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一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一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炎症性肌病是由于肌肉纤维、纤维间和肌纤维内炎症细胞浸润,表现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的一组疾病。本节主要讲述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少数病例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少数病例可能伴发恶性肿瘤。1/3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及抗肌球蛋白抗体增高。长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应预防其副作用。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半数可基本痊愈。

炎症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ies)是由于肌肉纤维、纤维间和肌纤维内炎症细胞浸润,表现肌肉疼痛和肌无力的一组疾病。包括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包涵体肌炎。本节主要讲述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年龄不限,病情逐渐加重,几周或几月达高峰。病前可有低热或感冒史。

(1)肌肉无力:首发症状通常为四肢近端无力,常从盆带肌开始逐渐累及肩带肌肉,表现为上楼、起蹲困难、双臂不能高举、梳头困难等。颈肌无力出现抬头困难,咽喉肌无力表现为构音、吞咽困难,呼吸肌受累则出现胸闷、气短。常伴有关节、肌肉痛。

(2)皮肤损害:DM患者可见皮肤损害,皮疹多先于或与肌肉无力同时出现,少数患者皮疹在肌无力之后发生。典型的皮疹包括:眶周和上下眼睑水肿性淡紫色斑和Gottron征,后者指四肢关节伸面的水肿性红斑,其他皮肤损害还包括日光过敏性皮疹、面部蝶形红斑等。

(3)其他表现:消化道受累出现恶心、呕吐、痉挛性腹痛。心脏受累出现晕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受累出现蛋白尿和红细胞。少数病例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还有少数病例可能伴发恶性肿瘤。

2.辅助检查

(1)急性期周围血WBC增高,血沉增快,血清CK明显增高,可达正常的10倍以上。1/3患者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及抗肌球蛋白抗体增高。

(2)24h尿肌酸增高,这是肌炎活动期的一个指标。部分患者可有肌红蛋白尿。

(3)肌电图可见自发性纤颤电位和正向尖波。多相波增多,呈肌源性损害表现。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4)肌活检见肌纤维坏死,细胞核内移,空泡形成,肌纤维大小不等。

3.鉴别诊断 该病应注意与包涵体肌炎鉴别,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病,对40岁以上患者应除外合并恶性肿瘤。

(二)治疗方法

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体疗以保持肌肉功能和避免挛缩,注意防止肺炎等并发症。

1.皮质类固醇激素 为多发性肌炎之首选药物。常用方法为:泼尼松1~1.5mg/(kg·d),最大剂量100mg/d。临床症状改善,CK下降接近正常,逐渐慢慢减量,一般每2周减5mg,至30mg/d时改为每4~8周减2.5~5mg,最后达到维持量10~ 20mg/d,维持1~2年。应特别注意:激素量不足时肌炎症状不易控制,减量太快则症状易波动。急性或重症患者可首选大剂量甲泼尼龙1 000mg静滴,1次/d,连用3~5d,然后逐步减量。长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应预防其副作用。

2.免疫抑制药 当激素治疗不满意时加用。首选甲氨蝶呤,其次为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霉素A,用药期间注意白细胞减少和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

3.免疫球蛋白 急性期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效果较好。免疫球蛋白1g/(kg·d),静滴连续2d;或0.4g/(kg·d)静脉滴注,每月连续5d,4个月为1个疗程,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晕,但能自行缓解。

4.其他 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和理疗。重症者应预防关节挛缩及废用性肌萎缩。

(三)预后

儿童预后较好。多发性肌炎患者中半数可基本痊愈。伴肿瘤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有明显的肺、心、胃肠受累者预后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