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纪元和年号
在文献中,时间要有坐标、原点、对照点。最常涉及的是纪元问题。
纪元,《辞海》称“历史上,纪年的起算年代称为纪元。”中国纪元,许多文献采用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这也是《史记》十二诸侯表起始年,隐公二年(《春秋》开端第二年)。从这一年起,中国历史始有准确年代。
在欧洲,希腊人曾以第一次奥林匹亚竞技会,即公元前776年,为纪元;罗马人以始建罗马城,即公元前754年,为纪元;阿拉伯世界,以穆罕默德从麦加迁麦地那,即公元622年,为纪元;现代世界上多数国家则用公元纪元。[1]
所谓公元,即公历纪年,也叫基督纪元,以传说中耶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之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之。始行于公元6世纪,今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故称公元。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之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之[2]。
据介绍计算[3]:1952年为犹太历5712年;回历1371年;日本历2612年;罗马历2705年;巴比仑历2701年;希腊历2264年。我国辛亥革命前后,以革命党人为前导,有人主张,中国纪元应用黄帝纪元。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也为我国许多民族所共仰,这种主张应无非议。但没有可信的历史依据,黄帝纪元应从什么时候算起,怎样计算?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以公元前2550年为黄帝纪元[4],系指传说中黄帝即位年。《民报》所用纪元,公元1911年为4609年;《黄帝魂》所用纪元公元1911年为4622年;《江苏》等报刊所用纪元,1911年为4402年。计算黄帝纪元当在公元前2491年、公元前2698年、公元前2711年不等。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通电各省,即以黄帝纪元4409年11月13日(1911年12月31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此后,实际未再使用黄帝纪元。[5]
纪元起点不同,年代的计算就存在困难,常常必须几个纪元并列,以便换算,《春秋》开头是鲁隐公元年,原书“元年”之前,注“周平王四十九年”,又在“元年”之下注“齐僖公禄父九年;晋鄂侯郄二年;曲沃庄伯鲜十一年;卫桓公完十三年;蔡宣公考父二十八年;郑庄公寤生二十二年;曹桓公终生三十五年;陈桓公鲍二十三年;杞武公二十九年;宋穆公和七年;秦文公四十四年;楚武王熊通十九年。”[6]又加注了12个诸侯的年代时间,只求便于计算,原因是没有统一的计算起点,《春秋》是鲁国的历史,举周王室年代对照还不够,那么多诸侯,各有自己的即位年代,只好并列几个重要年代。
当国家统一,国君的年号应该是最有权威的,自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建元称“建元”,颜师古注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7]开始了以年号为纪元的程式。影响所及,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的古国;北方的鲜卑、辽、金;西北的西夏;南方的越南,也多有类似的建元、改元的历史。
但一个皇帝不一定只建一个年号,常因各种原因而改换年号,改元。如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就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11个年号;唐高宗李治在位35年,有永徽、显庆(或称明庆、光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风、调露、永隆(或称永崇)、开耀、永淳、弘道14个年号;武则天称制21年,用了18个年号。但也不一定,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0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在位也是60年,都各有一个年号,即康熙、乾隆。
年号的变换,一般在一年的末后几月,明年改元,但也有不待明年,当月就换年号的;有的则出于各种思考,即使前一个皇帝不在了,仍沿用前一皇帝的年号若干时间,情况并不相同。
年号有的使用时间不足一年,在文献中遇到时,必须留意,如:明神宗朱翊钧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崩,子光宗朱常洛八月即位,诏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泰昌元年,在位一个月,九月驾崩,子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改元天启,[8]泰昌年号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清代,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1年7月即位,诏改明年为祺祥元年,用这个年号还铸了铜钱,到了10月,行即位礼,诏以明年为同治元年,[9]祺祥的年号充其量只存在了三个月。
一个年号也不一定只属一个皇帝。年号一般只有两个字,偶尔有多到四字、六字的,这少数几个字常会包含吉庆、祝愿、欢娱等涵义,可供选择的字并不多,因而重复的字时有发现,年号用字又没有排他性,不存在“专利”,不避讳前人是否用过,不惮与前人(甚至是同时代的人)是否重复。统计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10]中的835个年号,首字不重计,只有166个。其中,首字为“天”的年号70个;为“大”字的41个;“永”字的为33个;“建”字的30个。首字重复的年号:重复2次的91个;重复3次的35个。年号“天成”的重复11次;年号“太平”“建兴”的,各有8次。
元世祖公元1264-1294年三十年间,年号“至元”。四十年后,公元1335-1340年,元惠宗(顺帝)妥懽帖睦尔,又用“至元”年号。同一朝代,间隔七个皇帝,就用了相同的年号。
不同国家,更不避讳相同年号。日本《国语大辞典》所附“年号索引”,[11]列举日本历代年号246个,其中有42个年号与中国年号有重复。越南从968年,丁部领称帝,至1916年阮福新维新十年、阮福昶启定元年,948年间共97个年号,其中有28个年号与中国年号有重复。西夏(党项)是中国西北的邻国,从唐末1032年,景宗李元昊建元,至1227年末主李晛(xiàn,音现)被蒙古所灭,190年十帝,有38个年号,其中有15个年号与中国年号有重复。
贞观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公元627-649年);也是西夏崇宗李乾顺的年号(公元1101-1113年);也是日本平安时代清和天皇的年号(公元859-877年)。绍兴原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公元1131-1162年);也是西辽仁宗耶律夷列的年号(公元1151-1163年),两者有11年重迭,这类重复、重迭情况,如果不注意,容易造成混乱。
年号,一般是称王、称帝后颁定的,但也不是都有年号,蒙古成吉思汗铁木真于1206年,(宋宁宗赵扩开禧二年、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元年、夏桓宗李纯佑天庆十二年、西辽末主耶律直鲁古天禧二十九年)称帝,在位22年,一直没有建元、年号,后经窝阔台汗、马真皇后、贵由汗、海迷失皇后、蒙哥汗,直到1260年,世祖忽必烈称汗,5月建元中统,中间54年,都没有年号。通行本张存惠晦明轩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首麻革《重修证类本草序》后署“岁己酉孟秋”[12],卷末的刘祁跋,也署“己酉中秋”,王好古《汤液本草》卷首的两个王好古序,一署“丙午夏六月”,一署“戊申仲夏晦日”,[13]都没有年号,[14]应该都在这一阶段。
利用本草文献中的年号,常是考订文献的重要依据,应予重视,许多时候与古币铭文有相通的内容。但古币铭文不一定都是年号,历代年号也不一定都在古币铭文中有反映。字数较多的四字、六字年号也不一定全文铸在古币铭文中,这些也应注意,避免误判。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纪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1152
[2]辞海(缩印本)公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279
[3]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地年册》(1952):Z103
[4]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61:3
[5]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修订本)[附二]辛亥革命期间所用黄帝纪年对照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54
[6]杜预,等著.春秋三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5
[7]班固.前汉书.卷六.武帝纪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二十五史》(1):382
[8]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十一.神宗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二十五史》(10):7816
[9]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卷五十.同治中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335-336
[10]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北京:中华书局,1981
[11]尚学图书.国语大辞典.年号索引.东京:小学馆,1982:2622
[12]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2
[13]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影印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549
[14]王好古.汤液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影: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