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人下肢的肌力达到负重要求,即两足站立时患腿无瘫软跌倒(可支撑1/2体重),并能调整站立位的身体重心稳定,即病人在站立时能保持躯干的动态平衡不摔倒之后,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在临床上,有些病人或家属治病心切,病人下肢刚刚能动但还未达到负重能力时,就急于下地由家属搀扶行走,因病侧下肢不能屈髋迈步,往往任他人拖行,容易造成髋关节损伤;因不能负重,病侧身体的重量常常由他人架扶患肩来支撑,所以极易导致肩关节拉伤,给日后的功能恢复增加难度。
步行训练包括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主要是纠正病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即画圈。具体方法包括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脚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然后由他人扶持行走,渐渐过渡到独自行走,同时注意纠正行走时的问题,如偏瘫病人画圈步态。训练时主动做屈膝动作和踝关节背伸动作。
一般情况下,病人即使具备了步行的条件,也只能进行缓慢而不流畅自如的短距离行走,也就是“病后早期步态”,距离正常步行还相差很远。“早期步态”常表现为:①病人下肢迈步困难,即屈髋、屈膝屈踝能力不够(多因伸肌痉挛或屈肌张力减弱所致),如果病人用力抬腿,就会出现髋及大腿外展外旋、小腿外旋和足向内翻的异常运动模式,这对恢复正常步态极为不利;②迈步后小腿不会向前摆动、膝伸不直、踝关节不能背屈,所以常常是脚尖先落地;③患腿负重时常因肌力不够而出现屈膝屈髋、骨盆下沉,有时为了代偿,病人易出现膝“反张”。
基于这些问题,病人必须加强步行训练,通过训练来学习正常模式,控制或纠正异常模式。那么是不是走得越多越好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病人每天训练的累计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才会出现较好的效果。但须指出,3小时以上是累计训练时间,并非1或2次的训练时间,而每次的训练时间的多少,应遵照个体化原则因人而异,不是走的时间越长越好。通常情况下,任何训练都要以不引出或不加重异常模式(肌痉挛)为原则。一般在训练开始时,病人多比较放松,肌痉挛或异常运动模式不明显,利于对运动控制的体会,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由于紧张、疲劳、注意力分散等因素的影响,病人会出现肌痉挛加重或异常运动模式明显,如患腿变得僵直,病人不是通过屈髋屈膝迈步,而是抬高病侧骨盆,向外向前甩动下肢来迈步,即“画圈步态”。此时就应停止训练,免得强化异常运动模式,所以,单次训练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