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艾条灸法操作

艾条灸法操作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评估病人的一般状况—告知病人艾条灸法相关信息,取得病人合作—准备物品—携物品至床旁—按施灸部位取合理体位—遵医嘱选择腧穴—确立施灸方法—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开始施灸—随时弹去艾灰—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彻底熄灭艾条—清洁局部皮肤—整理—记录。

(一)艾条灸法治疗病人护理标准

病人得到如医嘱所示的正确、安全、最小疼痛的艾条灸法治疗。

(二)艾条灸法病人的护理结果标准

1.根据医嘱选择穴位,保证选穴准确、安全。

2.患者及家属对操作和解释表示满意。

3.通过艾条灸疗法,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4.注意观察病人全身及局部反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得到适当处理。

5.记录及时准确。

(三)艾条灸法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的一般状况—告知病人艾条灸法相关信息,取得病人合作—准备物品—携物品至床旁—按施灸部位取合理体位—遵医嘱选择腧穴—确立施灸方法—点燃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开始施灸—随时弹去艾灰—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观察局部皮肤及病情变化—彻底熄灭艾条—清洁局部皮肤—整理—记录。

(四)艾条灸法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见表3-5。

表3-5 艾条灸法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续 表)

(五)艾条灸法治疗中的语言沟通

护士:“王先生,您好!我一会儿将为您进行中医艾条灸疗法,您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根据医嘱我将为您进行艾条灸治疗。艾条灸是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柱形的艾卷,点燃后在穴位表面熏烤的一种技术操作,它可以解除和缓解各种虚寒性病症的临床症状。通过其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等法,以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您看可以吗?有问题问我吗?”

患者:“没有问题,你可以给我治疗。”

护士:“我来看看您的施灸部位,遵医嘱我将为您选取3个穴位,分别是风门、肾俞、膈俞,您的施灸部位避开颜面部、大血管处适合施灸。您不要紧张,您不会感到疼痛,操作时请您配合我不要移动体位,以防艾灰脱落,灼伤您的皮肤。施灸过程中可出现较淡的中药燃烧气味及局部皮肤红晕属于正常现象。如出现局部皮肤烧灼、热烫的感觉请及时告诉我,我会妥善处理避免产生水疱。我给您讲的您都明白了吗?您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患者表示理解、接受)您现在准备好了吗?那好,我现在回去准备一下用品,我们一会儿见。”

1.为病人艾条灸治疗

(1)携物品至床旁,洗手,核对床头卡。

护士:“先生,为了核对,您能说下你的名字吗?”

患者:“我的名字叫王峰。”

护士:“3-8床王峰对吗?现在我要为您做艾条灸治疗,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吗?”

患者:“可以。”

护士:“我帮助您松开衣服、取俯卧位,这样您舒服吗?”

患者:“舒服。”

暴露选穴部位,注意保暖。

(2)遵医嘱选择腧穴,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感觉。

护士:“请问,有什么感觉?”

患者:“有些酸麻。”(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护士:“我们今天选取风门、肾俞、膈俞这3个穴位施灸,您刚才的感觉证明我们选穴准确。”

(3)嘱患者:“现在开始施灸,请不要移动施灸部位。这个穴位我们采取温和灸,就是距皮肤3cm高进行熏烤,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一般每处可灸5~15min。”(雀啄灸: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般地一上一下移动,一般可灸5min左右;回旋灸:艾条接近施灸部位,来回旋转移动,一般可灸20~30min)

(4)手持艾条,点燃一端,对准施灸部位,使患者感到温热但无灼痛为度。

(5)观察患者反应,对感觉迟钝病人尤应注意。

护士:“请问您现在感觉怎样,施灸部位是否有温热的感觉。”

患者:“是的。”

随时弹去艾灰,防止艾灰脱落,烧伤病人或损坏衣物。

护士:“您现在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施灸时间已到,现在停止施灸,谢谢您的配合。”(将艾条彻底熄灭)

(6)清洁局部皮肤,整理床单位。

护士:“我来协助您穿好衣服,现在您的体位舒适吗?”(清理操作物品)

患者:“很好。”

护士:“房间里有一些中药燃烧的气味,我来帮您开窗通通风,一会儿我会帮您再关好。”

护士:“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患者:“没有。”

护士:“那好,有什么事随时找我,我也会经常来看您的,床旁呼叫器已放在您的枕边,再见。”

(7)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艾条灸法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2.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艾条灸目的、选择腧穴情况。

(2)告知患者艾灸有可能产生的意外及防护措施。

3.注意事项

(1)遵医嘱选取准确部位,正确运用施灸方法。

(2)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

(3)采用艾炷灸时,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4)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内液体,覆盖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带盖污物缸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6)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施灸。

(7)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需注意的环节

(1)评估应在物品准备前进行,主要评估: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患者体质、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2)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选择合理体位,暴露腧穴,方便操作,注意保暖。

(4)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带盖污物缸内,以防复燃,发生火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