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利用胃管(赖文管)或双腔管(米一阿管)及负压吸引装置,吸引出胃或肠腔内容物及气体,减低胃肠道内的压力,解除腹胀,减轻病人痛苦,恢复胃肠功能;用于胃肠手术者,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困难,增加安全性,并有利于术后吻合口的愈合;还可观察胃肠道内容物的性质,协助诊断和治疗。
【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用于急性胃扩张、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及严重的腹胀;胃肠道及食管术后;胃、十二脂肠穿孔行保守治疗者。
2.食管狭窄、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支气管哮喘、心肺功能不全、食管和胃腐蚀性损伤、胃出血等,均不宜插胃管。
【准备】
1.向病人说明胃肠减压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合作。
2.备胃肠减压装置(手提式或翻转式重力吸引器、三瓶重力吸引器、气箱式吸引器均可),现多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治疗盘内放有治疗碗、胃管、血管钳、弯盘、纱布、棉棒、胶布、注射器、液状石蜡。
【操作方法】
1.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头略后仰,清洁鼻腔。
2.在胃管的前半段涂无菌油,由一侧鼻孔插入至咽喉,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吞咽缓缓插入。如有呛咳,立即退出少许或拔出另插。
3.胃管插入50~65cm时,可用注射器抽吸。如有胃液抽出,即说明深度适宜。如无胃液抽出,应重新调整胃管。
4.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处,连接胃肠减压器。
【注意事项】
1.注意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可用少量温盐水冲洗胃管。
2.每日记录胃液引流量,并观察其颜色及性质,做好口腔护理。
3.经胃管注入药物后,应夹住胃管1~2小时,以避免药物被吸出。
4.减压器上各管道连接要准确,瓶塞上的吸入管和排气管不可接错,否则胃肠道内将吸入空气。
5.使用负压胃肠减压器时,压力应维持在8~10.6kPa(60~80mmHg)。
6.拔管时应先停止减压6小时,病人如无腹胀再拔管。拔管后擦净鼻腔及口腔周围,然后将胃管及胃肠减压器刷洗干净,消毒后备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