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热疗与冷敷

热疗与冷敷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热疗和冷敷可用于多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病人出现创伤时。护士正确地给予热疗和冷敷对保证病人安全非常重要,不当的使用会导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并影响恢复进程。2.热疗时注意避免烫伤,除注意保持适当的热疗温度外,同一部位接受热疗的时间应在1h之内,热疗超过1h,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血管收缩以降低因血管舒张造成的热量散失。

热疗和冷敷可用于多种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病人出现创伤时。护士正确地给予热疗和冷敷对保证病人安全非常重要,不当的使用会导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并影响恢复进程。

一、热疗的护理

(一)热疗的目的及原理见表1-1。

表1-1 热疗的目的及原理

(二)适用范围

肌肉扭伤、腰痛、关节炎、骨髓炎、关节疼痛和局部水肿。

(三)禁忌证

急性腹部疼痛尚未明确诊断之前、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各种内出血和软组织挫伤早期(3d以内)。

(四)骨科常用热疗技术

1.热水袋使用法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病人有无局部或肢体末梢循环不良,感觉迟钝,对温热刺激的敏感性。

(3)病人自理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程度。

(4)病人对热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操作程序〕

使用时:

(1)测量水温(水温60~70℃为宜;昏迷、局部知觉麻痹、麻醉未醒、小儿、老年人水温应调节至50℃左右)。

(2)手持热水袋口边缘,灌热水1/2或2/3袋。

(3)排尽袋内空气,然后拧紧袋口塞子并且擦干。

(4)倒提热水袋检查是否漏水,然后装入布套。

(5)向病人解释,放于所需部位(常放在病人足下或身旁,但不可直接接触皮肤,使用中要勤观察局部皮肤变化,保持适当水温,并认真交接班,防止烫伤)。

使用后:

(1)将热水袋中的水倒掉,开口倒挂晾干。

(2)吹气入袋,旋紧塞子,放在阴凉处保存。

(3)布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2.局部红外线灯照射法

〔评估〕

(1)病人病情是否为热疗的适应证。

(2)用热疗的目的、部位、时间及面积。

(3)病人对温度的敏感性,有无局部循环不良、瘫痪等情况。

(4)病人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对热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5)环境的温度、隐蔽程度。

〔准备〕

(1)物品:红外线灯(鹅颈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功率的灯泡(手足等小部位以250W为宜;胸腹腰背等部位可用500~1 000W灯泡)。

(2)环境:清洁、温暖、无对流风,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病人:取舒适卧位。

〔操作程序〕

(1)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查对,向病人解释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并暴露治疗的部位,将红外线灯头移至治疗部位斜上方或侧方(有保护罩的灯头可垂直照射)。

(3)调整灯距(一般灯头与治疗部位距离为30~50cm)。

(4)打开电源开关开始照射,时间20~30min。

(5)询问病人是否温热舒适及有无其他不适(如感觉过热重新调节,有心悸、头晕等情况应停止照射)。

(6)随时观察局部皮肤反应(粉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合适剂量)。

(7)照射完毕关闭移取灯头,协助病人穿好衣服,休息15~20min后离开治疗室。

(五)护理要点

1.操作前评估局部皮肤是否完整,调试仪器设备,保证处于正常状态。嘱若出现不适及时告诉护士。

2.热疗时注意避免烫伤,除注意保持适当的热疗温度外,同一部位接受热疗的时间应在1h之内,热疗超过1h,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血管收缩以降低因血管舒张造成的热量散失。

3.对于感觉障碍的病人,护士应缩短观察病人的间隔时间,并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评估局部皮肤的情况。

4.注意观察停止热疗后仍未消退的皮肤红肿。

5.记录热疗的时间、操作后局部皮肤情况和病人的反应。

二、冷敷的护理

(一)冷敷的目的与原理见表1-2。

表1-2 冷敷的目的与原理

(二)适用范围

关节炎、骨折、扭伤和挫伤、肌肉痉挛和关节损伤。

(三)禁忌证

已经出现水肿的区域、慢性炎症、深部有化脓病灶、枕后及耳郭、阴囊区域和对冷敏感、心脏病及体质虚弱者慎用。

(四)骨科常用的冷敷技术

1.冰袋(冰囊) ﹙图1-25)使用法。

图1-25 冰囊(冰袋)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

(2)病人局部组织状态,有无破损、慢性炎症、血液循环不良、疼痛和肌肉痉挛等情况。

(3)用冷的目的,需要施冷疗的部位。

(4)病人自理、表达能力,合作程度。

(5)病人对冷疗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6)环境温度。

〔操作程序〕

使用时:

(1)取出小冰块用水冲去冰的棱角,装入冰袋,使冰袋1/2满,将冰袋排气。

(2)夹好冰袋(冰囊)查有无漏水。

(3)确认无漏水后装入布袋。

(4)携冰袋至床边,向病人解释。

(5)放至于所需部位(高热病人可放置前额、头顶或表浅的大血管处;枕后、耳郭、腹部、足部忌放冰袋;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慢性炎症或深部有化脓灶时不宜用冰敷)。

(6)观察用冷情况(注意观察病情、体温变化及冰块是否融化,需要时重新更换)。

使用后:

(1)将冰袋内的水倒净,开口向下倒挂晾干。

(2)吹气入袋,夹紧塞子,放阴凉处保存。

(3)布套清洗后消毒备用。

2.乙醇擦浴降温法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状态、体温。

(2)病人对冷刺激的耐受程度及能否合作。

(3)病人对擦浴的心理反应及环境隐蔽程度。

〔操作程序〕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后向病人解释擦浴的目的和方法。

(2)松开盖被,按需要给便器。

(3)冰袋放头部,热水袋放于足底。

(4)协助病人脱上衣,松裤带。露出一侧上肢,下垫大毛巾。

(5)小毛巾浸乙醇拧半干,拍、拭颈部侧面,拭上臂外侧,手背,侧胸,腋窝。然后拭上臂内侧,手掌。

(6)大毛巾擦干(每侧上肢与下肢各拭3min;擦浴过程应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如面色苍白、寒战,脉搏或呼吸异常时停止擦浴)。

(7)同法擦拭对侧。

(8)协助病人翻身侧卧,露出背部,下垫大毛巾。

(9)拍拭全背,完毕后用大毛巾擦干背部,更换上衣。

(10)协助病人脱裤,平卧露出一下肢,垫大毛巾。

(11)擦拭髋部,大腿外侧,足背,腹股沟。大腿内侧,小腿内侧,内踝及足,再从腰部到腘窝和足跟。

(12)拍拭毕用大毛巾擦干皮肤,同法拍拭对侧下肢。

(13)协助病人更换裤子,移去足底热水袋,整理床单位。

(14)30min后测体温,将擦浴后的体温记录于体温单上。

(五)护理要点

1.乙醇擦浴禁忌拍拭颈后、胸前区、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擦浴时以拍拭方法进行,不用擦拭方式,以免摩擦使产热增加。

3.乙醇的温度应接近体温,以免过冷的刺激引起不适和使大脑皮质兴奋致体温继续上升。

4.使用冰袋冷敷时,注意避免病人冻伤,同一部位不可长时间是用冷敷,冷敷时间过长机体会产生保护性血管舒张以降低因血管收缩造成的局部缺血。

5.注意观察冻伤的表现,早期为局部发红,而后呈现色斑。病人主诉局部疼痛和麻木。

6.操作前评估局部皮肤是否完整,若出现不适及时告诉护士。

7.控制冷敷的时间。感觉障碍的病人,护士应缩短观察病人的间隔时间,并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评估局部皮肤的情况。

8.在护理记录中,记录冷疗的时间、操作后局部皮肤情况和病人的反应。

(于 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