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古代本草将其称为药物的偏性,以偏纠偏,所以熟悉药物的性能,掌握每位药的特点,对于正确使用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前人往往将药物的性状和性能相联系,并用药物的性状,即一般所说的形色、气味、质地、入药部位等解释药物作用的原理。随着认识的深入,前人也认识到两者的涵义、认识方法截然不同,不能混淆。
一、四 气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寒凉与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寒与凉、温与热仅是程度上的差异。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多用于热证,如黄连、石膏、金银花等;温热药具有温阳、散寒、救逆之功,多用于寒证,如附子、桂枝、干姜等。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仅有微温微凉的差异,基本上仍属四气的范畴。
熟练掌握药物的不同属性,就可以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用药原则,疗寒病以热药,疗热病以寒药。
二、五 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药物的味道与功效有密切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掌握药物的味道,对指导临床用药有着重要意义。现将五味作用分述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麻黄、桂枝之辛能发散风寒之邪;木香、香附之辛能行气除满;川芎、红花之辛能活血化瘀。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如人参、黄芪之甘能补气;熟地黄、枸杞之甘能补血滋肝肾;甘草、饴糖之甘能和中、缓急止痛。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诃子、乌梅之酸能涩肠止泻;金樱子之酸能涩精止带;五味子之酸能收敛止汗。
苦:有通泄、清泄、降泄、燥湿的作用。如大黄之苦能泻热通便;栀子之苦能清泻火热以除烦;苦杏仁之苦能降泄肺以平喘咳;黄连之苦能清热燥湿。
咸:有泻下、软坚的作用。如芒硝之咸能软坚通便;牡蛎之咸能软坚散结。
此外,还有一些无明显偏味的药物,称之为淡,能渗湿利水,常用于湿阻、小便不利、水肿等病证。如茯苓、薏苡仁利水渗湿,猪苓、泽泻利尿。
药物的气味是密切相关的,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反映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每味药物都具气和味,如桂枝辛温,大黄苦寒,生地黄甘寒等。药物的气味相同,则作用近似;气味不同,则作用不同。即使味同而气异,或气同而味异,作用也往往不同。如麻黄与薄荷,其味皆辛,但气一温一凉,故均用于发散解表,麻黄适于风寒表证,薄荷则适于风热表证;黄柏与生地黄,其气皆寒,但味一苦一甘,故黄柏用于湿热证,生地黄则用于热病阴伤证。此外,还有一药兼多味者,如五味子酸甘咸俱有。所以,药物气味的复杂性,决定了药物功效的多样性。临床应用中药时,必须既熟悉其共性,又掌握其个性,才能准确有效。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不同趋向。升是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是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是发散向外,趋向于表;沉是泄利向内,趋于向里。升、浮药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散、催吐等作用;沉降药都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止吐等作用。
对升降浮沉的认识,主要是由药物对于机体升降出入异常,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对于不同部位的疾病治疗趋向论定的。如升麻、柴胡能解在上在表之邪,举下陷之气,则为升浮;厚朴能治在下在里之病,导气机以下行,则为沉降。此外,药物的性味、质地的轻重、药用部分等,也与作用趋向有关。一般来说,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多升浮,如麻黄、桂枝、紫苏之类;味属酸苦咸,气属寒凉的药物大多沉降,如大黄、芒硝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如桑叶、薄荷、升麻之类;子实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偏于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赭石之类。但也有少数特殊之品不受此限,如诸花皆升,惟旋覆花独降;诸子皆降,惟苍耳子、蔓荆子独升。
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还可因炮制和配伍而起变化。酒炒者主升,醋炒者主收敛,姜汁炒者主散,盐炒者主下行。少数升浮药配伍在多数沉降药中,便随之下降;反之,少数沉降药随着多数升浮药而上升。掌握好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才能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势恰当地选用药物。
四、归 经
归经,是药物对于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治疗作用。在于指明药物在机体中的作用部位和范围。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脏腑、经络都是机体的机能单位和构成部分,也是疾病发生和传变的场所。如心经有病,每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脾经有病每见纳差、腹胀、腹泻等症;肺经有病,每见咳嗽、气喘等症。归经理论把药物的具体疗效与脏腑、经络的病证结合起来,用以说明某些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主要作用。如朱砂、茯神,能宁心安神,归入心经;党参、白术,能健脾补中,归入脾经;桔梗、杏仁,能止咳平喘,归入肺经等。
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同时也说明它是从药物的疗效中总结出来的。掌握药物的归经,对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为辨证选药提供依据,又可以为随证加减用药指出方向。
五、有毒与无毒
关于“毒”的概念,在医籍中常指药物偏性而言,所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其中“毒药”一词,就是药物的总称。现代对毒性的认识,是指药物的毒害作用,应用不当,即可导致中毒或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毒性的有无是相对的,毒性的强弱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毒的药物,通过严格的加工炮制,适当的配伍,以及剂型的选择,用量的控制,可以减轻或消除其毒性。相反,无毒的药物,如果用不得法,超量久服,亦可以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人参、知母等皆有产生中毒反应的报道。因此说没有绝对无毒的药物,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古人以“毒药”作为药物的总称,是有一定道理的。
掌握药物的有毒无毒,以及毒性的大小,可以帮助理解药物作用的峻猛与缓和,从而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确定相应的剂量。并根据其毒性的性质,分别采用炮制、配伍、用法等措施来减轻或消除其毒性,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