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鼻窦检查法

鼻窦检查法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组鼻窦炎时,脓性分泌物常自中鼻道流出,后组鼻窦炎则常从嗅裂处流向后鼻孔,是临床上以鼻涕倒流为主诉的常见疾病之一。②中鼻道及嗅裂是重点检查部位,注意各鼻道内有无息肉或新生物,鼻甲黏膜有无肿胀或息肉样变。以1%麻黄碱收敛鼻黏膜,使各窦口通畅。

鼻窦位置深在而隐蔽,常规前鼻镜和后鼻镜检查,配合体位引流、上颌窦穿刺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发现许多病变。

前鼻镜及后鼻镜检查目的:①观察鼻道中分泌物的颜色、性质、量、引流来源等。如前组鼻窦炎时,脓性分泌物常自中鼻道流出,后组鼻窦炎则常从嗅裂处流向后鼻孔,是临床上以鼻涕倒流为主诉的常见疾病之一。②中鼻道及嗅裂是重点检查部位,注意各鼻道内有无息肉或新生物,鼻甲黏膜有无肿胀或息肉样变。钩突变异及筛泡肥大是慢性鼻窦炎常见的体征之一。

体位引流法可作为对前鼻镜及后鼻镜检查的补充,通过判断鼻脓性分泌物的来源,借以确定患者是否有鼻窦炎。以1%麻黄碱收敛鼻黏膜,使各窦口(中鼻道及嗅裂等处)通畅。嘱咐患者固定于所要求的位置15min,然后进行检查。若疑为上颌窦积脓,则头前倾90°,健耳向上,检查中鼻道后部的脓性分泌物引流情况;如疑为额窦积脓,则头位直立;如疑为前组筛小房积脓,则头位稍向后仰,如疑为后组筛小房积脓,则头位稍向前俯;如疑为蝶窦,则须低头,面向下将额部或鼻尖抵在某一平面。另有头低位引流法:患者取坐位,下肢分开,上身下俯,头下垂近膝,约10min后坐起检查鼻腔,视有无脓液流入鼻道。

上颌窦穿刺冲洗法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一项基本操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