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肩关节置换术

肩关节置换术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病人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并观察用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及时予以处理。若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疼痛时均应及时复诊。2.康复训练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并不预示治疗的全部成功,术后良好的功能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正确的早期康复指导及患者的积极配合,能使肩关节置换优良率达90%。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主要为病人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适用于骨关节病,难于闭合和手术复位恢复功能差的肱骨头粉碎性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肱骨头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一、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1.焦虑 与突然创伤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担心预后不良有关。

2.知识缺乏 由于肱骨颈、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及肿瘤必须进行人工肩关节的置换,对此手术不了解有关。

3.舒适的改变 与受伤后肩关节功能受限,强迫半坐位有关。

4.疼痛 与骨折或肿瘤压迫神经有关。

5.肿胀 术前与创伤后淤血或肿瘤压迫静脉回流受阻有关;术后与创伤性水肿有关。

6.有感染的可能 与手术后切口感染,人工关节致深部组织感染有关。

7.潜在出血可能 与手术后血管吻合不良或过早活动发生出血有关。

8.失用性肌萎缩可能 与术后不会活动,不敢活动致功能锻炼无效有关。

二、术前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多数病人对手术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术后效果不满意,了解病人心理反应,加强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保持其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与护理。

2.术前准备 同关节置换护理常规。

三、术后护理要点

1.术后观察重点

(1)生命体征的观察:同关节置换护理常规。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预防脂肪栓塞及出血的发生。

(2)患肢肢端血循环及活动情况的观察:肩关节置换术由于分离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时易损伤头静脉,以及外翻及牵拉时易损伤支配三角肌的神经及血管,术后48h内应密切观察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如患肢的色泽、温度、肿胀程度及指端有无麻木等。

(3)负压引流的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第1天引流量为200ml,第2天引流量为80ml,第3天引流量为10ml,即可拔除引流管。

(4)体位:术后返回病房后即给予平卧位,肩部抬高,屈肘位将患肢用绷带包扎法固定在胸前,即贴胸搭肩位;协助患者翻身时应避免压迫患肢,影响血运,尽量翻向健侧;注意患者的末梢血运状况及感知觉状况,观察有无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活动障碍等情况,若有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疼痛:告知患者由于骨折或肿瘤压迫神经与组织所导致的疼痛,进行手术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术前尽量选择患者感觉疼痛较轻的体位,以减少对神经及组织的压迫;如果尚可忍耐可采用按摩周围软组织的方法。

(6)肿胀:术后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及毛细血管的充盈情况,如发现患肢严重肿胀、远端皮肤苍白,皮温下降,被动活动时疼痛剧烈或感觉减退,甲床充盈差,说明患肢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是软组织所致,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可以给予抬高患肢,半坐位时给予抬高患肢的支架予以帮助,以减少不适感;应用脱水药,注意保证准确及时地输入,防止液体外渗;观察肿胀消退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淤血处可采用红花油按摩;术后告知患者这属于创伤后水肿,一般72h达到高峰,而后即会逐渐消退,大约需1周,在药物的帮助下会减轻水肿的程度,并缩短肿胀的时间。

(7)舒适:患者患病后患肢功能受限,体位及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护士可协助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保证皮肤、口腔、头发、手、足等清洁;采用三节活动床使患者体位舒适;为保证皮肤完整无破损,必要时可应用防压疮气垫等设施。

2.术后对并发症的护理

(1)预防假体脱位:术后因搬动、患肢位置不妥、锻炼不当等原因,可导致假体脱位。手术完毕,患肢外展50°~60°,前屈45°,并用三角巾固定制动,一般固定3周左右。

(2)预防感染: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假体深部感染监测体温每日4次,一般3~5d内体温38.5℃左右,为正常创伤性发热,若5d后体温不降反而升高,则应考虑有感染的可能;保持床单元清洁,床上无渣屑:敷料污染及时更换;注意观察伤口局部及伤肢的情况,有无疼痛消失后又出现比前更为严重的、持续性的疼痛;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预防失用性肌萎缩,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

①手术当天:麻醉消失后可进行手指的活动。

②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利用肌肉等长收缩进行的肌力练习,由于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又称静力练习。等长练习操作简便,可在肢体被固定、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如手握拳,伸展,每次15~20min,做成百次的收缩。

③术后第2天可坐起,加大活动量,握健身圈,轻微的提肩运动。

④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肩关节活动:提肩运动,前屈、后伸等活动,以自己能够耐受为宜,手的伸、屈及腕关节的活动等,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自己不感到太累为原则,护士随时进行正确的指导。

3.治疗护理

(1)常用的药物治疗:抗生素,脱水药,止痛药。

(2)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①抗生素:注意给患者讲明应用目的,调整好滴数,按时准确输注,勿让陪护及病人随意调整。并观察用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及时予以处理。

②脱水药:注意保证准确及时地输注,防止液体外渗,并记录尿量。

③止痛药:长期应用会出现成瘾性,不良反应比较大,有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必要时可给予对症处理。

四、康复指导

1.告知患者有哪些并发症及如何观察与处理 主要并发症有感染、假体松动、下沉和半脱位或脱位、假体柄折断、肱骨骨折、内固定物如螺丝钉或钢丝折断、臂丛神经损伤等,观察若出现关节持续疼痛是深部感染的重要指征,它提示肩部有急性炎症或慢性炎症引起假体松动:患肢活动时疼痛加剧,体温持续升高,关节肿胀,充血或表现为长时间的关节疼痛,窦道形成而局部肿胀不明显,均提示有感染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若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疼痛时均应及时复诊。

2.康复训练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成功并不预示治疗的全部成功,术后良好的功能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若术后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肩关节康复训练,则会导致肩周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的挛缩,关节内外组织粘连,使肩关节活动受限,即使肘、腕和手的功能均正常,也会严重损害上肢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正确的早期康复指导及患者的积极配合,能使肩关节置换优良率达90%。所以,科学、有效地早期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1)康复训练早期(术后1~3d):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及疼痛,使切口早期愈合。所有患者均在有效镇痛的基础上,术后第1天在床上做握拳及放松训练,最大程度握拳,过伸掌指关节,每次3~5min,每日5次;术后2~3d,健肢协助患肢最大限度屈伸肘关节,每次3~5min,每日5次。

(2)康复训练中期(术后4d~6周):因术中切开肩胛下肌,术后6周内需加以保护,所以6周内以被动锻炼为主,不可主动活动肩关节,尤其是肩关节的主动内旋,以利于其恢复。术后第4天在医生指导下行肩关节被动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及外展活动,每次5~10min,每日5次。术后2周起开始做钟摆练习,患者弯腰,患臂下垂,进行被动内旋或外旋划圈动作,并逐渐增加划圈的半径,身体前屈可以减少患肩肌肉克服重力的负担,而且可使肩部肌肉进一步松弛;水平位外旋练习,患者仰卧,在健手帮助下上举肩关节,在40°范围内被动伸、屈、内收、外展肩关节,每次3~5min,每日5~6次。8例患者术后2周肩关节平均活动度内收32°、外展27°、前屈38°、后伸23°。

(3)康复训练后期(术后7周~1年):在早期、中期被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行肩关节主动锻炼,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术后6周行X线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肩关节的主动锻炼,可做三角肌等长收缩练习,并逐渐增加肩关节活动角度,每周增加5°~10°。术后12周开始行肩关节牵拉和抗阻力训练,利用弹力绷带或拉力器进行内旋、外旋的肌肉锻炼,通过前屈、上举、外旋及内旋、内收等活动进行患肩的牵拉训练,但应避免拾重物,禁止做投掷运动,以防止人工肱骨头脱位。

(4)出院指导:教会患者后期康复训练方法,告知患者要持之以恒坚持1年。嘱患者手术后6周及3个月、6个月、12个月回院复查。

(韩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