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关节炎(acute pyogenic arthritis)为化脓性细菌感染滑膜而引起关节的化脓性炎症。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感染最常见,感染途径可为:血行感染,邻近骨髓炎或软组织炎蔓延感染,外伤或手术直接感染。关节化脓性病变始于滑膜,致其充血、水肿、坏死,关节腔内脓性渗液。之后累及关节面,大量蛋白酶溶解软骨及软骨下骨质。最后关节可形成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和婴儿多见。病变可累及任何关节,以承重的大关节如膝、髋关节较多见。临床症状主要是关节肿胀,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活动受限,可伴全身中毒症状。关节穿刺抽液化验是确诊的可靠方法。
【影像学检查目的与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①支持、证实临床诊断;②明确病变的部位、程度,指导穿刺、抽液,帮助确定治疗方案;③治疗后病变转归的判断,复查随访。
2.影像学检查方案 ①标准X线平片常可满足显示化脓性关节炎的需要,一定特征性的影像表现有助于正确诊断。但平片难于显示化脓性感染最初1~2周内的关节内及骨改变。②CT适于检查一些复杂关节,如髋、肩和骶髂关节等,显示病变范围较平片敏感,但在显示与扫描层面平行的关节间隙变窄和关节脱位时不及X线。③MRI显示滑膜炎和关节渗液都比平片和CT敏感,能明确炎症侵犯的范围,还可显示关节囊、韧带、肌腱、软骨等结构的破坏情况。但MRI上显示的早期征象并无特异性,也不能同其他关节炎鉴别,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影像诊断】
1.诊断依据
(1)X线:早期,关节积液表现为关节囊肿胀、关节间隙增宽甚至脱位;关节周围炎性水肿表现为软组织增厚,密度增高,肌间隙模糊;局部骨质疏松。随后,关节间隙狭窄,自承重面开始骨质破坏并逐渐扩大,可形成死骨和继发病理脱位(图3-39)。晚期,多出现关节骨性强直,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图3-40)。
(2)CT表现大致同X线,但对相关病理改变显示更清楚(图3-41,图3-42A)。
(3)MRI:关节积液呈长T1长T2信号,若形成脓液,则T1WI信号略增高。关节软骨信号减低,边缘模糊,厚薄不均或不连续。T2WI软骨下骨性关节面低信号带中断或大部消失;邻近骨髓水肿明显。合并干骺端骨髓炎时,可出现髓腔和骨膜下脓肿。若脓液穿破关节囊形成软组织脓肿,信号特点与关节内脓液相似。增强后可见脓肿壁及滑膜明显强化(图3-42B)。
图3-39 左髋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左髋关节正位X线平片示髋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关节面破坏
图3-40 左髋化脓性关节炎(晚期)
女,60岁,左髋化脓性关节炎20余年。左髋关节正位X线平片示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后遗改变,关节间隙消失,骨小梁贯穿于股骨头和髋臼
图3-41 右髋化脓性关节炎(较早期)
男,13岁,高热,右髋肿痛13d。右髋关节CT平扫示髋关节间隙未见狭窄,关节面毛糙,关节腔内大量积液
图3-42 胸11/12椎间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A.胸11/12脊椎小关节CT平扫示左侧椎小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不规则破坏,周围见软组织密度影;B.MRI压脂增强T1WI示病变区多发环形明显强化(脓肿壁),中央区不强化(脓腔),脊膜囊受压向右侧移位
2.鉴别诊断 关节结核:化脓性关节炎起病急,进展快,晚期常出现骨性强直。而关节结核起病慢,病程长,关节变化亦缓慢,有明显的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而骨侵蚀常限于关节面边缘,晚期出现纤维性强直。影像鉴别困难时,关节积液抽吸或滑膜活检是确立诊断和分离病原体不可缺少的手段。
【治疗原则】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保全生命,尽量保留关节功能。
【治疗方案】
1.在全身支持疗法的基础上,尽快根据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大剂量的敏感抗生素联合静脉用药,病情缓解后可改口服。用药期限为2~3周。
2.急性期治疗包括患肢制动、固定在功能位;炎症消退后,开始关节功能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同时行关节穿刺及冲洗。经上述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应及时行关节切开引流术。
【预后与随访】
如临床处理得当,可获得满意疗效。但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治疗后往往遗留关节畸形的后遗症,即使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如患者抵抗力低下、感染细菌毒力强或病程长,后遗症也难以避免。
治疗后复查X线平片,了解关节破坏情况指导治疗。病情稳定后复查X线平片了解关节畸形程度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