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出血性脑血管病,也是脑血管病中复发率最高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复发常发生在出血1个月内,特别是病后两周复发率最高,一旦复发,死亡率可达到50%左右。
蛛网膜下腔出血容易复发与它的主要病因有关。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其他病因有脑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由于脑动脉瘤在初次出血后24小时内和第一周末的再出血率最高,若无禁忌应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动脉瘤,若病人条件允许可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最好能在病后一周内进行,可有效地预防复发。对经脑血管造影证实为血管畸形的病人,特别是年轻人,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若没有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破裂动脉瘤2周内再出血率达20%,1个月内达30%,半年内可高达50%。早期介入或手术治疗病人可尽早避免再出血,明显降低死亡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及时查找出血病因并进行有效治疗是防止其复发的根本方法,同时需注意避免再出血的诱发因素。应保证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尽量避免活动;若头痛剧烈时,可用止痛药,烦躁不安者可酌情给予镇静药;要注意控制血压,慢性便秘者应多吃蔬菜和粗纤维素食物,防止大便秘结及用力咳嗽,以避免血压及颅内压增高;注意减少环境刺激,避免情绪波动等。
病愈出院后也要注意避免再出血诱发因素。避免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对可引起出血的其他高危因素如:糖尿病、心脏病、肥胖、高血脂、吸烟、过度饮酒等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应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积极愉快乐观的生活态度,对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有一定的益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