谢紊乱迅速纠正,尿量正常,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反而会引起钠潴留而产生水肿;此外当糖尿病未控制时,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增高,有促进尿钠排泄的作用而加重了钠的丢失,当糖尿病得到控制时,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引起水钠潴留。

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的紊乱。它促进远端肾小管、汗腺、唾液腺、肠壁对钠的重吸收,引起水钠潴留。虽然其潴钠排钾作用较弱,但长期、大量应用也可使血钠升高,发生水肿,甚至引起高血压。肾上腺盐皮质激素对维持机体正常的水、电解质代谢起着重要作用,醛固酮和脱氧皮质酮具有明显的保钠排钾作用,长期、大量应用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会造成钠、氯、水的潴留和钾的丢失而引起水肿。

甘草的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水解后生成甘草次酸,其化学结构与皮质酮相似,有类似盐皮质激素作用,可使机体排钾增多,排钠减少而引起水肿。

【临床表现】 胰岛素水肿多见于颜面,有时也可见于四肢,其水肿可持续4~6d或更久,一般均能逐渐消退。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类似库欣综合征的症状,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水肿、高血压等。过量应用盐皮质激素可引起凹陷性水肿。若长期大量服用甘草浸膏、甘草甜素或甘草次酸,可产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表现为水肿、高血压、头痛、四肢麻痹等。

【辅助检查】 血、尿中相应激素水平明显升高是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此外,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还会出现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等;而应用甘草制剂患者则还会出现低血钾、高血钠、尿中钠/钾比值降低等。

【诊断】 临床上有明确的用药史,之后出现程度不同的凹陷性水肿,辅助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一般不难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激素类药源性水肿,主要应与其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水肿相鉴别,但因其有明确的用药史,故鉴别诊断比较容易。

(裴海成 张 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