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

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约16%的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患者可以合并壶腹周围肿瘤,其中70%以上的肿瘤位于扩张的胆管内和胆总管。由于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与多种胰胆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病因分析和鉴别诊断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与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相关的胰胆管疾病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胆道系统肿瘤、胆道结石和胆管闭锁等。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的治疗原则是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

一、发病特点

1969年Babbit首先提出胰胆管汇流异常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胰胆管汇流异常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其中以东方国家的报道较多,发病率为4%~11%。

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obiliary ductal union,APBDU或anomalous junction of pancreatobiliary ductal,AJPBD)也称为共同通道综合征(common-channel syndrome),是指胰管和胆管先天性发育异常,于肝胰壶腹括约肌的上方汇合成一段过长的共同通道(成人>1.5cm,小儿>0.5cm),致使胰液和胆汁过早混合,伴有或不伴有胆管扩张的一种病理情况。通常可分为以下三型。①Ⅰ型(胆-胰型):指胆总管汇入胰管,约占35%,多数患者的胆总管以直角汇入胰管,常常伴随胆管下段狭窄和先天性胆管囊肿。该型可分为Ⅰa型(不合并扩张)和Ⅰb型(合并扩张)。②Ⅱ型:指胰管汇入胆总管,约占22%,多数患者的胰管以锐角汇入胆总管,较少合并胆管下段狭窄和先天性胆管囊肿。该型可分为Ⅱa型(不合并扩张)和Ⅱb型(合并扩张)。③Ⅲ型:为混合型,有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约占43%。该型可分为Ⅲa型(胰腺分裂合并胆管扩张)、Ⅲb型(胰腺分裂合并主胰管缺如)、Ⅲc1型(主胰管和副胰管之间有小交通支)、Ⅲc2型(共同通道管径与主胰管和副胰管相等)、Ⅲc3型(管道系统部分或全部扩张)。

发病人群中60%以上为成年人,男女比例为3∶1。75%的胰胆管汇流异常患者合并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18%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胰胆管汇流异常。另约16%的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患者可以合并壶腹周围肿瘤,其中70%以上的肿瘤位于扩张的胆管内和胆总管。但不合并胆管扩张的胰胆管汇流异常也同样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其恶变的机制为:一是胆汁中胆汁酸等其他致癌物质的作用;二是胰液反流破坏所致。在胰胆管汇流异常的患者中常常存在胰胆反流和胆胰反流,反流的胰蛋白酶及磷脂酶A2在胆管内激活,这些激活的胰酶和有磷脂酶A2产生的溶血卵磷脂可能导致胆管肿瘤。

胰胆管汇流异常患者当胆总管内的压力大于胰管内的压力时,胆汁逆流进入胰管,一方面可以使胰管内压力升高,造成小胰管的破裂,胰液渗入胰腺实质,使胰酶激活。另一方面胆盐可以直接激活胰酶,并导致各种胰酶的链式反应,引起急性胰腺炎。

目前对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产生的机制尚不明了,从胚胎发育角度分析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错位学说”,即胰腺原基在发育旋转过程中,主要是腹侧胰腺发生腹背方向、头尾方向或左右方向的错位,造成各种形式的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二是“原始壶腹学说”,即胚胎初期原始壶腹发生病理性发育过程,造成胰胆管异常的发育,如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和胆总管囊肿等。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是反复发作性上腹痛(79%),可伴有肩背部放射性疼痛。32%的患者同时可以合并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另有20%的患者有发热症状,还有的可以出现腹部肿块。体格检查可以发现上腹部压痛。若伴随胆管下段狭窄,可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18%)。20%的患者曾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和体征,22%伴发胆囊或胆管结石,7%合并胰腺结石。

三、诊断要点

胰胆管汇流异常具有发生肿瘤的潜在危险,因此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的诊断重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常规B超和CT、MRI等可以发现肝外胆管扩张,若合并肿瘤,还能提示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但不能判断胰胆管汇流是否异常。而EUS、ERCP、MRCP、PTC、术中胆道造影和T管造影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胰胆管汇流是否异常,其中ERCP和MRCP是诊断胰胆管汇流异常的金标准。特别是当出现高胰淀粉酶的胆汁时,应高度怀疑胰胆管汇流异常。正常成人胰胆管共同通道的长度在5~ 12mm,婴幼儿<2mm。多数学者研究认为,若影像学检查显示成人的共同通道长度>15mm,婴幼儿的长度>5mm,即可诊断为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

由于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与多种胰胆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病因分析和鉴别诊断中一定要十分重视。与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相关的胰胆管疾病包括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胆道系统肿瘤、胆道结石和胆管闭锁等。

四、治疗原则

先天性胰胆管汇流异常的治疗原则是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由于其恶变倾向,且恶变后的预后极差,因此手术宜尽早实施。

对于合并胆管扩张的患者应行扩张胆管和胆囊切除加胆肠引流术,若继发胆道感染的患者应先行胆道外引流术,再行扩张胆管切除加胆肠引流术。切不可单纯行囊肿与肠道的内引流术。对于不合并胆管扩张的患者也可行胆囊切除加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而对确诊为恶变的患者则应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于共同通道或胰管处的结石或蛋白填塞物,需施行胆道切开或括约肌切开取出术,以减少胰腺炎发生的危险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