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原发性胰岛素抵抗的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等,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对于这些疾病的胰岛素抵抗,主要包括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等,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
(一)基础治疗
最主要的是控制体重。因为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减轻体重主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运动可以明显提高骨骼肌等胰岛素外周靶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此外戒烟酒、不经常熬夜,定期随访检查等也非常重要。参考第7章糖尿病的基本治疗等章节。
(二)药物治疗
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即胰岛素增敏剂(insulin sensitizer)。
广义来讲凡是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均为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的多种药物。狭义上特指的是噻唑烷二酮类。
1.噻唑烷二酮类 目前唯一肯定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且改善胰岛素抵抗是其改善糖耐量的主要机制的一类药物。包括罗格列酮、吡格列酮、曲格列酮、恩格列酮、环格列酮等。目前仅前二者在临床使用,商品名分别为文迪雅和亚汀。这类药物的特异性受体是过氧酶体增殖子激活物受体γ(PPARγ)。当与该种受体结合后,通过以下环节发挥作用:促进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前脂肪细胞转化成敏感的脂肪细胞,从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加强胰岛素信号转导(IRS-1、PI-3K、CΒ1相关蛋白);抑制脂肪细胞产生的胰岛素抵抗相关物质(TNF-α、PAI-1、抵抗素等);增强外周靶组织的GLUT-4表达。这类药物不仅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对于IGT、PCOS等疾病也有肯定的疗效。详见第8章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一章。
2.二甲双胍 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高血糖药物。正糖钳夹技术证实该药有肯定的增敏效果。主要作用途径包括: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肝脏输出;促进GLUT的转位,增加外周胰岛素靶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血细胞胰岛素受体;抑制PC-1表达,提高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PAI-1表达。除显著改善糖耐量外,还有降低高胰岛素血症、调脂、降压、抗血小板聚集和不增加体重的优点。有研究表明,二甲双胍要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剂量应该在1 500mg/d以上。该药对于IGT、肥胖、高尿酸血症等也有较好疗效。
3.调脂药 目前比较肯定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调脂药物是FFA释放抑制药,包括:
(1)烟酸及其衍生物:目前推荐乐脂平(阿西莫司,acipmox)。该药可显著降低血清FFA水平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不良反应较其他烟酸制剂要小。
(2)贝特类调脂药:研究表明,氯贝特可同时降低FFA和血糖,苯扎贝特可减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非洛贝特通过降低血清三酰甘油和FFA水平,并提高胰岛素效应。
(3)腺苷α1受体激动药:SDZWAG994可明显抑制脂肪分解,减少FFA释放。
4.抗高血压药物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中,通过正糖钳夹技术证明有肯定增敏效果的有ACEI类药物(以卡脱普利、雷米普利研究较多)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Ab),因此目前比较推崇。肯定能加重胰岛素抵抗的降压药有利尿药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这类药物可明显加重血脂紊乱和高尿酸血症,因此不推荐使用于胰岛素抵抗严重的患者。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可能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钙拮抗药的情况比较复杂。长效钙拮抗药可能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短效钙拮抗药因为可以引起血压突然升降,导致交感神经反射性兴奋,有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参考第13章中糖尿病与高血压病一节。
5.减肥药 目前批准使用的减肥药只有两类。①食欲抑制剂: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目前批准使用的只有西布曲明(sibutramin),该药主要是通过抑制5-HT的再摄取,提高大脑局部5-HT的浓度。由于5-HT是食欲抑制剂,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后外侧核的饱腹中枢,使患者产生明显饱腹感而减少食物摄入。②胃肠脂肪酶抑制剂:如奥利司他(商品名赛尼可),该药通过对胃肠脂肪酶的抑制以减少30%的食物脂肪吸收来达到减肥目的。减肥药除减轻体重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缓解糖代谢紊乱,并有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6.胰岛素降解抑制药 包括氯喹和羟基氯喹。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移植催化胰岛素降解的关键酶——胰岛素酶或细胞外途径的胰岛素降解过程,以降低过快的靶细胞水平的胰岛素降解速度,以缓解因过快胰岛素降解所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国外文献报道,氯喹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减少胰岛素用量。
7.其他药物 有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还有:
(1)α糖苷酶抑制药,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可以明显降低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2)脂肪酸氧化抑制药,如肉碱脂酰转移酶1和2抑制药,通过抑制脂肪酸的氧化来减少糖异生。
(3)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如ΒRL26830A、CL316243等,可以减少食欲和促进脂肪分解从而减轻体重。
(4)微量元素:如铬、钒、硒等,可能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能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
(5)基因治疗:如突变INSR(ser323leu)单克隆抗体,可用于胰岛素受体突变引起的严重胰岛素抵抗。
8.中医中药 目前可能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1)黄连:能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有与二甲双胍类似的胰岛素增敏效果。
(2)黄芪:对致胰岛素抵抗物质TNF-α有拮抗作用。
(3)地黄:可能与其富含有类似胰岛素样的作用的微量元素硒有关。
(4)丹参:富含类黄酮类的丹参酮,有减少氧化应激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5)针灸:有报道显示针灸有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用量的作用。
(李晨钟 曹 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