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多尿:由于体内血糖过高,超过了肾糖阈值,是肾脏原尿含糖量增高,大量的葡萄糖从肾脏排出。由于原尿的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回吸收能力降低,致使终末尿中糖的含量增加,形成高渗性利尿。排糖越大,尿量就越大,每昼夜尿量可达2~3L以上。多饮:一方面血糖升高,出现多尿,水分大量丢失,故病人出现口渴,多饮。另一方面,由于血糖升高,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下丘脑渴感中枢引起口渴促使多饮。多食:由于胰岛素缺乏,血糖不能被细胞利用,通过尿液排出,机体处于热能缺乏状态,产生饥饿感。同时血糖过高,又刺激胰岛素分泌,引起食欲亢进。消瘦: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引起体重下降,严重者出现明显消瘦。加之血糖过高,渗透性利尿过多,机体脱水,体重减轻。如果为幼儿糖尿病,还会影响人体的正常发育,造成身体瘦小,形成糖尿病性侏儒症。还有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胰岛素血症,体内合成代谢增多,身体不但不消瘦,而且肥胖起来,形成临床上的肥胖体形。直到患者胰岛素相对供应不足加重,血糖明显升高,症状明显出现时,体重才会减轻和消瘦。
临床上1型糖尿病发病急、常突然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明显。有明显的低胰岛素血症和高胰高糖素血症,临床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合并各种急慢性感染。部分病人血糖波动大,经常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治疗较困难,即过去所谓的脆性糖尿病。不少患者可突然出现症状缓解,部分病人也恢复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不需要和仅需要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缓解期可维持数月至2年。强化治疗可以促进缓解。复发后仍需胰岛素治疗。
早期2型糖尿病病人没有症状,多于健康检查,普查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资助在中国东北大庆地区普查及3年后复查资料,约80%糖尿病病人在普查前未被发现和处理,据日本统计约有25%新诊断的糖尿病病人已有肾脏功能改变,提示已非早期病例。由于肾糖阈值升高,以致血糖很高但尿糖还是阴性,三多症状不明显,多尿和多饮较轻,没有显著的多食,但经常感到疲倦、乏力、皮肤瘙痒、手足经常感到麻木和刺痛、经常或反复地发生感染、极易出现饥饿、恶心、呕吐等。患者多以慢性并发症而就诊,如视力下降、失明、心前区痛、心力衰竭、肾衰竭等,更多的病人是在健康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中被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