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是三阴的半表里的阴证。它也要和三阳之半表里的少阳证相对来对比着看。少阳有个典型的外证——寒热往来;厥阴相对的呢,就有个里面的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问题。还有一个书上没有提到的,是临床个人总结的,就是下窍,包括大小便,也归厥阴管辖的。这个是个人经验,以后讲金匮的时候有用,先作为了解。少阳管上窍,厥阴管下窍。这是个概括的,不是完全绝对的,它可以相互有影响的。以后讲这个问题。
还有,半表里,无论阴还是阳,它的定位呢,主要一个方面就是体腔与内脏之间的这个部位。症状表现就是阴证的虚寒带热和阳证的实热带寒。以后讲金匮的时候就有个“痞证”,泻心汤嘛,其实就是厥阴病。
太阴病,里面虚寒的厉害,水饮也盛,少阴病呢,水饮稍弱,有心热,但下焦、中焦的虚寒还是胜过上焦的那个热。而厥阴呢,是上面的热强一些,中焦和下焦的水饮虚寒类似于占一半稍多的力量。因此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这个症状就出现了。
为什么消渴呢?虚寒水饮,不能化津液,水饮还不足以湮灭上焦这个火,这个火就要炎上得厉害,心里热,口干渴,要多喝水自救,喝水还不化气,就随着小便排出去。基本是饮一溲一的肾气丸证。“气上撞心”,是水饮逐渐增加,要犯上,不服气啊,所以往上顶冲,严重就要像太阴病,吐了。“心中疼热”,寒邪上犯,上面还有这个降不下去的强一些的火,就要交战,就要热呼呼火辣辣地疼热了。这其实已经说明是个寒热错杂的痞证了。一会讲完,你们看看泻心汤和乌梅丸的对比就知道了。“饥而不欲食”,记得前面讲过,就是中焦水饮有寒,寒热错杂,寒饮不十分厉害,但是不能化食了,知道饿,不想吃,吃了更增加胃气的负担,只能饮水自救,因为水毕竟还能够尿出去,食物可就不像水,它难以被虚弱的中焦消化。“食则吐蛔”。本不想吃,强吃,好了,更给胃气增加负担,就是更弱了。这一来不要紧,这个下焦的寒水可得到机会了,顺利地就犯上来了,就要上冲,要吐。书上说“吐蛔虫”,这个不确切。有蛔虫他能吐虫子,没有蛔虫你怎么让他吐出虫子来呢?呵呵。吐蛔虫啊,是蛔虫也怕寒,寒气上冲,蛔虫就要往上跑。它是这个意思。这个食则吐蛔要这样来理解。因为寒饮上冲,所以要逆而吐。如果内有蛔虫,就会随着吐出来。伤寒这本书,它总喜欢省略一些过程,直接说能够有涵盖性、代表性的东西。虫子怕寒,不但虫子,大多有生命的东西都怕寒。吐蛔虫,能够说明寒气水饮上逆的问题,又能把特殊的因为这个上逆还有蛔虫的问题给带过,这不是很好的一语双关嘛,书上是不愿意废话而已。
学生:重点只是想阐明食则吐?与少阳的心烦喜呕有什么不同?
少阳是邪入三阳的半表里,进不去,出不来,就在中间徘徊搅闹,里面没有虚寒和严重水饮。在心口这个少阳部位堵着,胃气要把它上清出去,上焦阳气因为降不下来,就火气炎上,所以心烦喜呕。这个分别是很容易的,多看看前面五经的讲解,再对比一下,就都清楚了。
“下之利不止。”这是最后一句。凡事三阴病,都有虚寒水饮的共性。这个虚寒大概主要是指胃气说的。寒多水饮多就要下利,并且是自利。身体有个自我保护机制。自利是什么呢?没有里急后重,就是腹泻。一个是它要把湿排出去,另一个就是不排不行,太多了,控制不住。
这三阴病的虚寒,千万不能用泻药,一泻伤了胃气,不可收拾了。轻的可以很稀,重了就是清谷,再重就是水或者是浑黑的水。这二便呢,有发黄的颜色就是还有火,没绝啊。要是清、黑了,就坏了。
这条最后这句,说的就是不要给泻药。张子和要是见到这个病,肯定要给吃控涎丹,那就出问题了。伤了胃气了,这个元气丢失,就不能约束下焦了,要自利不止了,不但遍数多,这个胃气也要随着往出跑,会虚脱,会拉死人的。不但这个厥阴是这样,三阴都是这个病理,都要注意的。
厥阴的这个消渴呢,有些人愿意乱联系,说什么糖尿病什么的,那不对的。糖尿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中,有这个过程,但绝不能就认为消渴就是厥阴病。这个认识很成问题啊,都是牵强解释,浅尝辄止的治学陋习!尿崩症多数可以这样用厥阴病解释的。《金匮》的肾气丸证、泻心汤证都属于厥阴范畴。
六经时相,是古人的最早的时间概念。比十二时辰早。书上说某病某时欲解,是说的自然而解的情况的。就是说,身体好,病不重,不治疗的情况下,大概会在这个时段自解。并且是“欲”解。不是绝对的。绝对的,书上就会说“必解了”。你们不要被这句给搞糊涂,去无限发挥,那样就走偏了。
学生:胡老说是联系五运六气的说法没有什么意义的。
你们研究研究,看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临床根本用不到这个东西。如果这个东西真灵,中医这千年用药,就都会遵守这个时辰,会约定俗成的。
学生:道家的时间针灸。
五运六气是为了研究和预测疾病规律发展的,其理论在指导脏腑五行辨证上有用。而那个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文革后就都很少研究了。脏腑五行辨证,其实也不是高级完美的临床辨证学。大家要想对这个关系作个了解。以后讲到辅行诀时候,就都明白了。
过去就三本书:《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汤液在辅行诀没现世前,都不知道怎么个内容。你把伤寒去掉不看,就读《内经》和《神农本草》,你怎么去临床辨证用方呢?还有,你们看看,《神农本草》的药性,那么简练。再看看后世本草,什么归经,什么引药,整得一大堆,不容易理解掌握。还有那个十九病机,临床用起来,一个复杂病恨不得用上10条病机,自己有时都糊涂了。
中医的辨证用方,比西医都严格规律啊,这就是传统。西医见到阳性炎症,规律性都用青霉素,很统一。中医更是这样,遇到一个证,就有一个方,都这样严格统一的。
中医如果辨证方法不统一,各呈“意也”的乱出方子,怎么说的都有,是绝对不行的,就会被反对中医者钻了空子。中医这两个“派”,一定要搞清楚谁是基础理论,谁是临床辨证理论。
现在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把中医脏腑理论和西医解剖的脏腑概念相混淆,闹出不少笑话。这样继续下去,中医非灭亡不可。
学生:用六经,有人说的是要找到门牌号,要找到病的具体脏腑或者经络。
他们怎么不去研究西医?门牌号不是更清楚?被西医的脏腑观念搞迷糊了可不行。中医的西化现象还不够严重吗?况且,即使是伤寒的六经和经络脏腑有联系的话,那也只是足六经啊!手六经呢?是足六经的对化从化?运气的对化问题,是讲五行过与不及的,大家如果真正地懂得了运气七篇的内容,就不会这样概念不清了。
学生:所以我觉得西化应该是西医的任务而不是中医的。中医的任务是把西医中化。
古人因为没有现代的这些发达的研究工具,所以古人善于抓规律,是个宏观规律,细到那个地步就流散无穷了,就没有价值了,没有中医的特色了。西医到目前也没有把疾病的一般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给研究出来嘛。搞得迷失方向了,它要好好学学六经疾病规律分析。中医的六经辨证,完全可以把西医理论概括纳入而进行指导运用的,这就是结合嘛。天下没有两个真理啊。一个中医的宏观,一个西医的微观,宏观永远概括指导微观嘛。都问我怎么结合,就这样结合。我对这个东西是有深刻体会的。实际上,现在很多的人都在犯这个毛病,很可怕啊。犯了这个毛病,还怎么抓取疾病规律,还如何保持这个传统特色呢?还找门牌号,我看只能找到西医那里去!
学生:以胡老治哮喘为例,胡老见病实者常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我不知道张、冯两位老师从什么角度上出发,总以“方证相应”解释,单看胡老的医案觉得精彩得很,再看后面的注解就让人迷糊了。从病机上解释病并没有那么困难,肝主疏泄,上则为疏,下则为泄,哮喘者上疏过度,而不及下泻,是以病者肺气上逆而喘满不已,同时伴随口苦咽干,心烦气躁,胸胁脘腹胀满,甚者结于心下,而大便不通。此病不在太阴而在少阳也,是以用宣肃纳气之法,并不起效。而用大柴胡汤去实下气,用桂枝茯苓丸引入血分,自然气血双调,而诸证得息。此说有道理吗?
“肝主疏泄,上则为疏,下则为泄”?我没有找到这个理论的来源,不敢轻易评价。
这个慢性哮喘,我早年时候,去呼吸内科普查过100例患者。其中,70 %患者具有阳明里证,大便硬,有时黑便,腹胀,口干口苦口渴,舌红,舌下络脉粗黑,苔黄腻而厚,脉弦而滑实,尿黄赤,多少都有寒热往来现象。你们说说,这是什么病?用六经分析。
见个病,不搞清楚患者全部症状就分析,谁能明白呢?上面那个分析,没有给全症状,怎么分析得出来呢?
学生:少阳证。
少阳证肯定有了,还有呢?
学生:少阳阳明合病?大便硬。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说得对嘛。你见到这个合病或者并病,就用柴胡汤合承气汤,就没错!就是仲景的大柴胡汤而已!这就是方证运用,多么简单明了啊,怎么就难学难用呢?
这个哮喘,肯定呼吸精气不足,就是西医的乏氧嘛,舌下络脉瘀阻,中医就是血瘀啊,气不去生化血!桂枝茯苓丸这个方子,功能就是去血瘀的平和药,什么血瘀都可以用的。加这个方,效果不是更好嘛。你们看看,是不是很清晰了?
以后讲条文方证时候,就要这样来讲,所以很重要,你们要聚精会神,教你们怎么去分析运用了。你们以后发表病例分析言论,一定要注意这个。不能葫芦半片的,让人无法理解。一个病例,要症状全,之后围绕症状去六经辨证分析,引用伤寒条文,一个字都要细抠,才能让人读懂,才能服人的。不然,你就没学好伤寒,就不要乱出去说。
你把这个哮喘用五行辨一下看看,没完没了的,最后搞不好会整糊涂,甚至“意也”的创个化裁加减方子,不保证会有什么好疗效。保不准一个人一个说法。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东西,就是不去用,还自己创方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