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就是嗜肝的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病毒性肝炎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近年又发现有己型、庚型和TTV肝炎。
1.传播途径 甲、戊型肝炎急性期病人粪便里有大量病毒,这些病毒一旦污染了饮水、食物、蔬菜、瓜果、河里的贝壳类、虾、蟹或日常家庭用具,当没有感染过这两类肝炎病毒的人,饮用了被甲、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饮水,吃生的污染蔬菜或接触污染的用具,病毒随饮食进入体内,形成感染。乙、丙、丁型肝炎传播方式与甲、戊型肝炎不同,病毒主要在血液里,其次为月经、唾液、阴道分泌物和精液。这些含有病毒的体液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随血流入肝,造成感染,所以它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血液传播。
2.临床表现 近半个月到6个月内曾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或吃过半生不熟的海产贝类食物,或应用过血液制品或有过不洁性接触;用过消毒不严格的注射器,接受过针灸、文身、拔牙和手术等。
疲乏无力,是各型肝炎最常见的症状。轻者表现为工作不能持久、懒动,重者全身软弱无力,稍活动便觉疲劳不堪,食欲下降,厌油腻食物,伴有恶心、呕吐、腹部胀痛,也可出现腹泻及肝区疼痛。
3.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有效地预防病毒性肝炎,在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4.治疗
(1)抗肝细胞损害药:美能(复方甘草酸苷)6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甘利欣(甘草酸二铵)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易善复(多烯磷酯酰胆碱)10~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苦参碱15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以上酌情选用2~3种静脉滴注。
(2)退黄药:思美泰(腺苷蛋氨酸)1~2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茵栀黄20~4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根据病情选用1~2种上述保肝药物,如有黄疸,再加用1~2种退黄药,病情重者,可加用1~2种免疫调节药。
(3)免疫调节药:胸腺素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6个月,特异性转移因子1~2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第1个月),1~2mg,肌内注射,每周3次(第2~6个月)。
(4)抗病毒治疗:根据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的不同选择敏感的抗病毒药物。
二、流行性腮腺炎
1.病原学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年。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流腮的传染源:为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潜伏期是14~25d,平均18d。因此接触流腮患者后,要自接触之日算起,至少观察3周。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隔离期:自患者腮腺肿大前7d至肿大后9d。
3.临床表现 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发病1~2d后出现腮腺肿大,体温可上升至40℃,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d又累及对侧,颌下腺或舌下腺可以同时受累。腮腺肿大多于2~3d达高峰,持续4~5d后逐渐消退。整个病程为10~14d。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有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合并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肾炎、耳聋等。
流腮大多预后良好,病死率为0.5%~2.3%,主要死于重症腮腺炎,病毒性脑炎。
4.治疗 发病早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亦有报道应用干扰素治疗,成人腮腺炎合并睾丸炎患者,能使腮腺炎和睾丸炎症状较快消失。
5.预防 应用减毒活腮腺炎疫苗,进行皮内、皮下接种,亦可采用喷鼻或气雾方法。易感者(与流腮病人密切接触者)接种可以减轻发病症状。
三、病毒性胃肠炎
1.病原学 多种病毒可引起,但以轮状病毒(又分A、B、C三组)、诺沃克样病毒最常见。
2.流行病学 粪-口传播为主,呼吸道传播不能除外。
3.临床特征 潜伏期:2~3d。
4.临床表现 呕吐、腹泻、发热、腹痛。
5.治疗 无特效药,以对症处理为主,补液、纠酸;思密达可吸附致病因子。
四、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
1.基本特征
(1)病原学:登革病毒(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2)传染源: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隐性感染者。
(3)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4)易感人群: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5)流行特征:分布广、受染人数多、季节性强。
2.临床表现 发热、头痛、肌痛、关节痛、出血、消化道症状。登革出血热表现为大出血(包括消化道、子宫及脑、蛛网膜下腔出血)和休克。
3.实验室检查 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病毒核酸检测。
4.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
5.治疗 为自限性疾病,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无特效疗法。
五、伤 寒
1.基本特征 病源学:伤寒杆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患者及携带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易感人群: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2.流行特征 以温带和热带为多,多发生在夏、秋季。
3.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3~35d,多为10~14d,分为初期、极期、缓解期及恢复期。
典型表现: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玫瑰疹及脾大等。
4.并发症 肠出血、肠穿孔、伤寒型肝炎、心肌炎、支气管肺炎、肾炎、溶血-尿毒综合征等。
5.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包括血、尿、粪、胆汁及骨髓的培养);血清凝集试验(肥大反应):O≥1∶80,H≥1∶160;其他免疫学试验。
6.治疗 一般治疗用对症、支持疗法;抗菌治疗可用喹诺酮类、头孢三代、氯霉素、阿米卡星等。
7.预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至粪便培养2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2周;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群免疫力。
六、细菌性痢疾
1.基本特征 病原学:志贺菌属即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传染源:患者及携带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易感人群:人对本病普遍易感,以儿童和青壮年为多;流行特征:有明显季节性,发生在夏秋季。
2.临床特征 潜伏期为数小时至7d,多为1~2d,分为两期六型。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并发症少见,偶见败血症、溶血-尿毒综合征、渗出性关节炎、尿道炎及结膜炎等。
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粪培养);单克隆抗体及PCR技术检测粪便中的痢疾杆菌;其他免疫学试验。
3.预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至粪便培养2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2周;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免疫: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
4.治疗 一般治疗:对症、支持疗法。抗菌治疗:喹诺酮类、头孢三代、复方新诺明及阿米卡星等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抗菌治疗:疗程5~7d。喹诺酮类:诺氟沙星0.2g,每日3次;环丙沙星0.2g,口服或静脉滴注,每日2次;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2次;阿米卡星7.5mg/kg,每日2次;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呋喃唑酮0.1g,每日3~4次;黄连素每次0.3~0.5g,每日3~4次,黄连素可与上述药物合用。
七、霍 乱
1.基本特征
(1)病原学:霍乱弧菌。
(2)传染源:患者及携带者。
(3)传播途径: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用品接触而传播,水型传播最为重要,其次为食物传播。
(4)易感人群: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5)流行特征:赤道两侧地区发病无严格季节性,北纬15°以北则季节分布明显,一般认为霍乱不存在周期性。
2.临床特征 潜伏期:数小时至7d,多为1~3d,分为三期:吐泻期、脱水虚脱期及恢复期。
3.并发症 肾衰竭最常见,为常见死因;急性肺水肿等。
4.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粪培养);单克隆抗体及PCR技术检测粪便中的霍乱弧菌;其他免疫学试验。
5.诊断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6.确诊标准 凡有下列三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霍乱:凡有腹泻、呕吐等症状,粪便培养阳性者;流行期间疫区内,有典型霍乱症状及严重脱水和虚脱,肌肉痉挛,虽粪便培养阴性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在流行期间,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并在5d内出现腹泻症状者,可诊断为轻型病人。
7.预防 管理传染源:隔离治疗至粪便培养2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2周;切断传播途径:做好“三管一灭”;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8.治疗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及时足量的补液及纠正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平衡失调,使心、肾功能改善,静脉输液;口服补液;抗菌治疗可用喹诺酮类、四环素、多西环素及黄连素等;对症治疗。
八、疟疾(原虫病)
1.基本特征 病原学:疟原虫。分四种: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和卵型疟。流行病学:传染源为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传播途径:按蚊。易感人群:人对本病普遍易感。
流行特征:一般以夏、秋季发病最多,热带和亚热带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2.临床特征 潜伏期以不同种疟原虫而不同,典型发作分为前驱期、发冷期、发热期及出汗期;并发症为急性肾衰竭、低血糖、肺水肿、心血管异常、黄疸和肝功能不全、血液系统异常、感染等。
3.实验室检查 血象;疟原虫检查(包括血液涂片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为确诊依据;血清学检查。
4.诊断 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于临床上疑似疟疾,但未能查到疟原虫或无条件查者可做治疗性诊断。
5.预防 控制传染源;防治传播媒介;保护易感者:对进入疫区的人群,可预防性服药,如乙胺嘧啶每周25mg顿服,或每周50mg;或氯喹每周150mg,或每周300mg。
6.治疗 抗疟治疗:间日疟首选氯喹1g(即服),6h后0.5g,第2、3天各0.5g;伯氨喹22.5g(每日)连服7~8d。恶性疟:多种抗疟药可选择,尽量口服药物。
九、急性传染病的各期时限及处理
(一)非典型肺炎(SARS)
潜伏期:常为2~12d;最短~最长:2~21d。
隔离期:不用任何退热药,热退7d,X线胸片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从最后接触患者时起至14d,每日测体温2次,随时与传染病防疫机构联系。
(二)病毒性甲型肝炎
潜伏期:常为30d左右,最短~最长:15~45d。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3周。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者检疫45天,每周检查ALT 1次,以便早期发现。观察期间可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接触后1周内应用有效。
(三)病毒性乙型肝炎
潜伏期:常为60~90d;最短~最长:45~160d。
隔离期:急性期最好隔离至HBsAg阴转。恢复期不阴转者按HBsAg携带者处理。有HBV复制标志的患者,应调离接触食品、自来水或幼托工作。不能献血。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急性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45d。幼托机构发现病人后的观察期间,不办理入托、转托手续。疑诊肝炎的幼托和饮食行业人员,应暂停其工作。
(四)脊髓灰质炎
潜伏期:常为5~14d;最短~最长:3~35d。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d。第1周为呼吸道及消化道隔离。第2周以后为消化道隔离。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者临床观察20d。观察期间可用活疫苗进行快速免疫。
(五)霍乱
潜伏期:常为1~3d;最短~最长:数小时至6d。
隔离期:腹泻停止后2d,隔日送大便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者解除隔离。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者或疑似患者应检疫5d,并连续送粪便培养3次,若阴性可解除隔离观察。
(六)伤寒
伤寒:潜伏期常为8~14d;最短~最长:3~60d。
副伤寒甲、乙型:潜伏期常为6~10d;最短~最长:2~15d。
副伤寒丙型:潜伏期常为1~3d。
隔离期:临床症状消失5d起,间歇送粪培养2次阴性解除隔离。无培养条件时体温正常15d解除隔离。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伤寒15d。饮食行业人员观察期间应送粪培养1次,阴性者方能工作。
(七)水痘
潜伏期:常为14~16d;最短~最长:10~24d。
隔离期: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d。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医学观察3周,免疫力低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
(八)流行性腮腺炎
潜伏期:常为14~21d;最短~最长:8~30d。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3周左右。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成人一般不检疫,但幼儿园、托儿所及部队密切接触者应检疫3周。
(九)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潜伏期:常为2~3d;最短~最长:1~7d。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3d,但不少于发病后1周。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医学观察7d。密切接触的儿童可服用磺胺或利福平预防。
(十)白喉
潜伏期:常为2~4d;最短~最长:1~7d。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连续2次鼻咽分泌物培养阴性。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医学观察7d。
(十一)百日咳
潜伏期:常为7~10d;最短~最长:2~20d。
隔离期:痉挛咳嗽发生后30d或发病后40d。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医学观察21d,观察期间幼儿可用红霉素等预防。
(十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潜伏期:常为10~14d;最短~最长:4~21d。
隔离期:隔离至体温正常。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接触者不检疫。
(十三)流行性出血热
潜伏期:常为7~14d;最短~最长:4~46d。
隔离期:隔离期10d。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不检疫。
(十四)艾滋病
潜伏期:常为15~60d;最短~最长:9d至10年以上。
隔离期: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均应隔离至病毒或P24核心蛋白从血液中消失。不能献血。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2年。
(十五)狂犬病
潜伏期:常为4~8周;最短~最长:10个月至10年以上。
隔离期:病程中隔离治疗。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被狂犬或狼咬伤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间应注射免疫血清及狂犬病疫苗。
(十六)鼠疫
腺鼠疫:潜伏期常为2~4d;最短~最长:1~8d。
肺鼠疫:潜伏期常为1~3d;最短~最长:数小时至3d。
隔离期: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退。肺鼠疫在临床症状消失后,痰连续培养6次阴性,方能解除隔离。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检疫9d。
(十七)炭疽
潜伏期:常为1~5d;最短~最长:12h至12d。
隔离期:皮肤炭疽隔离至创口痊愈,痂皮脱落。其他类型患者症状消失后分泌物或排泄物连续培养2次阴性方能取消隔离。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8d。
(十八)麻疹
潜伏期:常为8~12d;最短~最长:6~21d。
隔离期: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d。
接触者观察期及处理:密切接触而未行疫苗接种的儿童检疫21d。并应用丙种球蛋白。曾接受被动免疫者检疫28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