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污染是指培养环境中侵入了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变异的异物。研究表明,较差的技术是引起污染的最重要原因,对新手来说,预防和避免污染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关键。细胞培养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污染。组织工程产品的制备涉及众多环节,体外培养时间长,需要维持种子细胞的连续性供应,劳动强度大,责任重,需要十分耐心和细心,出不得半点差错。因此,研制组织工程产品的实验室应常规建立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等的检测方法。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不洁的标本
皮肤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本身含有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如消毒、冲洗不彻底,就会造成细胞污染。皮肤标本的无菌化处理是组织工程皮肤、细胞培养的起始环节,因此,须彻底清洁皮肤标本,确保无微生物污染及内毒素污染。
二、空 气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操作室与外界隔离不严或消毒不充分下,很容易造成污染。另外,净化工作台使用过久,滤网未定期更换或长久不更换,滤气受尘埃堵塞,工作时不带口罩或外界气流过强,污染空气进入操作区,也会导致污染。因此,应定期清理擦拭冰箱、孵箱,定期检测层流的有效性。
三、清洗消毒
培养用物品、材料洗刷不净,培养用液和器材灭菌不彻底也会引入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尤其是有毒物质往往因清洗不到位、清洗不好或未能彻底清除,而使细胞生长状态不好,这种现象在初学者中较普遍。
四、操 作
来自操作者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器材和溶液使用前未曾检查有无污染、是否消毒灭菌并在有效期内、是否正在与其他操作者共用或混用;②操作者未洗手、未戴口罩和帽子、未穿隔离衣,使微生物从皮肤、头发、衣物和呼出气体中污染培养物;③培养瓶口未用乙醇擦拭和烧灼;④操作过程中,将吸管或无菌器具碰到了污染的物品,如手、瓶子外壁、操作台面等;⑤操作时大声说话、多次进出层流间等。
五、血 清
市售血清灭菌可能不彻底,存在潜在的病毒和支原体污染。每批血清使用前应取10ml在二氧化碳孵育1周或加入培养基中预培养细胞,观察有无问题。新配制的培养基最好先取少量液体培养几天,观察有无污染,确保无污染后方可使用。
六、培 养 箱
由于培养箱内的环境不是无菌环境,当用培养板和培养皿培养时,因盖子盖不严实,有可能造成微生物进入培养液内出现污染,甚至培养瓶盖子没拧好时也可出现。常见的是霉菌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