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瓣膜病常见的护理问题

心脏瓣膜病常见的护理问题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PBMV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仔细观察左心房有无附壁血栓,必要时行食管心脏超声,提高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率。如存在血栓一般不宜行PBMV术。因此,必须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给病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重要性。以往主张限制心脏病患者的运动,但长期卧床去适应状态对患者不利。

一、体温过高

(一)相关因素

与风湿热活动以及感染有关。

(二)临床表现

由风湿热引起的体温过高常呈不规则热,并常伴有大汗。

(三)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体温在39℃以上应每4h测体温1次,39℃以下每日测4次。

2.体温超过39℃应给予物理降温或给药。大量出汗退热时预防虚脱。

3.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鼓励多进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进食前后漱口。

5.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但避免使患者着凉。

二、潜在并发症:栓塞

(一)相关因素

与风湿活动导致活动障碍,长期卧床,以及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中导管的移动刺激有关。

(二)临床表现

以脑动脉栓塞多见,可出现头晕、失语、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昏迷、脑疝等征象。下肢静脉栓塞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

(三)护理措施

1.指导病人避免长时间盘腿或蹲坐,勤换体位,保持肢体功能位,腿部常活动保持肌肉的张力,以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2.PBMV术前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仔细观察左心房有无附壁血栓,必要时行食管心脏超声,提高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率。如存在血栓一般不宜行PBMV术。

3.术中应在房间隔穿刺成功后给予适当肝素,并尽量缩短导管在心房内的时间。

4.术后定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术侧肢体的温度、颜色、运动及感觉情况。

5.合并心房纤颤者服用阿司匹林,防止附壁血栓形成。如有附壁血栓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体位突然改变,防止血栓脱落,造成栓塞。

6.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栓塞发生的先兆:脑栓塞可引起言语不清,肢体活动受限等;四肢动脉栓塞可出现肢体剧烈疼痛,皮肤温度改变等;肾动脉栓塞可引起剧烈腰痛;肺动脉栓塞可突然出现胸痛和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三、健康教育

(一)一般护理

1.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凝血酶原(PT)时间,以保证所用的抗凝药剂量能使PT值接近理想指标,并遵医嘱坚持服药(表32-5-1)。

表32-5-1 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续 表)

2.指导患者在接受牙科治疗以及各种侵袭性检查或治疗时,应该事先告诉医生服用抗凝药事项。

(二)心理指导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常因病程长、症状反复发作、活动受限、治疗费用等问题而产生焦虑不安及抑郁或丧失治疗信心等高心理负荷的表现,即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所表现的生物学特征主要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小板被激活,聚集度增加,全血黏度增高,从而诱发和加重病情。因此,必须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给病情带来的危害及自我调节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根据患者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心理治疗,可与患者交谈,讨论本次住院的治疗情况、现在的健康状况等,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配合治疗,以取得病情的有效控制。或让患者倾诉,将内心的不安通过诉说而宣泄,以舒缓心理压力。或听音乐、看书、下棋,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

(三)活动指导

以往主张限制心脏病患者的运动,但长期卧床去适应状态对患者不利。现代观点认为:鼓励患者做适当运动,以提高心肌储备力,改善心功能。有研究者认为,运动训练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但运动必须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活动量及休息时间,以无劳累感为宜。指导患者活动的原则:心功能代偿期,可胜任日常工作;心功能失代偿期的心力衰竭仍可进行日常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应安静休息,住院治疗。

(四)饮食指导

应进适宜消化的清淡食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每日少食多餐;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应指导其将晚餐时间提前,量要适当减少;对营养缺乏患者,宜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视病情适当限制水钠摄入,防止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一度患者,每日摄入量以2g为宜,Ⅱ度心力衰竭患者应限制在1g/d,Ⅲ度心力衰竭患者每日摄入量<0.5g,在采用低钠饮食时,水分可不必严格限制,一般以1.5~2L/d为宜。

(五)避免感染

研究表明,患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诱发因素。应保持居室空气新鲜,冬季注意开窗通风,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寒冷季节或有传染病流行时,避免到公共场所,有感染征兆及时就医。

(六)其他护理指导

教会患者观察脉搏、尿量、水肿等指标,以便自我监测,随时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咨询或复诊。指导患者高枕卧位,缓解气促;正确服用抗风湿药物,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对育龄妇女,指导计划生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