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其原因甚多。尿毒症毒素的蓄积引起厌食和消化功能障碍,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体内多种代谢失调、透析不充分、营养素从透析液丢失,以及透析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原因见表44-7-1。热量来自于所有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机体需要摄入一定的热量以维持体重,因此,饮食摄入足够量的热量对防止体重的减轻和肌肉的丢失非常重要。

近30年来,随着透析技术不断发展,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数目日益增长,透析疗法已成为终末期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患者全身状况和生活质量不高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其中,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越来愈引起重视。

一、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

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其原因甚多。尿毒症毒素的蓄积引起厌食和消化功能障碍,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体内多种代谢失调、透析不充分、营养素从透析液丢失,以及透析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常见的营养不良的原因见表44-7-1。

表44-7-1 维持性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

二、营养管理的方法

透析患者的营养需求(表44-7-2)如下:50%能量应由复合糖类和含丰富纤维的食物(非淀粉类的多糖)提供,30%~35%的能量由脂肪(大多数多聚或单体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少量饱和脂肪酸)提供。对于摄入不良的情况,放松对脂类摄入的限制可能会有助于改善营养不足。

表44-7-2 血透患者的每日营养指南

(一)热量供给

热量来自于所有的食物,包括蛋白质、糖类和脂肪,机体需要摄入一定的热量以维持体重,因此,饮食摄入足够量的热量对防止体重的减轻和肌肉的丢失非常重要。

(二)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和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参与机体几乎所有的新陈代谢,强调改变低蛋白质的饮食习惯,宣传高蛋白饮食的重要性,按1.2~1.5g/(kg·d)补充蛋白质,患者多数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是降低的,因此,保证蛋白质的利用率和避免尿素氮升高,摄入高生物价蛋白质非常重要。

(三)水、钠控制

透析间期根据病情控制体重,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体重的5%,食盐摄入量为3~5g/d,对于透析间期体重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耐心讲解体重控制的必要性,体重增长过快造成的后果,以防水钠潴留增加循环血量,使心血管系统压力增高,导致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四)补充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易蓄积、难以排出以致中毒,所以不需补充,透析中严重丢失的是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6和叶酸,所以必须口服B族维生素。

(五)钙的补充

患者一般骨质脱钙,导致组织和心血管系统钙沉积带来严重问题,患者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比较低,因此,需要补充可口服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为了提高肠道钙的吸收率,可给活性维生素D。

(六)磷的限制

磷可在蛋白质代谢中产生,并作为很多食物的重要矿物质成分,磷可因骨组织重吸收钙和软组织钙异常沉着而在血中蓄积,在透析时由于磷的清除率仅为肌酐的60%,因此,单独依靠透析不能保持血磷的正常水平,最好的办法是限制磷的摄入量,高磷食物用水煮后弃汤,可减少磷的摄入。

(七)钾摄入的限制

含钾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植物性的,如蔬菜、水果、豆类等。少尿、无尿及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的患者应忌食根茎类植物、干货、干果、橘子、香蕉、柠檬、山楂等含钾较高的食物。有残余肾功能、尿量较多患者无需严格限制。对于少尿、无尿患者应严格限制,同时应结合血钾水平对钾的摄入加以调整。

营养支持疗法是持续性的治疗,合理的营养支持疗法可预防肾衰竭的并发症,延缓肾衰竭的进展,增强透析效果,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护士应重视患者的情绪反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针对原因进行必要的护理,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

参考文献

[1]林惠风.实用血液净化护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1-22

[2]王质刚.血液净化学.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何长民,张 训.肾脏替代治疗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4]Uden DL,Seay RE,Kriesmer PJ,et al.The effect of hepearin on three whole blood activated clotting tests and thrombin time.ASAIO Trans,1991,37(2):88-91

[5]Ward R,Brier M.A population pharamacodynamic approach to heparin dosing in hemodialysis.Artif Organs,1997,21:557-560

[6]Swartz RD.Hemorrhage during high-risk hemodialysis using controlled heparinization.Nephron,1981,28(2):65-69

[7]Sanders PW,Traylor H,Curtis JJ.Hemodialysis without anticoagulation.Am J Kidney Dis,1985,5(1):32-35

[8]叶朝阳.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0:97-108

[9]Eschbach JWJ,Hutchings RH,Meston B,et al.A technique for repetitive and long-term human cross circulation.ASAIO Trans,1964,10:280-284

[10]Brescia MJ,Cimino JE,Appel K,et al.Chronic hemodialysis using venipuncture and a surgically created arterious fistula.N Engl J Med,1966,275:1089-1092

[11]Schwab S,Besarab A,Beathard g,et al.NKF-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Vascular Access Am J kidney Dis,1997,30:150-190

[12]Jeremy Levy.Julie Morgan.Edwina Brown.牛津临床透析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

[13]王海燕.肾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82-1483

[14]Suchocki PV,Ccnlon PJ,Knelson MH,et al.Silastic cuffed cathrters for hemodialysis vascular access:Thrombolytic and mechanical correction of malfunction.Am J Kidney Dis,1996,28:379-386

[15]uldall R,Besle ME,Thomas A,et al.Maintaining the patency of double-lumen silastic jugular catheters for hemodialysis.Int J Artif Organ,1993,16:37-40

[16]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7]王质刚.免疫吸附疗法的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1):724

[18]顾晓英,徐雅萍.HELP系统压力监测护理.中国血液净化杂志,2002,1(1):53

[19]Sorkine P,Abraham R,Szold O,et al.Role of the 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MARS)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liver failure.Crit Care Med,2001,29(7):1332-1336

[20]Schettler V,Methe H,Muller GA,et al.Acute effect of HELP treatment on radical scavenging enzyme activities,total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s in granulocytes,and selenium in plasma.Eur J Invest,2000,30(1):26-32

[21]Zehnder C,Gutzwiller JP,Rrnggli K.Hemodiafiltration-a new treatment option for hyperphosphatemia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Clin Nephrol,1999,52:152-159

[22]陈灏珠.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3]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4]王海燕.肾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5]袁伟杰,叶志斌,金惠敏.肾脏病营养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

[26]王质刚.血液净化学.第2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7]周秀华.内外科护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