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很多,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长短以及程度,糖尿病并发症多少及程度,手术的复杂程度、手术时间的长短、麻醉的选择等。但较为重要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空腹血糖升高 目前,对于糖尿病病人能够耐受手术的血糖上限各家报道不尽统一。马建华等认为手术前空腹血糖>13.3mmol/L时手术危险性加大,手术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围手术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降低手术危险性的最基本因素,要求即使在急诊手术前亦应尽量控制血糖在13.3mmol/L以下。有报道认为,择期手术血糖控制在6.7~10mmol/L,尿糖控制在±~+为宜。如果血糖在17mmol/L以上,且有轻度酮症,应给予生理盐水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密切监测血糖,待血糖控制到安全水平,酮症消失时进行手术。如有严重酮症酸中毒,手术应为禁忌证。亦有人认为术前空腹血糖应在8.9mmol/L以下,术中保持血糖在8.3~11.1mmol/L。
2.年龄>65岁 老年病人由于本身存在器官功能衰退的影响,手术耐受能力及机体抵抗力低下,调节内稳态的能力下降。引起代谢紊乱的几率增加。加之糖尿病的存在,手术危险性就大大增加,应引起外科医师的关注。老年病人行外科手术时,应严密监测血糖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状况以及心、肺、肾等器官功能变化,严格按照外科的原则,手术要求稳、准、轻、快,尽量减少对病人损伤,预防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控制感染,选择对生理干扰较少的麻醉方法。根据病人心、肾功能严格控制每日液体出入量及速度。
3.并有糖尿病性高血压、冠心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包括心脏大血管、微血管、心肌、心脏自主神经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糖尿病性心脏病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约1/3以上的病人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糖尿病病人手术后死亡中,50%以上为心血管意外,足见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糖尿病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20%~40%,最大危险在于其加快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病人高4~5倍,从另一侧面加大了手术危险性。
4.糖尿病病程>5年 糖尿病病程愈长,由于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对器官所造成的影响愈大,出现糖尿病性并发症的概率就愈高,因此,对手术的危险性相应增加。
5.手术时间在90min以上及脊髓或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或脊麻对机体代谢的影响较大,手术时间愈长对机体的损伤亦越大,手术危险性自然增大。
有人认为在上述诸因素中,冠心病和手术时间过长是最为重要的手术危险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