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又称为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或中风及脑卒中。目前对脑血管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综合研究匮乏。脑血管病的治疗仅限于生物医学的治疗,很少对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更缺乏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心理卫生和行为方式的指导。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熟悉和掌握脑血管病病人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一)心理、社会因素对脑血管病的影响
1.情绪与脑血管病 负性情绪(不良情绪)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已成事实,大笑、狂喜亦可导致卒中的发生,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喜中风的记载。根据现代心理、生理的观点,情绪活动强度过度,或持续过久,便可导致神经活动功能的失调。对器官的功能产生不利的,甚至有害的影响。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及它们的危象,均与情绪应激反应有关。由于老年人大脑衰退,甚至丘脑下部功能失调,对情绪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定性。尤其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往往由明显的情绪因素应激而诱发。如突如其来的愤怒、惊恐、狂喜、兴奋、焦虑等情绪。1989年俞氏报告脑血管病病人有情绪变化因素占67.5%,无情绪变化因素占21.5%,不详占11%。其中脑出血占74.4%,脑血栓形成占68.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占66.6%,蛛网膜下腔出血占62.5%,脑栓塞占56.3%。有情绪变化的脑血管病病人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明显高于非情绪变化的脑血管病病人,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这样就进一步说明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确实与生物学改变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心理和行为的异常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2.紧张性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病 根据脑梗死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从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SLERS)调查结果说明受试者1年内生活事件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计算SLERS总分值越高),心理紧张强度越大,就容易发生脑血管病,如宿氏(1994)对脑梗死69例,健康者110例分别进行SLERS调查,其结果脑梗死组SLERS总分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显著差异。这就说明紧张性生活事件频度和强度叠加就会造成心理上高度紧张,如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上自我调试,又得不到良好的社会支持,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上生理上的过强应激反应,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3.不良生活方式与脑血管病 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指长期大量吸烟和饮酒、不进行体育锻炼。业余生活单调的生活习惯。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资料已肯定饮酒时间长(>10年),每日饮酒>150g者血压明显升高,尤其舒张压升高更显著,饮酒者在近3年发生卒中的几率几乎是不饮酒者的1倍以上。除此,缺乏体育锻炼,不爱运动,业余爱好单调(玩麻将等)、喜咸食、长期便秘等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均产生不良影响。不良心理状态可能直接影响病人的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又可能强化不良的心理状态,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结果,必然增加脑血管病的危险。由此看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干预不应只是生物医学的(高血压控制),还要有心理卫生和行为方式的指导。弱化精神质,最大限度降低心理紧张度,密切亲友邻里之间的关系,减少烟酒摄入量,提倡身体锻炼经常化,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等,使心理和身体自动调节平衡处于良好功能状态,从而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4.人格特征与脑血管病1935年Dunbar提出某些疾病与性格特点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理论。其后Friedman等提出A型行为模式,认为A型人格与冠心病、高血压有相关性。我国许多学者对脑血管病人格类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脑血管病病人中,A型人格占优势。韩氏报告,A型人格的脑血管病病人是健康人的2.4倍,是B型人格17.6倍。有的学者采用龚氏修定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查和分析脑血管病病人的人格特征。发现脑血管病病人N分明显增高(情绪稳定性),即情绪倾向不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的人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二)脑血管病病人的心理反应
急性脑血管病有猝然卒中的发作,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再发率高,恢复期长的特点,因此极易产生特殊的心理压力,可表现为恐惧、焦虑、易怒、猜疑、悲观、忧郁和社会隔离感等心理变化。即使疾病稳定,病人看到瘫痪的肢体和言语障碍、生活不能自理,需人照顾,就会产生无价值感和孤独感,错误认为老年人患卒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活着痛苦,又连累家人,不如死了好,在治疗上采取抗拒态度,对生活无兴趣、厌燥、抑郁、缄默,不吃不喝、悲观厌世。有的病人情感变得幼稚脆弱,因小事哭泣、伤感等。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影响疾病的康复,严重者可引起脑血管病的再发。因此,我们不能只偏重于瘫痪等体征的治疗,还要掌握卒中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心病需要心药医的原则进行心理治疗。表8-3列出卒中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表8-3 卒中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续 表)
(三)脑血管病后的精神障碍
1.抑郁症 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50%脑血管病病人和30%门诊病人患有抑郁症(Starkstein等,1988)。其原因可能有:①对脑血管病产生心理反应;②卒中诱发内源性抑郁;③卒中脑损伤的直接作用。任何脑损伤都存在着一个受神经生物学和心理因素联合影响的长期适应问题,卒中后有可能引起抑郁。如体能缺陷导致活动受限,对恢复前景悲观失望,迫不得已的依赖性及无能为力的处境。病人面临职业和地位的丧失、经济来源无保障,无用感和自理能力永久丧失,产生抑郁反应。卒中后6个月至2年之间是抑郁发生的高峰期。卒中后抑郁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前人格特点,如病前有强烈依赖性的人和既往应激时发生过焦虑和抑郁者,发生抑郁机会就多,此外抑郁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和病人与家人之间的关系有关。病人在相对孤立无援的状况下更易发生抑郁。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脑损伤时直接作用有关。梗死部位与抑郁发生也有一定关系。如左半球卒中比右半球或脑干卒中更易发生抑郁。左半球邻近额极的损害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近来有人还发现卒中后抑郁病人在6个月内未恢复者多为皮质性损害,而自发恢复者多系皮质下或脑后部卒中。丘脑下部功能失调可能是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基础。丘脑发病的脑血管病病人易产生情绪不稳定导致卒中后抑郁症,可表现焦虑、妄想、易激惹、言语减少、动作减少,体重减轻,头痛头晕、疑病等。其妄想多为被害、疑病、罪恶、贫穷,被偷妄想,内容多不荒谬,与现实有联系,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卒中后抑郁症往往不被重视。
2.脑血管病后认知功能障碍 智力损害或大脑皮质、其他高级功能缺损是卒中后较严重的后遗症。尽管这些临床表现不如偏瘫等躯体功能障碍那样立竿见影或引人注目,但却明显延迟和严重妨碍病人的康复。Adams和Hurwitz发现卒中后处于残疾状态病人中,偏瘫本身是极少致残的原因,更多的病人都是因为认识障碍而致长期卧床或生活能力丧失。卒中早期可以发现局限性认知损害,包括失语、各种形式的失用及体象障碍等。各种言语障碍都会影响病人的健康。其中尤以理解能力丧失,老年视觉听力功能减退带来的困难更大,肢体瘫痪恢复后各种失用症可持续存在,其中步态失用(不会步行)严重影响生活能力自理的恢复。总之,一般而言,诸如失语、视觉空间失认,体象障碍这类局限性认知损害,比偏瘫等躯体残疾的恢复所需时间要长些,相反认识功能正常,自我健康感觉良好,自我调试心理压力有利于脑血管病的恢复。
3.脑血管病后人格改变 脑血管病所致人格改变临床上较为常见,是脑损害所致。因此,有时即使卒中的局灶性后遗症好转,人格改变仍可逐渐发展,常是进行性痴呆早期表现。Slater曾报道一名病人在一次短暂而轻微卒中后,逐渐出现易激惹,难相处、焦虑不安及情感淡漠等人格改变,但实际上更常见的情况是病人处于边缘状态的人格衰退。这样病人对任何不同于其习以为常方式的事物均不能适应。小的改变亦使产生焦虑、烦躁或抑郁。病人还有意地避免新的经历,使自己固于一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当病人面临一项任务或社会要求时,有可能发生挫折反应,如让病人努力做什么事情,病人可能会发怒,骂人或拒不合作,但若让其无所事事,病人可能和蔼可亲,彬彬有礼。后期情绪状态明显异常。情感反应迟钝或平淡,明显易激惹,情绪反应刻板且缺乏灵活性。病人对和他人动容事情无动于衷,但自身安宁受到威胁时,便会出现相当强烈和持久的情绪反应。这类人格改变在记忆衰退和思维贫乏出现之前可能明显地持续一段时间,既影响病人的健康,又给其亲属构成沉重负担,最后可导致痴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