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体检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的重要方法,40岁以上的人,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检查的项目如下。
(1)血压:建议≥35岁者每半年至一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病病人应经常测量血压,至少每2~3个月测量1次,有条件家庭自己测量血压每天至少1次。最好早晨起床后测量血压1次,关注“血压晨峰”问题。
(2)血糖、血脂:血糖测量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糖尿病病人,更为重要的是尽早发现糖尿病前期—糖调节受损期(IGR)者,糖调节受损期是指血糖升高但尚未达到或超过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时期。及时发现IGR个体,采取措施治疗就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血脂:一般1~2年检查血脂各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对已有中风或冠心病危险因素或病史的病人以及家族型高脂血症病人应定期(3~6个月)进行血脂检测。
(3)心脏病的筛查:成年人(≥40岁)应定期体检,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早期发现心脏病、心律失常。
(4)颈动脉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俗称“彩超”)检查具有无创、简单易行、无辐射等优点,可判断有无粥样硬化斑块及颈动脉狭窄和狭窄程度,还可以提供狭窄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信息,目前已成为筛选颈动脉病变的首选方法。40岁以上,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者、肥胖者或有TIA发作的病人应每年定期检查1次。同时要听诊颈动脉有无杂音,可以提供临床依据。
(5)其他:一年1次定期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聚集性、纤维蛋白原等提示血液高凝状态指标及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