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疗结核病用药方案

治疗结核病用药方案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常合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胃肠道结核、女性盆腔结核等,统称为腹部结核病。结核性腹膜炎早期或轻症患者,表现并不典型,可被忽视与漏诊,时有因延误早期诊断、未能及时治疗而致临床表现复杂者,常给疾病诊治带来困难。结核性腹膜炎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数在40岁以下,但60岁以上者也非罕见。

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peritonit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本病常合并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胃肠道结核、女性盆腔结核等,统称为腹部结核病。结核性腹膜炎早期或轻症患者,表现并不典型,可被忽视与漏诊,时有因延误早期诊断、未能及时治疗而致临床表现复杂者,常给疾病诊治带来困难。结核性腹膜炎见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数在40岁以下,但60岁以上者也非罕见。本病以女性为多,男女之比为1∶1.8。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绝大多数是体内结核病灶扩散延及腹膜,主要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约有5/6患者常有肺或其他器官的结核原发病灶。

感染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肠结核、输卵管结核等是常见的直接原发灶。少数病例可由血行播散引起,常伴有结核性多浆膜炎、粟粒型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或活动性关节、骨、睾丸结核等。

病理改变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粘连型为最多见,渗出型次之,干酪型最少见,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上述二种或三种类型的病变往往并存,称为混合型。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图23-0-1) 结核性腹膜炎随原发病灶、感染途径、病理类型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较轻,常在发病后数周、以至数月才就医诊治。少数起病急骤,以急性腹痛或骤起高热为主要表现,有时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仅仅在和本病无关的腹部疾病,如阑尾炎、疝等在手术时,才被意外地发现。

2.并发症 常见肠梗阻、穿孔和肠瘘。肠梗阻多见于粘连型,穿孔和肠瘘多见于干酪型。

3.辅助检查

(1)血检验:①血常规,50%~60%的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有轻至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大多为正常,淋巴细胞分类增高,但急性扩散或干酪型腹膜炎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②血沉,显著增快,50~100mm/1h。

(2)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皮内注射PPD(1∶10 000)的阳性率为24%~100%,但试验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性腹膜炎的可能。

图23-0-1 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3)腹水检查:腹水为渗出液。外观呈黄色或草黄色,可稍带血性,浑浊,也可呈稀薄乳糜样,有时呈静置后可形成胶冻状凝块。比重>1.018,蛋白定量>25g/L,白细胞计数>500×106/L。

(4)B超检查:病程>1个月的患者,B超下可见丝带样回声浮动或多条相互牵连呈网格样分隔的特征,在其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组织检查可提供组织学依据。

(5)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见腹腔内大小不等的斑点状或结节状钙化影,粘连型者的X线钡剂检查可见肠襻汇集成团。

(6)CT检查:显示薄而规则的网膜线覆盖渗出物,肠管、网膜局限性增厚,壁腹膜轻度均匀增厚,淋巴结肿大、脾大。

(7)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现阶段确诊结核性腹膜炎最可靠的手段。腹腔镜下可见腹膜色泽的改变(潮红或灰白)、粟粒小结节、纤维束带、腹膜粘连、网膜萎缩和腹水等肉眼病理改变,腹膜活检可做病理学检验。

(二)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提示诊断:①有肺结核或腹膜外结核病史;②有发热、盗汗、血沉加快和PPD试验阳性等活动性结核表现;③有腹痛、腹胀、腹水征、腹部柔韧感和粘连性包块等典型的腹部症状体征;④X线钡剂、腹部B超或CT检查出现前述典型改变;⑤腹腔诊断性穿刺,腹水为渗出液,淋巴细胞占优势,ADA值明显升高,抗酸杆菌阳性;⑥腹腔镜腹膜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腹膜组织结核菌检测阳性;⑦短期(2~3周)内抗结核试验治疗有效。

三、治疗原则

以坚持进行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及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避免复发与防治并发症为目的,治疗中休息与营养作为重要的辅助措施,以调整全身情况,增强抗病能力。

(一)常用抗结核药物

1.常用单方一线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表23-0-1)

表23-0-1 常用抗结核药物

(续 表)

注:由药物诱发的以寒战发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候群为主,伴或不伴有全身不适、鼻塞、流涕、皮疹等表现的一组症状群称为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

2.常用单方二线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表23-0-2)

表23-0-2 抗结核二线药物

3.复方药物成人剂量(表23-0-3)

表23-0-3 复方药物成人剂量

(二)常用化疗方案

1.初治病例 经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初治病例,可以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组合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1)前2个月用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每日1次;后4个月继续用异烟肼和利福平,每日1次。

(2)前2个月用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每日1次;后4个月隔日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即每周用药3次)。

(3)全程间歇用药。前2个月隔日用乙胺丁醇(或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后4个月隔日用异烟肼和利福平。

(4)前2个月用异烟肼、链霉素和对氨水杨酸(或乙胺丁醇),每日用药,后10个月选两种药,每日用药。

2.复治病例 初治化疗不合理结核菌产生继发耐药性,病变迁延反复。复治病例应选择联用敏感药物。结核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帮助选药,但一般费时较长。临床常用方法是根据病人既往详细用药情况,选出过去未用的或很少用过的或曾规则联合使用过的药物制订方案,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三)对症治疗

1.腹腔化疗 对腹水型患者,放腹水后,可于腹腔内注入链霉素、醋酸可的松药物,每周1次,可加速腹水吸收并减少粘连。

2.激素治疗 对血行播散或结核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在应用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中毒症状,防止肠粘连及肠梗阻发生。

3.支持治疗  根据疾病情况可适当给予血浆、白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手术治疗  在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化脓性腹膜炎时,可行手术治疗。

四、常见护理问题

(一)结核毒血症

1.相关因素 与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发生变态反应有关。

2.临床表现 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盗汗。

3.护理措施

(1)遵医嘱严格按要求给药。①利福喷汀、利福平以及含利福平的复方制剂空腹顿服药物吸收率高,应于餐前1h或餐后2h给药,清晨空腹顿服效果最好。②对氨水杨酸、包括含有对氨水杨酸的复方制剂力克菲疾可影响利福喷汀、利福平的吸收,导致其血药浓度减低,如必须联合应用时,两者服用间隔时间至少6h。③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对胃肠道刺激大的药物饭后给药。

(2)高热的护理:①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冰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②遵医嘱给药,可给予加合对乙酰氨基酚口服、复方氨基比林肌内注射、吲哚美辛栓纳肛等。③监测,降温过程中,监测降温的效果,掌握好液体的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④保证舒适。

(3)营养支持治疗:①高热量,一日总热量供给应在3 000kcal左右。可鼓励患者多进食糖类,既可补充热能又能节约蛋白质。②高蛋白,一日总量为80~100g,或1.2~1.5g/kg。其中优质蛋白质如瘦肉、蛋、乳、豆制品、淡水鱼、虾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50%以上。③高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是膳食中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乳、蛋、动物内脏也是维生素重要的来源。④膳食纤维和水分,可维持酸碱平衡、大便通畅、防止毒素吸收,新鲜蔬菜、水果及粗粮含膳食纤维充足。⑤无机盐,钙是促进结核病灶钙化的原料,每日供给量应不少于800mg,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海带等。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必备原料,含铁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血及铁强化酱油等。⑥遵医嘱静脉补充血浆、白蛋白、氨基酸等药物。⑦遵医嘱给予口服维生素制剂。

(二)腹痛

1.相关因素 与腹膜炎、伴有的活动性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盆腔结核干酪样坏死病灶破溃、并发的肠梗阻、穿孔有关。

2.临床表现

(1)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

(2)并发肠梗阻时,有阵发性腹痛。

(3)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或腹腔其他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病灶破溃,肠结核急性穿孔时可表现为急腹症。

3.护理措施

(1)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2)教会病人应对方法。教会病人放松和分散注意力,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自我催眠,与人交谈、听音乐、看书报等。

(3)腹腔化疗。配合医生做好腹腔化疗,术后嘱病人左、右、平卧位相交替变换,以使药物在腹腔均匀被吸收。

(4)疼痛的评估。观察病人腹痛的部位、性质、变化情况。如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伴有、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肠型、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等应考虑并发肠梗阻,确诊后应立即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根据医嘱用药,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如腹痛加剧,查体有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应考虑穿孔的可能,急诊腹部X线平片显示游离气腹征象可确诊。并发肠梗阻、穿孔,应积极配合做好手术的准备。

(5)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明确腹痛性质和原因后,可适当使用如解痉药、布桂嗪等药物解痉镇痛。

(三)药物不良反应

1.相关因素 与药物的副作用等有关。

2.临床表现(表23-0-4)

表23-0-4 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3.护理措施

(1)了解用药方案。病人用药后,注意倾听病人主诉,针对病人用药情况监测有无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处理及更换化疗方案。

(2)按医嘱定期抽血化验病人的肝功能、生化、血象等。

(3)明确肝功能受损。①休息。减少活动,急性期以卧床休息为主。②饮食。给予清淡、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嘱病人增加饮水量,2 000~2 500ml/d,加速血液中药物及胆红素的代谢。③根据医嘱用药。给予静脉或口服保肝药物,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明显胆淤者可给予糖皮质治疗。④暴发性肝衰竭时,可行血滤治疗。

(4)胃肠道反应较严重者,可给予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药物缓解症状,也可适当补充药肠道益生菌以改善肠道功能。

(5)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可减小神经病变的危险性。

(6)血小板减少者,要避免外伤,避免拔牙、剔牙等,使用软毛牙刷。

五、健康教育

(一)心理指导

1.确诊前 在结核病尚未确诊时,患者常常会因为腹痛、发热,尤其是持续高热等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容易变得烦躁、情绪低落和悲观。此时护士应主动开导病人,讲解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进展,讲解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取得病人理解和配合,帮助患者增加舒适程度。

2.确诊后 帮助病人了解疾病,包括病因、表现、治疗方案、用药注意事项以及预后等。告诉病人结核病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按要求治疗,完全能够痊愈,和病人一起制定治疗护理计划,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指导

1.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合理充足的营养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促进疾病痊愈的重要措施。

2.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

(1)饮食原则: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主食可适当选择粗粮、杂粮相搭配,既提供了热量,又能保证B族维生素的摄取,对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的病人尤为重要。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如瘦肉、蛋清、鱼、河虾、鲜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等,充足的蛋白是增进组织修复,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关键。摄入各种蔬菜和水果,以保证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供给。

(2)增进食欲,少量多餐。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可适当依病人的口味烹调,鼓励少量多餐,但应注意避免刺激、辛辣食物。如出现肝功能损害或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以清淡饮食为主。

(三)活动指导

结核活动期,特别是有严重中毒症状时,应尽量卧床休息。合理用药2~3周症状缓解明显,此时可适当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强化用药期间,病人应尽量加重调养,但可从事一些较轻的家务等活动。结束强化用药期后,可根据病人恢复情况恢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但仍然应注意避免劳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四)用药指导

1.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及全程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活动期,结核菌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可发挥其杀菌和抑菌最大作用,所以早期化疗能获得满意效果。结核菌容易对单一药物产生耐药性,联合化疗可减少耐药的发生。结核菌生长缓慢,休眠时间长,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规律地全程用药,不要过早停药,避免遗漏或中断,如疗程不足或治疗不彻底,会增加复发概率。

2.用药的要求。服用利福平、利福喷汀、费宁、费安必须空腹服用,应在进食前1h或进食后2h内服用,最好在清晨饭前1h服用,此时用药生物利用度最高。如利福平或利福喷汀联合用对氨水杨酸时,两种药物服用需间隔6h以上,否则对氨水杨酸会影响利福平或利福喷汀的吸收。对于对氨水杨酸、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常引起胃肠道不适,服药安排在饭后30min,以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尽量不用抗酸药,特别是氢氧化铝,会降低如乙胺丁醇、利福喷汀、对氨水杨酸、异烟肼的生物利用度。服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可引起神经的损害,因此用药时注意B族维生素的摄取,必要时遵医嘱口服B族维生素补充。

3.不良反应的观察。

(1)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强化期用药期1个月复查肝功、肾功及血常规,如曾出现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者,应每2周复查1次。巩固期可每2个月复查1次。

(2)发放宣传资料。可将各种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制作成卡片,发放给病人,并逐一讲解告知,如在用药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并处理。

(五)复诊指导

结核病患者在院外治疗期间,要定期复诊,每个月1次,如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