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矫正术是在鼻内镜或前鼻镜下,对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和(或)骨质进行塑形或将其去除,同时尽可能保留中隔两侧黏膜的完整性,从而解除造成鼻腔阻塞的因素,改善鼻腔通气。
【适应证】
1.引起鼻腔、鼻窦功能障碍的鼻中隔偏曲。
2.影响内镜鼻窦手术疗效,包括引起术后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障碍或粘连的鼻中隔偏曲。
【禁忌证】 一般不主张在15岁以前实行鼻中隔软骨切除的鼻中隔矫正术。
【麻醉方法和体位】
1.麻醉 可选择全麻或局麻,即于鼻中隔皮肤-黏膜交界处进针,1%利多卡因黏膜下浸润麻醉。全麻患者如有条件可采取控制性降压,将收缩压稳定控制在100mmHg左右。
2.体位 仰卧位或半坐位,颌面部及前鼻孔75%乙醇或氯己定清洁消毒。仰卧位时应采用头高脚低位,头比脚高40cm左右。
【手术切口】 常规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做一凹面向后的稍带弧形切口,起始鼻中隔前端上方,下至底部,完全切开黏软骨膜。若嵴突或矩状突位置较低,可于切口下端沿鼻底向后方延长如“L”形,以减少黏膜张力;如鼻中隔偏曲部位较前,则切口可稍向前移。
【手术前特殊准备】
1.检查血压,血、尿、生化常规,出、凝血功能,女性是否为月经期。
2.手术前一天修剪鼻毛,清洁鼻腔。
3.术前半小时肌注凝血药物。
4.术前8小时内禁食水。
【手术步骤与手术配合】
【术后处理】
1.术后卧床2~6小时,如为全麻手术,须禁食水4小时;嘱患者勿用力擤鼻。
2.为预防术后感染,给予抗生素静点抗炎3~5天,如同时伴有较为严重的鼻窦炎,围手术期每日给予0.5~1mg/kg泼尼松口服。口服黏液促排药物。
3.术后48小时取出鼻腔内填塞物。
4.取出鼻腔内填塞物第2日可开始鼻腔冲洗;如未行鼻窦手术,术后鼻腔冲洗时间可酌情后延。
5.术后第4~5天可以出院,口服抗生素1周,黏液促排药2周。
6.术后约2周,门诊内镜复查换药。
(葛文彤 羡 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