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骨软骨瘤病病因至今不明,能引起滑膜化生原因多种多样,如胚胎、外伤、炎变、软骨残余及骨软骨性化生与肿瘤等。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中病因以胚胎学说为主,即残存胚胎组织活化、增生形成,引起滑膜化生。可原发于关节腔、滑膜囊与腱鞘滑膜。继发性中病因以外伤、炎变学说为主,因软骨或骨性关节面碎裂、刺激关节滑膜化生、引起关节内游离体形成。本病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2∶1,多见于青壮年。膝关节最多见,其次为肘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临床症状包括不同程度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绝大多数为单关节发病。
【影像学检查目的和方案】
1.影像学检查目的 明确诊断,了解病变的范围。
2.影像学检查方案 X线平片为基本检查方法,可良好显示钙化结节,大多数病例可凭X线平片进行定性诊断。CT、 MRI为进一步的影像检查,可发现X线平片上无明显钙化的结节,帮助定性诊断及了解病变范围。
【影像诊断】
1.诊断依据 X线平片表现为关节肿胀,密度增高。患病关节间隙或关节周围如滑囊与腱鞘滑囊内见1枚或多枚类圆形高密度的游离体,大小不一,游离体钙化与骨化常不均匀,呈环状或斑点样改变,多位于游离体外围(图4-46)。其中原发者关节骨受累不明显,游离体多偏大,且数目多,游离体除位于关节腔外,还可位于滑囊与腱鞘滑囊,如肩关节三角肌滑囊区域。继发者游离体少,且体积小,甚至呈沙粒样改变,游离体常位于关节腔内,关节骨受累明显,如关节肿胀,关节骨退行性变,关节间隙变窄等。相比X线平片,CT能发现更多、更小的游离体,且显示更为清晰,并能显示关节积液及滑膜增厚。MRI上游离体T1WI、T2WI上均为较低信号,特别是T2WI上,在高信号的积液衬托下,低信号的游离体显示更为清晰。MRI可直接显示关节滑膜增厚情况,增强扫描增厚的滑膜明显强化。
2.鉴别诊断
图4-46 左髋原发性滑膜骨软骨瘤病
左髋关节关节囊肿胀,局部可见多发、大小不等斑点样、环样高密度影,部分融合成团
(1)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因滑膜的绒毛结节状增生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在MRI上具有特征性信号和表现,滑膜软骨瘤病通常无邻近的骨质破坏,滑膜增厚远不如PVNS以及缺乏含铁血黄素T2WI低信号等特点,X线平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钙化。
(2)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明确的病史和生化检查的异常,关节内无软组织肿块。好发部位为手足小关节,女性多见。X线平片有明显关节间隙狭窄。骨质疏松明显且出现较早。
【治疗原则】
彻底清除游离体,改善关节功能,防止复发。
【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以关节镜治疗为主,关节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创伤小,更具有优势。有学者主张彻底清除游离体后,只切除病变滑膜即可,大部分专家认为滑膜切除应彻底,残留滑膜成为新的游离体形成根源。
【预后和随访】
复发率较高,由于游离体隐藏在关节隐窝内,有时难以完全清除。极少数滑膜软骨瘤病可恶变为软骨肉瘤。
复查和随访时重点了解患者治疗后症状的变化情况,另外常规X线复查也是必要的,判断困难时可行CT和(或)MRI。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