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咽位于鼻咽下部和口咽部。咽部检查应注意观察软腭、腭垂的长度、厚度及与咽后壁的距离,软腭缘咽腭弓(膜部)的宽度及紧张度,咽腔横径、咽壁增厚程度,咽腔黏膜紧张度,以及扁桃体大小形态等。检查腭后气道最好方法是通过电子或纤维鼻咽镜,镜下动态观察气道形态和闭陷程度。据资料统计,70%~90%的成人OSAHS患者存在口咽部的狭窄,阻塞因素包括扁桃体肥大(图7-16)、全咽壁增厚(图7-17)、软腭组织松弛肥厚(图7-18,图7-19)、腭弓膜部过宽、腭垂肥长、咽侧壁组织松弛肥厚等。软腭位于腭咽气道前壁,是腭咽气道中惟一可动部分,也是缺乏骨性支撑的部位,因而在睡眠中最容易发生塌陷。软腭和腭垂充血、水肿提示患者严重打鼾震颤导致组织损伤。
图7-16 扁桃体肥大
图7-17 全咽壁增厚
图7-18 软腭组织松弛
图7-19 软腭增厚
1.咽侧壁肥厚分级 咽侧壁之间的距离占舌体宽度的比例,主要为衡量咽旁间隙脂肪组织增生程度,应与咽腭弓翼状肥厚鉴别。通过张口检查将咽侧壁肥厚可分为3级。
0级:咽侧壁与舌体边缘相交。
1级:咽侧壁之间的距离占舌体宽度的3/4。
2级:咽侧壁之间的距离占舌体宽度的1/2。
3级:咽侧壁之间的距离占舌体宽度的1/4。
2.扁桃体大小分级 通过张口检查将扁桃体大小分为4级(图7-20)。
0级:扁桃体切除术后。
1级:局限于扁桃体窝内。
2级:突出于舌腭弓后,占据口咽气道的1/2。
3级;突出于扁桃体窝,占据口咽通气道的3/4。
4级:两侧扁桃体几乎对合,堵塞口咽通气道。
图7-20 扁桃体大小分级
1+<25%;2+<50%>25%;3+<75%>50%;4+>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