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因与临床表现
(1)局部感染:局部感染的发生主要见于导管穿入点的皮肤,其次为导管尖端周围血管壁。
(2)全身感染:也即导管性败血症。TPN期间出现发热、败血症是一严重并发症,有些病人的治疗即因此而中断,更重者可危及生命。TPN病人发生导管感染是指TPN支持期间出现无其他原因的发热、寒战;拔除导管后症状消除可减轻;导管尖标本细菌培养与周围静脉血培养结果相一致。
发生感染并发症的微生物来源是:①营养液及配制过程中的污染;②输液管道;③沿导管窦道、裂隙的感染;④病人原有菌血症;⑤肠道细菌易位。
TPN病人出现发热时应进行鉴别诊断,以除外TPN外的原因,如切口感染、肺炎、尿路感染、静脉炎、腹腔内感染以及营养液的热原与过敏性反应。
TPN并发败血症的症状较明显,不难被发现,发热一般在38.5℃以上,且有间断发作性的寒战,每4~8h1次。在原有发热的病人,体温可更高一些。临床上,当高度怀疑有败血症或发热与TPN输注有关时,应果断地实施拔管。管端、静脉血、营养液等均需要取送培养。有时虽未能获得阳性培养的结果,但是,导管拔除后,发热得以控制,证明发热与导管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当疑发热与导管有关时,本应及时拔管,但有时考虑到再次插管的困难,希望能多保持几天,或是想得到进一步的肯定,证明与导管有关后再拔管,结果使感染加重,或导致脓毒血症的发生。虽然近年来有报道对导管感染采用抗生素治疗而保留导管,但是,在有再次置管的条件下,拔管还应是第一选择。
导管感染的临床症状有以下特点:①发热伴有寒战;②在拔管前发热与寒战呈持续间断性发作;③发热在导管拔除后8~12h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与导管有关的感染时,仅有低度发热而无寒战。
导管败血症在及时拔管处理后,死亡率较低,当然,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也可引起病人的死亡。在应用TPN过程中,如有原因不明的发热,或疑有导管感染时,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2.感染的治疗
(1)全面检查病人,拍X线胸片,进行有关细菌培养,如分泌物等。
(2)停输静脉营养液并取送标本进行真菌与常规细菌培养。
(3)拔管前经导管抽血送培养,拔管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切取导管尖送培养,同时从周围静脉采血做培养,所有标本均做真菌与细菌两种培养。
(4)拔除所有静脉与动脉内导管,并建立周围静脉通道,输入等渗葡萄糖与盐水,以防止反跳性低血糖症直至发热消退,但并不需要高浓度的葡萄糖液。
(5)如需继续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在24~48h后可再行腔静脉置管,并可按以往的处方给予营养液,如在48h内恢复输注高糖溶液,病人并不需要有一适应过程。再次插管需在24~48h后进行。一方面是发热的原因可在48h内澄清,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新插入的导管又成为感染源。拔管后病人的体温得以下降,如仅为导管感染可不必给予抗生素,如体温不降,可根据培养的结果给予抗生素,发热是由于导管外的原因所致则应给予相应的治疗。肠外营养治疗暂停24~48h,并不致影响病人的疗程。如有需要,可从周围静脉继续营养支持。
3.预防 预防性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针对皮肤入口处微生物侵入的预防:①要求皮下组织隧道(皮肤入口处与血管入口处之间的距离)达10cm左右;②使用涤纶套静脉导管,皮下植入的涤纶纤维能与周围组织产生肉芽性粘连,既能防止导管滑动,又能阻断导管周围窦道间隙,能有效防止细菌进入。
(2)针对营养液及输液管道来源的微生物:应用终端滤器,能有效地阻拦细菌与真菌,但是,它降低了输液速度,而且脂肪乳剂颗粒不能通过,因此,目前主张用1.2孔径的滤器,既能有效地阻拦细菌及真菌,又不影响输液,脂肪乳剂颗粒能顺利通过。
(3)针对环境来源的病原体污染,推荐应用3L输液袋:其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3L袋在滴输过程中不需进入空气,二是将所有营养成分混在一个容器内,据测定病原菌的生长较单纯脂肪乳剂中为少,葡萄球菌不能生长,白色念珠菌及大肠杆菌的生长也受抑制。
(4)针对体内原有的感染灶作积极治疗:如对脓肿的切开引流,有效抗菌药物的应用等。
(5)考虑到在TPN期间有肠道细菌易位的可能,有人建议应用谷氨酸胺,以维持肠道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