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囊炎变成硬疙瘩怎么治疗

毛囊炎变成硬疙瘩怎么治疗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青年人胸背部散在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性的毛囊炎。由于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皮脂的潴留,细胞碎片的积聚和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导致阻塞的毛囊扩张,继而破裂,内容物释入组织而产生炎症。此病侵犯毛囊,部位较深,外用一般抗真菌药效果较差,而含有渗透剂的外用抗真菌药疗效显著,但易反复发作,因此需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本病。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是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感染,临床主要表现为青年人胸背部散在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性的毛囊炎。

(一)病因和流行病学

本病的病原菌与花斑癣的病原菌相同,均为糠秕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在促发因素影响下,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使毛囊的三酰甘油变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口产生多量脱屑,引起毛囊导管阻塞。由于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皮脂的潴留,细胞碎片的积聚和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导致阻塞的毛囊扩张,继而破裂,内容物释入组织而产生炎症。

(二)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女均可发病。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有时亦会发生。皮损呈弥漫性或散在性,多呈对称性。皮疹为圆顶状毛囊红色小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可挤出粉状物。周边有红晕。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运动或洗澡后出汗,可加剧瘙痒。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的病人易并发本病。本病往往并发花斑癣、面部痤疮等,常见于多汗症、油性皮肤、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该病可分三种类型。①常见于青年,表现为背部及上胸部散在瘙痒性的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疹,直径2~3mm,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可促发本病。②见于某些脂溢性皮炎患者,为胸背部多发性小毛囊性丘疹,皮疹颜色较鲜红。③见于AIDS病患者,为多发性脓疱,分布于躯干和面部,常合并严重的脂溢性皮炎。

(三)实验室检查

1.真菌镜检 直接刮取毛囊性丘疹或脓疱的表皮附着物,镜下可发现腊肠形、微弯曲的菌丝或成群的圆形厚壁孢子,有时可找到出芽的孢子。

2.染色法 在盖玻片周边放乳酸酚苯胺蓝染色液1滴,让其渗进片内。镜下见马拉色菌的厚壁透亮,胞质周围染成较深的蓝色,呈圈状,中央较淡,有时可找到芽生孢子。脂肪滴不染色,不易混淆。直接镜检阳性率达60%,染色法阳性率可达98%。

3.真菌培养 糠秕马拉色菌具嗜脂性,在含油脂的培养基中可培养出来,培养结果与花斑癣培养结果相同。

4.组织病理 切下完整的毛囊丘疹作病理切片,可见表皮轻度角化增厚,毛囊漏斗角质物栓塞使毛囊皮脂腺扩大,毛囊漏斗内、外有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毛囊上皮破坏,形成漏斗周围脓肿。PAS染色时,在扩大的毛囊腔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聚集成堆,直径约5μm,偶见单个、小群或成簇分布。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一般可做出诊断。

本病需要与寻常痤疮、细菌性毛囊炎、皮肤念珠菌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等相鉴别。嗜酸性脓胞性毛囊炎临床表现与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相似,前者好发于男性青壮年,脂溢部位有毛囊性丘疹、脓疱性瘙痒,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高可达40%以上,毛囊内的脓液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上皮细胞,皮质类固醇激素内服或外用有效。

(五)治疗

此病侵犯毛囊,部位较深,外用一般抗真菌药效果较差,而含有渗透剂的外用抗真菌药疗效显著,但易反复发作,因此需口服药物与外用药物联合治疗本病。

1.局部外用 2%酮康唑香波洗澡,每天1次,在患部擦至有泡沫后,停留5分钟后清洗干净;联苯苄唑酊或霜外用,疗效好。

2.口服药物治疗 酮康唑200mg,每天1次,饭后服,连续2~4周,疗效各地报道不一,本品可损害肝功能,久服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伊曲康唑200mg,每天1次,连续5~10天或伊曲康唑400mg,每天1次,饭后服,每月服1周,间歇冲击2个月。本品有良好的“药物后效应”,故每月服药1周,停药3周仍有治疗效果,因此副作用少,但价格较贵,且停药后有复发;氟康唑50mg,每天1次,饭后服,连续7~14天,或150mg,每周服1~2次,共4次,常有较好的效果,无明显副作用,但价格较昂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