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是窦房结以外的节律点引起的一种阵发性、规则而快速的心律。相当于一系列快速连续出现的期前收缩。按冲动产生的部位可分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两种。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T)简称室上速,是冲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以上的、发作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总称。但习惯上所说的室上速是指突然发作、突然中止、心室率基本匀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主要包括折返性(窦房结、房内、房室结、房室等处的折返)心动过速、自主性(心房和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高)心动过速以及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等数种。
(一)病因
1.绝大多数由折返所致。
2.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中青年多见。
3.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
(二)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特征
1.临床表现
(1)突发突止,反复发作,时间可长可短。
(2)多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
(3)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诱发心绞痛或急性肺水肿。
(4)心率多为160~250/min。
(5)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度一致。
(6)兴奋迷走神经可终止发作。
2.心电图特征(图27-4-1)
(1)频率达到160~250/min,节律规则。
(2)QRS波群形态正常,P波不易辨别。
图27-4-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三)治疗原则
1.物理方法 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室上速发作。
(1)刺激咽喉。
(2)屏气:Valsalva动作、Muller动作。
(3)压迫眼球。
(4)颈动脉窦按摩。
2.药物治疗 维拉帕米(异搏定);腺苷或三磷腺苷;普罗帕酮或胺碘酮;毛花苷C。
3.直流电复律 适应证:室上性心动过速导致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或诱发严重的心绞痛。
4.经食管心房调搏 经食管心房刺激给折返环路输入一个脉冲,使折返环某一段产生不应期,从而阻断折返激动。
5.射频消融治疗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异位快速心律的起搏点在心室,则称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阵发性室速。这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较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要大得多,且有一定的危险性。
(一)病因
1.多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 如冠心病(尤其是AMI)、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及心瓣膜病。
2.其他 药物中毒(洋地黄)、电解质紊乱(血钾异常)、心导管检查。
(二)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特征
1.临床表现
(1)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可引起室颤。
(2)频率多为130~220/min。
(3)心律基本规则或略不规则。
(4)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可闻及“大炮音”。
(5)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其发作。
2.心电图特征(图27-4-2)
图27-4-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频率达130~220/min,节律略不规则。
(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3)继发的ST-T改变。
(三)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首选利多卡因;也可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苯妥英钠。
2.电学治疗 同步直流电复律。
3.射频消融治疗
4.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