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敷中药制剂

外敷中药制剂

时间:2023-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冰片、狗胆、乳香、没药、血竭、儿茶、鹿茸各5g,驴皮、海巴、龙骨、猫骨、赤石脂各10g,炉甘石、石膏、海螵蛸、花蕊石各15g,珠子3g,三七7g。(本药敷在新鲜伤口处微有刺痛感,因药内有腐蚀及杀菌药物。一般经过7~10min就可消失。如在此药内加10%的苯唑卡因或普鲁卡因,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取散30g,凡士林70g,成30%的外痔贴。附:生皮膏取生皮散30g,凡士林70g,混合调匀即为30%的生成膏。敷用于一切将愈之伤口,其功能与生皮散相同。

(一)痔瘘粉

【处方】 冰片、狗胆、乳香、没药、血竭、儿茶、鹿茸各5g,驴皮、海巴、龙骨、猫骨、赤石脂各10g,炉甘石、石膏、海螵蛸、花蕊石各15g,珠子3g,三七7g。

【制法】 先将珠子、海巴、花蕊石、石膏、猫骨煅制,驴皮(炙)、乳香、没药(去油),然后把上述各药共研细末,越细越好。(本药敷在新鲜伤口处微有刺痛感,因药内有腐蚀及杀菌药物。一般经过7~10min就可消失。如在此药内加10%的苯唑卡因或普鲁卡因,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

【功能】 止血、消炎、杀菌、去腐、生肌、收口。

【用法】 于肛瘘、肛裂、外痔等手术后,敷于伤口。

(二)外痔贴

【处方】 珍珠、红粉各3g,冰片、生乳香、海螵蛸(去壳)、官粉各5g,生白石脂、煅海巴、煅龙骨、煅炉甘石各30g,儿茶4g,炉甘石10g,煅石膏17g。

【制法】 将以上各药研成细粉,混合调匀即可。取散30g,凡士林70g,成30%的外痔贴(冬天或较浓时,可加些液状石蜡或麻油)。

【功能】 消肿、止痛、生肌、收口。

【用法】 用于各型痔瘘感染发炎、肿胀、疼痛等,敷之有卓效,可立即止痛、消肿。

(三)消脓膏

【处方】 当归、白脂各60g,甘草、麻油各30g,白芷、血竭各5g,紫草3g。

【功能】 用于一切感染之伤口。

(四)痔裂膏

【处方】 氧化锌60g,凡士林30g,硼酸、驴皮各10g,冰片、银朱各5g,乳香、没药各9g。

【制法】 将各药研成细粉,用凡士林调匀成软膏,冬天可加些麻油。

【功能】 去腐、生肌、收口、止痛。

【用法】 用于初期单纯或复杂性肛裂,将此膏注入肛内可治愈;对肛门湿疹及瘙痒症涂敷此膏也很有效。

(五)生皮散

【处方】 熟石膏、炉甘石、赤石脂各30g,驴皮(炙)5g。

【制法】 将以上各药研成细粉,混合调匀即可。

【功能】 生皮、收口、去湿。

【用法】 用于一切将愈合的伤口,敷之可促进增长上皮,提早愈合。

附:生皮膏取生皮散30g,凡士林70g,混合调匀即为30%的生成膏。敷用于一切将愈之伤口,其功能与生皮散相同。

(六)收湿散

【处方】 枯矾30g,樟丹、炉甘石、白芷、冰片、驴皮、乳香、没药、儿茶各2g。

【制法】 将以上各药研细,混合调匀即可。

【功能】 去湿、止痒、消肿、生皮、杀菌。

【用法】 用于肛门周围湿疹、肛门瘙痒症及伤口分泌物过多等症,敷之颇效。

附:收湿膏 取收湿散30g,凡士林70g,混合调匀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