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熨法操作

药熨法操作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通过药熨疗法,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瘀血、肿痛。药熨温度适宜,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实施药熨治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评估应在物品准备前进行,主要评估: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

(一)药熨法操作的病人护理标准

病人在最小不适下,患处得到医嘱所示正确、安全的药熨疗法。

(二)药熨法操作病人的护理结果标准

1.根据医嘱确立药物及药熨部位。

2.患者及家属对操作和解释表示满意。

3.通过药熨疗法,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瘀血、肿痛。

4.记录及时准确。

(三)药熨法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的一般状况—告知病人药熨相关信息,取得病人合作—准备药物—携物品至床旁、核对—暴露药熨部位,取合理体位,保暖—确定药熨部位—药熨患处—观察局部反应—清洁皮肤—整理—记录。

(四)药熨法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表3-17。

表3-17 药熨法技术操作程序及评价标准

(续 表)

(五)药熨法操作中的语言沟通

护士:“王先生,您好!我一会儿将为您进行药熨疗法,您因患有虚寒型胃痛,根据医嘱我将为您进行药熨治疗,药熨是将药物或其他物品加热后(白酒或食醋等)在人体局部或一定穴位,适时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祛瘀消肿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操作方法。通过药熨疗法,可减轻或消除脘腹疼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酸胀等症状;缓解或消除呕吐、腹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瘀血、肿痛,您看现在操作可以吗?”

患者:“现在可以。”

护士:“好的,请问您有药物过敏史吗?我来看看您的药熨部位皮肤情况,您的药熨部位无大血管走行及皮肤破损现象,病情适合药熨。在药熨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奇痒、丘疹、水疱等现象;药熨温度不合适,有可能造成烫伤。操作时请您配合我,我会尽量注意,避免对您的伤害。我讲的您都明白了吗?您现在还有什么疑问吗?(患者表示理解、接受)您现在准备好了吗?那好,我现在回去准备一下用品,我们一会儿见。”

1.为病人药熨治疗

(1)核对药物,将药物用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置于锅中用文火加热至60~70℃装袋,大毛巾保温;或将坎离砂放于治疗碗内加入适量食醋搅拌均匀,装入布袋用力搓,使温度升高。

(2)携物品至床旁,洗手,核对床头卡,到病人身边。

护士:“先生,为了核对,您能说一下你的名字吗?”

患者:“我叫王峰。”

护士:“3-8床王峰对吗?现在我要为您做药熨治疗,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吗?”

患者:“可以。”

护士:“我协助您取仰卧位,脱去外衣,这样您感觉冷吗?”

患者:“不冷。”

必要时屏风遮挡。

(3)遵医嘱确立药熨部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

(4)局部涂凡士林,将药袋置于患处或相应穴位处熨敷,随时移动药袋,用力均匀,来回推熨,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温降低则用力增加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加温。

(5)观察患者对热感的反应,局部皮肤情况。

护士:“请问您觉得烫吗?”

患者:“不烫。”

护士:“您的药熨部位皮肤微红,是热力及摩擦所致,属正常现象。”

(6)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铺、用物。

护士:“我来帮助您穿好衣服,现在您的卧位舒适吗?”(清理操作物品)

患者:“很好。”

护士:“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患者:“没有。”

护士:“那好,有什么事随时找我,我也会经常来看您的,床旁呼叫器已放在您的枕边,再见。”

(7)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药熨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2.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药熨目的、药熨部位皮肤情况。

(2)告知患者药熨有可能产生的情况。

3.注意事项

(1)药熨中保持药袋的温度,冷却后应及时更换或加热。

(2)药熨过程中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若患者感到疼痛或出现水疱时,立即停止操作,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药熨温度适宜,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实施药熨治疗时,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灼伤。布袋用后消毒、清洗、晒干、高压灭菌后备用。

4.需注意的环节

(1)评估应在物品准备前进行,主要评估: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

(2)操作前检查用物是否齐备,将药熨药物加热至所需温度。

(3)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4)药熨前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拭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

(5)身体大血管处、皮肤损伤早期、溃疡、炎症、水疱等禁用药熨法。

(6)腹部包块性质不明,孕妇腹部、腰骶部,局部无知觉处或反应迟钝者禁用。

(7)麻醉未清醒者禁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