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化脓性胸膜炎

急性化脓性胸膜炎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脓胸脓液产生速度很快,短期内大量脓液可占据一侧整个胸膜腔,称为全脓胸。4.转归 急性脓胸经有效抗生素治疗,胸膜腔内脓液被及时有效穿刺或引流排出,炎症逐渐消退吸收,胸膜腔内遗留胸膜粘连、增厚。急性脓胸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胸痛、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若急性脓胸内已分隔形成多房性脓腔,需行肋骨床引流。

一、基本概念

1.定义 致病微生物,包括细菌、原虫、寄生虫引起的胸膜腔急性感染,胸腔内积存有脓性渗出液,即称为急性脓胸。

2.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根据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根据病原菌的不同分为非特异性感染性脓胸,即最常见的化脓性细菌性脓胸和特异性脓胸,如结核性脓胸。根据胸膜腔受累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或包裹性脓胸与全脓胸。造成急性脓胸的致病微生物,最常见的是化脓性细菌,包括非特异性化脓菌(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特异性感染细菌(结核杆菌),其他致病原还有原虫(阿米巴原虫)、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肺吸虫),均可产生急性胸膜腔化脓性感染。

胸膜腔感染多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常见的感染来源有:

(1)肺组织化脓性感染病灶,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肺脓肿。

(2)胸部外伤,如刀刺伤、弹片伤,胸部开放性损伤,以及食管、气管损伤。

(3)继发于胸部手术,如食管切除吻合口瘘,肺切除后支气管胸膜瘘。

(4)全身脓毒败血症,血行性感染。

(5)邻近脏器感染灶侵破胸膜,如化脓性心包炎、膈下脓肿、化脓性纵隔炎等。致病菌进入胸膜腔的途径,一般经破损的胸壁、肺、食管侵入胸腔,有的经淋巴或血循环侵入胸膜腔,有的系纵隔、膈下感染直接或经横膈累及胸膜腔。

3.病理改变 急性脓胸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渗出,胸膜感染后,出现充血、水肿和渗出,渗出液为浆液性,内含白细胞和纤维蛋白。随炎症进展,渗出增多,白细胞坏死和纤维蛋白逐渐形成脓细胞,产生胸膜腔内积脓。急性脓胸脓液产生速度很快,短期内大量脓液可占据一侧整个胸膜腔,称为全脓胸。当脓液产生较少或胸膜腔感染较为局限时,脓液被限制于某一范围,称为局限性或包裹性脓胸。脓液的性质和胸液量多少与致病菌类型有关,肺炎双球菌产生的脓液较稠厚,含有多量纤维素,容易发生广泛粘连。溶血型链球菌产生的脓液稀薄,纤维素含量较少,胸膜腔粘连较轻,不易局限。葡萄球菌产生的脓液最为黏稠,含大量纤维素,胸膜腔粘连快而重,并容易分隔形成多房性脓腔。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产生脓液稀薄而有恶臭味,脓液较稀不易局限包裹。

4.转归 急性脓胸经有效抗生素治疗,胸膜腔内脓液被及时有效穿刺或引流排出,炎症逐渐消退吸收,胸膜腔内遗留胸膜粘连、增厚。当急性脓胸未得到有效及时处理时,急性脓胸经过纤维化和机化过程,转变为慢性脓胸。

二、临床表现

急性脓胸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胸痛、咳嗽、气短和呼吸困难。发热可为弛张热或高热。胸痛特点为憋闷性痛,或撕裂样痛,深呼吸或活动使疼痛加剧。胸腔积液较多可致胸闷气短,大量积液可致呼吸困难。此外,可有全身乏力、食欲缺乏等。体格检查可发现胸内积液体征,包括肋间隙增宽,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三、诊 断

1.典型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

2.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胸部大片模糊阴影。直立时可见下胸部S形线,有时脓腔内可见气液平。局限性脓胸可包裹在侧胸壁、肺叶间裂、膈肌上或纵隔面。

3.胸腔穿刺抽出脓液可明确诊断,注意脓液的外观、性状、颜色、有无臭味等,并送脓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培养和药物敏感度试验。

四、治 疗

1.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引流脓液,促使受压的肺组织尽早复张。

2.治疗方法

(1)控制胸膜腔内感染:根据脓液性质、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控制全身及局部感染,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

(2)胸腔穿刺抽液:脓胸早期,脓液稀薄,尚未形成包裹,可施行胸腔穿刺排脓术,彻底排净胸内脓液。根据体征、胸部X线平片或超声定位,在脓腔最低处进行穿刺抽脓。尽量将脓液排净。抽毕向胸内注入抗菌药物,脓液送检查。脓液稀薄、经抽吸后脓液量减少,肺逐步扩张者,多能自愈。如果穿刺1~2次后症状无好转,肺扩张不佳,渗出量不减少,应改用更有效的引流措施。

(3)肋间插管闭式引流术:急性脓胸脓液黏稠,穿刺不容易抽出,或脓液产生迅速,单纯穿刺效果不佳,需行肋间插管闭式引流。定位同胸腔穿刺。若急性脓胸内已分隔形成多房性脓腔,需行肋骨床引流。

(4)肋骨床胸腔引流:又称部分肋骨切除闭式引流术、开胸纤维素清除术。适于肋间插管引流不畅,胸腔内分隔成多房的纤维素性脓胸。主要特点是切除一段肋骨,经肋骨床切开增厚胸膜,手指钝性分离胸内粘连,清除沉积物和脓液,用吸引器头搔刮清除胸膜面纤维素层,温盐水反复清洗,最后插入粗引流管接水封瓶引流。

五、评 论

1.相当部分临床医师认识急性脓胸,但是问他急性脓胸与结核性胸膜炎是什么关系?他却讲不清楚。我们习惯将结核性胸膜炎单独分出来,是因为它是特异性结核菌造成的胸膜腔感染。因此,结核性胸膜炎属于脓胸的范畴,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处理上与非特异性细菌产生的脓胸也不尽相同。平常我们习惯将急性脓胸限于非特异性细菌造成的胸膜腔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胸外科医师头脑应清晰,凡是胸膜腔内存在感染,有感染性液体(脓液、脓性渗出液)积存在胸膜腔,即可诊断为脓胸。

2.临床上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对急性脓胸的处理不够及时,甚至在医院内看着患者由急性脓胸转变为慢性脓胸,这应该是胸外科医师的尴尬和不光彩之处。当确切诊断胸膜腔内存在感染,且属于非特异性细菌所致,首先应穿刺抽液并送检,查细菌和敏感度试验。穿刺应反复进行,直到胸膜腔内积液消失,肺完全复张。胸外科医师不主张置入静脉穿刺管代替胸腔闭式引流管。因为胸外科提倡引流通畅,使压缩的肺尽快复张。细小口径的静脉穿刺管如何达到通畅引流?肺如何尽快复张?常有某些病例因为引流不畅,致胸膜腔内分隔形成多房性脓腔,患者反复发热,多种大量抗生素无效,此时才找胸外科会诊,即使置入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也不佳。对此类病例,应行肋骨床引流,才能挽救患者不致迁延至慢性脓胸。近30年来,临床上施行肋骨床引流的病例越来越少,有些年轻胸外科医师甚至还不清楚怎样做?为什么做?就像胸廓改形术一样,逐渐被淡忘,仅在结核病专科医院尚保留下来。我们的前辈将肋骨床引流、胸廓改形术作为胸外科基本功进行训练,我们也不能丢失掉。在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急性脓胸发病率较高,我们应该学会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病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