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道的营养吸收

肠道的营养吸收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果糖的吸收与浓度呈线性相关,也不受葡萄糖的抑制。肠腔内的游离氨基酸及肽主要来自外源蛋白质。维生素C涉及钠依赖性的主动吸收机制,并可以在小肠的任何部位吸收。空肠的吸收特点具有临床意义。一些化学成分明确的要素饮食常因并发腹泻而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一般认为这种并发症主要与溶液的高渗性有关。回结肠的水、电解质吸收不受营养素或碳酸氢的影响,钠的吸收是主动过程,氯的吸收更快,与碳酸氢进行部分交换有关。

1.糖类的消化吸收 成人每天约摄入300g糖类,主要是淀粉和蔗糖,并至少提供每天总热量的50%。75%的糖在空肠近端70cm内吸收。

葡萄糖通过载体机制吸收,这一吸收过程的50%有赖于肠上皮细胞的钠离子梯度。半乳糖与葡萄糖共用同一转运系统,葡萄糖可以抑制半乳糖的摄取。而果糖的吸收与浓度呈线性相关,也不受葡萄糖的抑制。果糖除简单的弥散方式吸收外,也存在载体系统。

临床应用的肠内营养液都含有作为能源的葡萄糖。溶液呈高渗性,喂养时容易引起腹泻,但其发生不一定与高渗性有关。根据自麦芽糖生成的葡萄糖在转运方面的优点,以麦芽糖代替葡萄糖对部分有吸收障碍的病人可能会更为合适。

2.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外源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性食物,占摄入热量的11%~14%。内源性蛋白质是指胃、胆、胰和小肠分泌物中的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各种消化酶和脱落细胞的蛋白质成分。肠腔内的游离氨基酸及肽主要来自外源蛋白质。血浆氨基酸谱也与食物的氨基酸成分有密切关系。

蛋白质消化后的吸收主要通过两种机制:特异的氨基酸转运系统转运游离氨基酸;独立的未水解肽的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首先在胃进行,产生少量氨基酸,其余以大分子肽的形式进入十二指肠,再经胰酶、蛋白酶进一步水解。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有寡肽酶,在回肠这种酶的活性较高,被胰源性肽酶分解生成的肽类在这里被进一步水解,蛋白质被分解成游离氨基酸及含2~6个氨基的小分子肽。空肠内的氨基酸仅1/3呈游离状态。

游离氨基酸的转运与其浓度和载体有关,增加溶质的浓度可使转运饱和。不同的游离氨基酸对载体的亲和力极不相同,相同当量的不同氨基酸的吸收率也有很大差别。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三种特异转运系统,人体主要为中性氨基酸和二元氨基加胱氨酸两种转运系统。蛋白质消化的产物可以寡肽形式进入黏膜,这是蛋白质另一种吸收形式。

3.脂类的吸收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三酰甘油、胆固醇和脂溶性维生素。脂类受胃的机械作用初步乳化后,进入十二指肠与胆汁及胰液混合。乳化的脂肪在十二指肠及上段空肠水解,形成更多具有极性的脂类,以便进一步乳化后形成可溶性微团。

肠腔内的脂类水解产物胆固醇、一酰甘油和脂肪水溶性很差。为了有效地吸收,需使其转变成亲水性,才能更快地移动至吸收部位。由胆盐聚集的微团,表面呈亲水极性,非极性端向内,脂溶性脂肪酸、一酰甘油、磷脂则结合进疏水的核心。这种表面呈亲水性的微团可容易地在水内弥散到达小肠绒毛的表面,经脂类细胞膜进入黏膜细胞。弥散作用是脂类吸收的决定性因素,吸收本身是一被动过程。

中、短链(少于12碳链)脂肪酸大部分直接进入肝门静脉,长链脂肪酸、一酰甘油和胆固醇在细胞内再酯化,然后进入淋巴系统。三酰甘油可促进与其生物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增加食物中三酰甘油可使一酰甘油转酸酶活性和远端小肠吸收一酰甘油的能力增加,无脂饮食或只摄入必需脂肪酸时,这种酶的活性降低。因此,在恢复正常脂肪摄入时可出现暂时性脂肪吸收不良。三酰甘油在细胞内合成后,与磷脂、胆固醇和脂蛋白组成乳糜微粒,经细胞间隙进入淋巴系统。脂蛋白含量虽然极低,但作用十分重要。

4.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是无极性的大分子,吸收依赖微团的增溶作用,胆汁对这些维生素的吸收起重要作用。维生素A酯被胰视黄基水解酶水解,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水解也可能是吸收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尚不清楚脂溶性维生素进入细胞的具体过程。从肠道进入淋巴系统的过程中,维生素E、维生素K的化学形式不变,而大部分维生素A及3%~28%的维生素D在黏膜细胞内再酯化。主要的转运途径是淋巴系统,但少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也可经肝门静脉系统。

5.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叶酸缺乏可能是临床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由于胃肠道疾病、某些药物、TPN或要素饮食时补充叶酸不足,都可引起叶酸缺乏症。食物中的叶酸80%为结合型叶酸盐,摄入后在刷状缘迅速水解成一蝶酰和二蝶酰谷氨酸盐,前者在细胞内经甲基化后进入肝门静脉。维生素B2的吸收被认为是一被动性弥散过程。硫胺素的吸收可能有两种系统,低浓度时为钠依赖性的主动过程,高浓度时则是被动的弥散。维生素B6也是依赖弥散作用而吸收的,可能涉及磷酸化载体。维生素C涉及钠依赖性的主动吸收机制,并可以在小肠的任何部位吸收。

6.水、电解质的吸收 胃肠道分泌大量液体和电解质,而经粪便排出量却很少。成人每天可吸收15~20L水,钠1 500~3 000mmol。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近端100cm,回结肠可能只参与水、电解质的最终保存过程。胃几乎不吸收水和电解质,十二指肠则允许水、电解质自由出入。因此,高渗性食糜在十二指肠内很快取得渗透平衡。

胆汁和胰液含有丰富的碳酸氢,碳酸氢的转运是主动过程,碳酸氢的存在有助于水和钠的吸收。

空肠的吸收特点具有临床意义。一些化学成分明确的要素饮食常因并发腹泻而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一般认为这种并发症主要与溶液的高渗性有关。若将配方中的单体氮源及糖类改为寡肽和低聚糖,则不仅可使十二指肠分泌水、电解质减少,还可以使水随同消化的营养素一起被吸收。

回结肠的水、电解质吸收不受营养素或碳酸氢的影响,钠的吸收是主动过程,氯的吸收更快,与碳酸氢进行部分交换有关。在回肠有钠-氢交换和氯-碳酸氢交换,由于渗透活性溶质减少,水随之吸收。结肠内则只有氯-碳酸氢的交换机制继续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