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管活性肠肽瘤发生于胰腺D1(δ1)细胞,具有分泌舒血管肠肽的功能,产生严重的腹泻、低钾、胃酸过少等临床表现。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女性与男性发病大致相等。肿瘤的病理特点是恶性占60%,多数确诊时已有转移。其中CT和血管造影联合使用,可以将舒血管肠肽瘤的检出率提高至90%以上。若肿瘤为恶性或已经转移者,则给予链佐星、生长抑素和干扰素等治疗,舒血管肠肽瘤对链佐星较敏感。
一、概 述
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发生于胰腺D1(δ1)细胞,具有分泌舒血管肠肽的功能,产生严重的腹泻、低钾、胃酸过少等临床表现。1958年Verner和Morrison首先报道。胰血管活性肠肽瘤的患者年龄多在40~70岁,女性与男性发病大致相等。肿瘤的病理特点是恶性占60%,多数确诊时已有转移。多为单发,直径通常为2~7cm。
大多数胰血管活性肠肽瘤位于胰腺内,以胰腺的体尾部多见。
二、临床表现
1.腹泻 又称霍乱样腹泻,是本病的典型症状。发病初为间歇性腹泻,后为持续性腹泻,每日平均达3~5L,各种止泻药均无效。
2.低钾和低酸 血钾可以低于3mmol/L,并因此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心肌损害及肾病等并发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低胃酸和无胃酸是舒血管肠肽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高钙血症、糖尿病、皮肤潮红、酸中毒和体重下降等表现。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CT、MRI和腹腔动脉造影及血清舒血管肠肽的测定,可以帮助诊断。其中CT和血管造影联合使用,可以将舒血管肠肽瘤的检出率提高至90%以上。血浆舒血管肠肽>50pmol/L时具有诊断意义,是确诊本病的决定性条件。
四、治 疗
如果肿瘤比较局限,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若肿瘤为恶性或已经转移者,则给予链佐星、生长抑素和干扰素等治疗,舒血管肠肽瘤对链佐星较敏感。围手术期中应特别注意防治脱水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