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与角膜病变

糖尿病与角膜病变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角膜的感觉阈值升高,双侧性角膜知觉减退,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视网膜病变程度有关。糖尿病患者基底膜复合体结构的异常,引起角膜上皮基底膜和前弹力膜层间的附着较正常人差,以及上皮修复时滑动和有丝分裂减慢,造成损伤的角膜上皮延缓愈合。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眼液防止角膜感染。

【临床表现】

1.角膜知觉减退 神经的生化代谢过程,主要依靠葡萄糖氧化供给能量,高血糖引起的代谢改变可能诱发角膜神经分布、形态、结构的改变,故糖代谢障碍必然导致角膜感觉受累。角膜的感觉阈值升高,双侧性角膜知觉减退,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视网膜病变程度有关。

2.角膜上皮再生迟缓 因血-房水屏障功能的破坏,房水内葡萄糖含量升高,使角膜内皮生活在高糖环境中,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损害。糖尿病患者基底膜复合体结构的异常,引起角膜上皮基底膜和前弹力膜层间的附着较正常人差,以及上皮修复时滑动和有丝分裂减慢,造成损伤的角膜上皮延缓愈合。

3.角膜后色素颗粒沉积 这是由于糖尿病时虹膜色素上皮水肿、变性、脱落,沉积于角膜后壁所致。同时在晶体前囊也可以见到这种色素沉积,有时还可伴有角膜后弹力层皱襞样混浊,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酸中毒脱水时眼压迅速降低有关。患者视物不清,裂隙灯检查往往发现角膜后纺锤样色素沉积,角膜后弹力层有条状或斜线性皱纹,年龄愈大发病率愈高。

【治疗】 全身治疗原发病,主要改善和恢复糖代谢功能。口服维生素类药物,眼局部应用角膜保护药如核甘酸、谷光甘肽制剂等可促进上皮再生,亦可采用新的醛糖还原酶制药滴眼,治疗糖尿病性角膜上皮病变有显著疗效。必要时给予抗生素眼液防止角膜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