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肚子脱水电解质紊乱会怎么样

拉肚子脱水电解质紊乱会怎么样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小儿腹泻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以腹泻、呕吐为临床特征。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的病原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居多。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红细胞。WHO主张只有10%腹泻患儿需要使用抗生素,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但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可考虑使用抗生素。1岁以下1袋,每日分3次服用。

小儿腹泻病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综合征,以腹泻、呕吐为临床特征。重症可以出现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病多见于婴幼儿。

【诊断要点】

1.分类

(1)非感染性腹泻:可有喂养不良史或肠道外感染。大便多含不消化食物、脂肪球,偶见白细胞。

(2)感染性腹泻: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小儿。常见的病原菌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及轮状病毒居多。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大便镜检有较多白细胞或红细胞。轮状病毒感染的大便镜检白细胞很少。

2.分型

(1)轻型:每日腹泻<10次,无中毒症状,脱水不明显。

(2)重型:每日腹泻>10次,胃肠道症状明显,伴中毒症状或不同程度的脱水。

【急救处理】

1.营养治疗 不强调禁食,可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用稀释牛奶。重症吐泻频繁者可禁食6~12h。

2.药物治疗 强调针对病因治疗。如病毒性肠炎不用抗生素。WHO主张只有10%腹泻患儿需要使用抗生素,急性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或产肠毒素性细菌感染。但新生儿、婴幼儿和体弱儿可考虑使用抗生素。细菌性肠炎可任选以下抗生素之一:庆大霉素片、头孢拉定、阿莫西林、多黏菌素E。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smecta)对消化道黏膜有强覆盖力,对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儿童急性腹泻服用效果好。1岁以下1袋,每日分3次服用。近年来应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口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活菌胶囊(回春生)、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乐托尔、妈咪爱等]有助于小儿腹泻的恢复。

3.液体疗法

(1)口服补液:适用于轻中度或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ORS)配方:氯化钠3.5g,枸橼酸钠2.9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加水或米汤至1 000ml。轻度脱水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ml/kg,要少量频服,以防止大量口服引起的呕吐,在8~12h内服完。

(2)重度腹泻补液:脱水大多为等渗性,其次为低渗性。原则: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等渗脱水用3∶2∶1液(5%~10%葡萄糖液∶生理盐水∶1.4%碳酸氢钠液);低渗脱水用3∶4∶2液。

补液量:

①补充累积损失(在8~12h内给完)。

轻度脱水按30~50ml/kg,中度脱水按50~100ml/kg,重度脱水按100~120ml/kg。

开始一般可按10ml/(kg·h),约合3滴/(kg·min),中重度脱水伴周围循环不良者先扩容,用2∶1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30~60min快速静脉滴注。

②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脱水基本纠正后,只需补充继续丢失量,一般为10~30ml/(kg·d),生理需要量60~80ml/(kg·d),于12~16h缓慢静脉滴注。

③见尿补钾,10%氯化钾务必要稀释成0.15%~0.25%静脉滴注,滴速不宜太快。

④纠正酸中毒,轻、中度按脱水补液即可纠正,重度另加碱性液。

附: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见表6-1,不同性质脱水的特点见表6-2。

表6-1 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表6-2 不同性质脱水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