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二

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二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太阳病,项背强,太阳中风有,太阳伤寒也有。合病就是两经或者以上的同时发病。这个太阳病,是伤寒证,恶寒无汗的。这条就是太阳伤寒合病阳明里不实有湿热这么个意思。葛根汤,一个解太阳伤寒表证,发汗。阳性的,有热嘛。太阴寒性自利,阳明的典型是大便干燥,津液伤到家了,要急下了。太阳伤寒里就说到喘了嘛,都是表证。

31.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这条,要和这条对比:14.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一个有汗,一个无汗。我们知道,太阳表证有汗的用桂枝汤,没汗的就要用麻黄发汗的。这也是桂枝汤和麻黄汤的章法。就是桂枝加葛根汤基础上,又加了个麻黄。前面我们说过,这个麻黄啊,它是个瞎子,它要有领路的。桂枝和它一起用,它发汗;用石膏,它止汗而泻在表的水;用半夏,就能降气解水饮上逆,等等。这个太阳病,项背强,太阳中风有,太阳伤寒也有。中风的,用桂枝加葛根汤,这个伤寒的就再加麻黄发汗,就这个治法。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山谷。

麻黄和葛根都不好溶解在水里,所以要先煎。要把上面的沫去掉,这个沫子,吃进去会心烦头晕得难受。有位伤寒专家说:“新采的麻黄,它的辛温燥烈之性比较强烈,所以要先煮去上沫,减少它辛温燥烈的副作用。”接触过中药的都知道,这个麻黄我也尝过,没有辛性。无论新采的,还是旧的,煮了都有沫子。讲伤寒要一丝不苟地讲实际才行。

学生:有说麻黄根是止汗的,说法对么?

有那个说法,我没用过。这个麻黄药性前几天讨论过,大家课后去看看,这里就不说了。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这条呢,先说说这个合病问题。伤寒书里提到过不少,就是合病,还有并病。合病就是两经或者以上的同时发病。并病呢,就是这经病未罢,又传了他经。合病并病,其实在治疗上是一样的;它提出这个分法,就是要我们明辨证,知病传,有预见而已。

阳明篇说,病有太阳阳明,脾约是也。要大便干燥的,要用麻仁丸。这个呢,是有个太阳表证,也有阳明的一些症状存在。这个阳明的证,外证是白虎汤证,要口渴、烦躁的。里证呢,就是腑实、大便硬。它这里呢,强调了一个“必自下利”,却是自下利,这个很难解啊。这个太阳病,是伤寒证,恶寒无汗的。这个阳明病,和它一起的,合病嘛,它要口渴,要烦,里证不实,不便硬,却自利。它这里是里实热还不够,是个湿热,蕴结久了就要便硬了。它无汗,就津液还没有伤,有汗了,也就要马上成为阳明里实了。别以为自利了就是太阴病了,它这里表现的都是阳性证,不然书上就不说太阳阳明合病了。这条就是太阳伤寒合病阳明里不实有湿热这么个意思。

治疗呢,就说,必须是太阳伤寒合并阳明里不实,必须是有湿热而自利的,就用葛根汤治疗。葛根汤,一个解太阳伤寒表证,发汗。这个葛根呢,清热生津止渴,止利。所以,我们看看这个方子就理解了,葛根防备发汗过度伤津液,也清阳明的这个热,使病从表解。书上就是这个意思。也提醒我们,阳明病不一定全是大便燥,也有特殊性,你们再参考一下葛根芩连汤就知道了。这里是书上的一个“埋伏”。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才行,要重点理解。我看,很多书都没有清晰地解释。

太阴那个自利,是寒性的。阳明如果有自利,肯定是热性的,肛门要灼热的,这个记住。这条的“必自下利”,这个“必”,是强调、必须的意思。不下利,就不要用葛根汤。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二两) 半夏(洗,半升)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这条,对着上边说的,它不下利,它呕,呕是什么,还是阳明胃家不和,也可以认为是胃气不和,它这个湿热上涌。加了个半夏。半夏有降逆止呕、和胃气的作用。它还有辛散湿邪的作用。

学生:老师,难道阳明没有虚寒证?

虚寒就是太阴了,这个要分清。阳明和太阴都主里这个病位,阳性的就是阳明,阴性的就是太阴,很清晰的。

学生:那后世说那种胃阴虚,胃寒,都是太阴?

是的,在六经上就是这样分。胃阴虚要看情况定。那个胃虚寒,在伤寒上就用理中类药,是太阴病。有很多所谓的阴虚证,要补气温阳化津液才行,滋阴药直接乱用会出问题的。时方派有个“甘温除热”就是指这点说的。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条,还要对比读。我说28条的有表证,答案在这里。这个脉促,还是那句话,是寸浮尺虚而不足的脉,不是李时珍脉诀的说法。人家书上说了,是桂枝汤的中风证,你给用下法了,让病人腹泻,误治了,这个人体质好,你用泄法,把病引入里面了,但是呢,他表邪没干净,是个误治的太阳阳明并病,往里面阳明转呢。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脉促啊。寸浮,有表了,尺不强,入里。这个促,也有急数的意思,是个阳性热性的。表证是存在了,还牵扯入了阳明。

前面说了,阳明是里实证,提纲都说明了。但是呢,这个问题是有区别的。看看太阳病提纲提到恶寒,没说恶风;阳明也一样,找重的症状说而已。阳明提纲说,是胃家实。又列举三阳的阳明证,它没有说明阳明的轻症;但是呢,书上说了三个承气汤。由里实的轻到重都讲了;惟独把外证的白虎汤证和调胃承气汤之间的细微症状没细讲。阳明有个烦证,只要入阳明,就有烦”!阳性的,有热嘛。太阴寒性自利,阳明的典型是大便干燥,津液伤到家了,要急下了。但是,它没有干燥的大便,就是这个有热还不干燥的阶段,是否为阳明呢?外证是白虎汤了,入里了,还不实呢,大便不干,没彻底形成重症的典型阳明病。这个问题啊,就是阳明的一个必有的病,书上可没说是个阳明湿热实证。我这么说,是不是啰嗦了?

五证当中有个烦证。这个烦啊,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以后讲到金匮时候就要引入这个“五证”概念了。六经和五证,是经方家的必备知识。这个烦,各经的病都可以导致,抓住主证就顺藤摸瓜,都可以圆满解决,都有方证的。烦是什么?是火不盛才有,火盛了,就要“燥”。

这条啊,就是有表证不解,还入了阳明,并病了,阳明还有胃气,有抵抗力,身体好,不好的就入太阴了,成虚寒了。它阳明火力还不足,还要抗病,就是不能干燥,要湿热。因为什么呢?你下了,把表邪的汗法不顾而泻下,里虚了,病也入里了,这个风邪入里,就是张扬啊,疏泄嘛,这时候,就要湿热下利,它上面呢,还有表邪存在。这个表邪,和肺有关,肺居于上焦表位。太阳伤寒里就说到喘了嘛,都是表证。一个入里的阳明湿热下利,一个表证不解,这个胃气啊,是站在中焦的。它有上焦引导就偏上,有下焦引导就偏下。这回是上外有不解的表邪,内又有湿热,有明显下焦症状,就主要表现在热性的上逆,和表邪并一起,同时还有湿热下利。它说,是桂枝汤证,有汗,阳明也出汗啊。中风的太阳病是个风邪,寒的太阳伤寒病就不出汗了。所以条文说明一句,是桂枝汤证。把风邪引入阳明,内里不实而疏泄,上面还有外表的风邪存在,湿热一个下泻,一个上蒸,要汗出,也要热上逆而气不降。

中焦有个习性,就是折中,或者上下一起来。太阴是吐和利,也有单纯的,但是同时的不少;阳明也一样,不过是一个寒性,一个热性的区别。中焦还有的就是,抑制下焦寒饮上逆,这个讲到三阴条文就知道了。这个症状,也是个六经的病的综合表现,很微妙,毕竟不是单纯的提纲病,讨论的症状太细了。就像桂枝二越婢一汤一样,很细致。也暗含了提纲没有提到的非本提纲强制定义的本提纲病。这个病,太阳中风不解,脉促了,尺还不足,还是阳明的湿热,没有虚寒,怎么办?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御览引云,主茎伤,大观本,无),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疽蚀,火疡。

葛根重在阳明的津液不足,止下利,还解表。这个黄连和黄芩,苦寒,燥这个阳明湿,还介乎白虎和承气之间,清这个热,也止这个热利。

这个喘啊,就是个胃的湿热上逆造成的肺不肃降,还有个表邪“风”来乱参与,无有相辅的主意了。相傅之官嘛,皇上脑袋热,他冷静,他也热了,就出事了。你们看看,这苦寒药是对阳明的湿热讲的。

如是太阴要用四逆啊,你用错了不行。别以为阳明没有自利证,我强调的就是这个阳明自利问题,不知道说清没有?阳明自利,起码要肛门灼热。不像三阴的那样是水样,或完谷不化。

少阴病有一条,是黄连阿胶汤。这条啊,胡希恕老先生没说清楚,冯说,是转入少阳了,所以烦啊。这又是个“烦”证。人家书上说了,少阳是心烦喜呕啊,书上说病人心烦不眠,没有说呕。津液不足,心脑失所养,故心烦不眠,这是少阴传了,身体好,传阳明了,不会死人了。这个热呢,又进一步了,伤了阳血,入了阴气了,就是这个阶段。再进一步,就是承气汤了。所以,就用黄连了,介乎其中嘛,又用了阿胶,入血来养滋啊。这个苦寒的黄连类,只要书上用了,大概都是阳明的这个微妙的过程对待。不要认为是少阴病。少阴就是体现在虚寒的表证。这个三阴病,总喜欢彼此夹杂,不好分辨的。用经络解释是清楚了,心肾问题,寒热水火了,标本中气了,不能全部六经都解释的。寒就是寒,热就是热,虚就是虚,实就是实,六经不许乱解。三阳就是实热,三阴就是虚寒,用这个概念去理解。没有章法的去读伤寒,就乱套了。用黄连类和四逆类方子对比。

医反下之,伤津液,伤了津液,就要入阳明,这是一个规则。胃气虚,还有水饮,就是湿热了,胃气旺,就是燥了。身体虚的,水饮多的,就入阴了。看体质虚实。虚的直接感冒就少阴了,不治就死,有的还转入太阴,拉肚子死的老人也不少。这条要多说几句,书上没强调阳明的湿热问题。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这条呢,是太阳伤寒的典型证。这条之前呢,都没提到单纯的麻黄汤的证,因为前面提的都是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以及误治的证。这个是太阳伤寒证,它有头痛,发热,恶风,无汗。提纲说,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35条也有这个现象的,不过是略过而已。这里还有一句就是恶风,没提恶寒,恶风恶寒是往往连带的,不过轻重而已。这里关键要注意的就是这个“无汗”,是和太阳中风的一个根本区别。寒为收引,闭塞皮毛,它无汗。风就不同,它有个偏热之象,主疏散的,会有汗,多伤津液的。寒呢,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身疼腰疼骨节疼,中风证其实也有,不过不像这样明显。它为什么要出现这种疼?寒邪啊,它伤了肌表,还有个问题,它喜欢往下跑,这一凉啊,津液是不会化的,一切水饮要凝滞,并且没入脏腑之里,就在肢体百骸上,这一寒,津液(卫气)就要抗出寒邪,还抗不出去,就要怕冷,卫气抗它,就要动用阳气的本性,以热除之,无汗发热恶寒或者恶风就出现了,其实临床常见的都是恶寒重的。它这一寒,这个肢体百骸(属于太阳表位)就凝滞不通,关节就要僵疼,腰疼,也是寒性下行的表现。太阳病,一个部位是表,皮肤肌肉腠理。一个是周身筋骨四肢都属于的,这个要记住,没错的,也是经验之谈啊。

最后,这个喘的问题。这个肺啊,是个表中之表。在上焦,也是上下之表啊。

学生:太阳病,一个部位是表,皮肤肌肉腠理。一个是周身筋骨四肢都属于的,筋骨算太阳病?

是的,凡是有外邪引起的都是。即使里阴的病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这个筋骨的毛病你不用汗法多数不能解决的,你看看那个中风历节,再看看类风湿,许多骨科病就会体悟的。这个是经验之谈,没错的。

这个寒邪束缚皮表,伤的是阳中之阳,脏腑的肺是上焦的表位。喜欢降下,是它的本性,它凉了行,寒了可不行,它也要就暖的,寒了它就不干活了,气不降了。教材说呢,肺是娇脏,喜宣发肃降,怕寒怕热。六经上不这么说,六经说,它上焦被寒收束,不通不降了。筋骨百骸呢,是相对于脏腑的表位,这一个寒,伤了阳影响水和津液的气化,就要停滞而痛疼,关节为津液溪谷,最能体现这个问题,要疼的。对于这个问题呢,用了麻黄汤。

麻黄配桂枝,发汗去寒,表邪去了,汗透畅了,也就不热了。又用了杏仁来利用一下麻黄的涌泻降气的作用,又可以降气止喘。这些药都是温药,去寒,温肺,降气(温上焦,也温百骸的寒)。加个甘草呢,要顾护一下中焦胃气,还要缓一下麻黄桂枝的强烈发汗性,怕伤了津液。

学生:杏仁70粒,大概30克。

这个方子药量很大,是要争取一付或者半付就解决,怕的是变生别的病,百病生于风寒嘛。《内经》说风最厉害,百病之始,这个寒其实也厉害,它直接伤阳,变化迅速,症状也重。书上意思是直接快速清除这个表寒,不让它继续肆虐而变生他病。这个方没有芍药,加芍药一收啊,就坏了,清不出去还要入里的。

麻黄汤和大承气是个对待关系:都是泻得厉害,一个泻表,一个泻里。麻黄呢,这个药就是个泻表的药。《伤寒》很注意表,见到表证就要急治,免得入里,避免引发百病。它对里证的阳证不太着急,反复观察是否可泻,怕伤了胃气。你看,这个方子,也是告诉你,微似汗,不让你大发汗的。大承气也是,你给吃个没完,非泻死不可。这个都是要注意,不要太过。大发汗,伤津液,就会不去病而变生别的病。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这条要和下面3条对比分析: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者,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方三。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病人不下利,也不呕,也没给用下药,就是太阳的伤寒合并阳明,喘而胸满。外有寒不能有汗,还有个阳明的实热证,或者是白虎汤证,或者是有便干的里实热了。这时候,你不考虑表邪,用个白虎汤可能不会出大问题,你给用下法,大承气汤,可麻烦了,阳明是泄了,表邪也内陷了。这条就是告诉我们,见到表和里同时存在的,就是以先解表为主。那个里证的实热阳证呢,它不会死人的,表解了再去治里不迟的,不要把表邪引入而变生不测,就复杂了。这个要分清太阳伤寒和中风的。只有太阳伤寒合并阳明的,才可以用麻黄。要抓住无汗和喘而胸满这个主要问题。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太阳病,一般以6~7日为自然痊愈周期。到了十多天,脉出现了浮细,还嗜卧。这个脉,是外邪解了,津液卫气也疲乏了的表现。脉细,是津液疲惫不足的表现,还浮,是正气虚,营卫还要自我进行协调之前的表现,不要认为还有表邪。还有表邪,就脉浮紧或者浮而微大或有力的。嗜卧也是身体抗邪以后的疲乏表现,一切疾病在邪气去掉后,都会这样的。另外,十多天了,也容易抗邪不利,这种情况表病就要内传了。太阳病十多天了,没有脉浮细而嗜卧者,而是胸满胁痛了,这是个信号,入了少阳了,就用小柴胡汤解决。小柴胡汤是少阳病的祖方。

学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小柴胡能理解,但是为什么是麻黄汤,不是桂枝汤呢?不是正气虚疲了?是要加大驱邪力度吗?

这句话要这样看: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太阳病,十日以去,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明白没有?你分三段理解不就明白了?一个是见到脉浮细而嗜卧者,是自己好了,要休息恢复正气;一个是出现少阳证了,用小柴胡;还有,就是还是不解,还在太阳,表位,就还按照太阳去治。

这个说用麻黄汤,因为从麻黄汤证开始,基本论的都是太阳伤寒的辨证和变证了。就是告诉你,这个是论太阳伤寒的,不是以前的论中风的桂枝证了。它还浮,是表还在。这个浮,应该是提纲的脉浮紧,它省略了。不然,不能用麻黄汤。

其实讲条文啊,就是要大家理解条文的语义,这样就都会吃透了。《伤寒》书,一辈子读不完。它贵人语简,能省略就省略,很要命的。它省一个字,后代就衍生出众多理论来。读伤寒的诀窍就是条文之间反复对比参考。你自己说不清自己,就是谬论无疑。你见到脉但浮者就用麻黄汤,非出问题不可。人家这一大段条文,从麻黄汤证开始的,下面那些什么青龙汤,都是围绕这个论的,这个条文编排是有用意的。

第一课内容很重要,不要认为简单就不细看,不学透理解不了伤寒条文的。学伤寒,先把内经的那些理论放下,以后会用的,学伤寒临床理论暂时用不到那些,不然就会糊涂了。

学生:中焦肝脾问题怎么论表里呢?

先不要研究这个,会打乱伤寒六经的思路。肝脾是里,胃是表,按阴阳去分。这个先不要研究了,不然就会走弯路。等伤寒都明白了再去研究。中焦肝脾问题,下焦肾与肠道膀胱问题。这个其实不该在这里讲,等讲完伤寒后,在后续课程里面贯通去讲。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人参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半夏(洗,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个方子是治疗少阳病的名方。少阳病的症候: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善太息,默默不欲饮食,寒热往来,舌苔薄白,脉弦。这个症候的病位就是中上焦这个部位,它的病机就是邪阻于这个部位,使上焦不通,津液不能输布,胃气不和。上焦的火不能下达,郁闷而炎上,中焦胃不和,有个水饮要上凌的问题,这个寒热夹杂,痞结不舒。这个病在“五证”上,也归入痞证范畴的。柴胡汤就是为这个病机设的。

学生:半夏1升=130克,半升=65克。

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柴胡这个药,有推陈出新的驱邪作用。这个推陈出新药,在《神农本草》里面有3味。柴胡是其中之一。柴胡有升而下之的作用。少用就是升,多用才能入上焦而下泻。

学生:有人说柴胡劫肝阴,是这样吗?

所谓苦寒伤阴的说法,实在是不确切,有臆断的嫌疑。苦寒坚阴是对的,但是如果用芒硝和大黄下之,就会伤津液,重了亡阳。下药即使伤津液也不是伤的哪个脏腑的津液,何况,柴胡下的作用不明显;更何况,即使说是伤肝的那个阴,谁没事大量柴胡用着没完呢?病去了就停药了,能怎么伤呢?现在有的书,就喜欢没有经过实践而乱臆测,然后论述出来,结果更添乱。柴胡是专解中上焦邪气阻滞的。

这个黄芩呢,是个清热的药,也偏于中上,对下焦也有清湿热的作用。它还有个作用,就是通血分的闭阻。古人怕气机被邪气阻滞久了,再有热来伤,会要伤血的,会出血或者血瘀的。

而这个半夏呢,辛温而燥,能降水饮,降气止呕吐,散结气,也是偏于中上焦的药,配合生姜,效果更好。半夏和黄芩是个反佐的配伍,能治疗痞结,辛苦除痞嘛。

这个半夏啊,要用旱半夏,还要生用,不然疗效不好。后人整出来个什么矾制半夏,你给涩了它的辛散,还能散结气了吗?现在用的半夏都是水半夏,就像葱一样,水葱和旱葱能一样吗?小品方就提到,半夏多用戟喉,不是明白地告诉人们,过去都是生用的吗?伤寒书对于毒药都有说明,为什么不说明半夏?那个半夏苦酒汤,不用生半夏去戟这个喉,能止咽痛?

它以柴胡大量为君,黄芩、半夏为臣。剩下的人参、甘草、姜、枣呢,就是和养胃气津液,使邪不入阳明之里。大概就是这么个方义。它对这个方子有个评价: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这个下焦的水蒸发上来,雾气腾腾的,它要遇到肺金的凉润而化甘露,然后在上焦布施普化周身的。你这个上焦和中焦这个部位都受阻了,这个化的气这么上来?津液这么化?怎么布施普化?问题就在这里。

临床无论什么病,无论气分还是血分的结滞,只要出现这个少阳病症候,用上这个方子就灵验。如果口燥而烦,热多于寒,舌苔燥而有欲化热的倾向,脉有要出现热的现象,就加石膏。如果下焦有血瘀的少阳病,就加下瘀血汤,下焦同时有寒,就再加个附子,等等。临床很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少阳病的很多很多啊,这个方子很常用,用对了就有效。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

大青龙汤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这一条,争论也不少,怎么解释的都有,乱套了。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这就是个太阳伤寒病,“中风”两个字怀疑错误,不然说不通的。你们不要以为是经典了,就不敢有疑问,经典由散失到搜集整理,能保证不出错误吗?包括《内经》都是后人搜集整理的。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对比这条不就明白了吗?何况它下面用了大青龙,麻黄汤加药。还有下一句: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这一句才说的是中风证,不能服大青龙。这条这样看就明白了:太阳病,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中风,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

有了太阳典型的伤寒了,还出现烦躁。烦躁是什么?是微火,火旺了就是燥了,说明啊,病要有向阳明传的迹象了。这个烦躁的出现,我们要马上首先考虑阳明,先排除它,然后再看到底是哪经的烦。既烦又躁,是阳明证多见。其他的经有烦,但是大概躁的不明显。这个时候,就要发汗解表,还要除这个欲入阳明的这个烦躁。书上用了大青龙,就是麻黄汤加大麻黄的量,又加了石膏清热解烦躁。你看,有里热了,还不出汗,这个表寒很厉害,不加大麻黄的量不行。

它告诉你,发汗要微似汗,表解了就行。不要大发汗,因为什么呢,它已经显出有里热了,怕津液损伤,你大发汗,表是解了,但是津液伤了,还要出现变证。“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汗多了,要出现亡阳了,“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是表虚了,里实了。里面津液不足,外面表虚,是个坏病了,要桂枝汤加黄连阿胶汤才行。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为中风。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这个好理解,太阳中风,你还大发汗,没有里热,你给用石膏,好了,伤了津液,亡阳了,里气也伤了,转里虚寒了。要出现厥逆、筋惕肉,这个是桂枝加附子一类的病了。

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

解决这个问题,参看这两条。

以前有一个病人,突然发热不解,就住院了,在医院住了1周,什么都没查出来,结果没办法,把我找去了。我看完脉,脉浮紧,尺脉啊,弦紧还细。热不高,但是无汗,微恶寒。舌红,苔白腻,中间微黄,大小便正常,有些口干渴。我问他,腰疼吗,他说疼得厉害,以前得过“腰突”。我说,你这按照西医说是腰部的炎症,是无菌性炎症啊。这个病就是太阳表证,是麻黄汤证。我给加个石膏,1付药,出院了。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方九。(用前第八方。)

这条,讲的也是很微妙。

“伤寒,脉浮缓,”浮紧才对啊,为什么浮缓?“身还不疼,但重,”就是全身沉重啊。我们知道那个肾着汤证,腰重如带五千钱,那是腰部有寒湿了。只有湿和寒饮蕴积在肢体体表,才有沉重表现。这条关键一句就是头两个字“伤寒”。它明确指出,这个病是太阳伤寒的一个微妙变化。大家知道,太阳病,包括风和寒证,它不解,要不就入少阳,要不就入阳明,或者体虚就入少阴的。

这条要说明什么呢?就是伤寒的这个寒邪在表是很重的,不是一般的重。它寒多要伤阳,水液不能气化了,不化津液了,蕴积到肌表了。这是寒导致的体表水液蕴积不化,水饮漂流,脉就不是单纯的浮紧了,水荡肌表,有个涣散的现象。这个缓,不是有胃气的那个缓脉,是有涣散而迟迟的意思,浮而脉幅要微粗涣散不太有力这么个表象。因为它不是单纯的寒了,它引起水液不化了,就要身重,它表不通了,身体还好,就有个里热不发的问题,这个热呢还不大,这个里热要外发,和水相见,要体现气化现象,就乍有轻时。这个脉要注意,重按不虚,有里实啊,里有微热。

“无少阴证者”,这句最重要。少阴是虚寒证象,脉也要微细而沉迟的,一用石膏,就要出事的。你不要见到这个无明显阳性证,还身重的就以为入阴了,那就坏了,它就是强调这个,要分辨清楚,不然就出事故了。它还是用大青龙来治疗。

这个大青龙汤,是麻黄汤重用麻黄加石膏的组方,也是暗含越婢汤的。越婢汤在金匮是治疗风水、水在太阳肌表的方子。同时,也注意到阳明的这个微热,用石膏清一下,散一下,使内外和调。石膏有凉散的作用,配在这里,一个是清里热,一个是牵制麻黄的汗的作用,发挥麻黄的泻的作用,把麻黄的药性引入水饮当中而发泄,很微妙的配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少阴证,也有一个脉。它有个表证,是个表阴证,脉也浮,浮的无力,很容易混淆。少阴有个麻附细辛汤,就是指的这个脉。分辨时候,还要注意的就是是否有四逆厥冷,脉沉取是否有力。有力而无厥逆,就不是少阴病。这也是我们临床要注意到的。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条你们课后也要对比一下28条,自己参悟一下。

这条说,太阳伤寒表证还在,也不像28条那样或下之。人家没给下过,这个人呢,是体虚,得了伤寒,病要向里传,伤了阳气,里面有虚寒水饮不化,结在心下这个胃的部位。外不解多有发热,中焦不治,水饮上凌就会出现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它结在心下,或许要噎塞不通,水不化津液,就要渴。水湿不化气,就会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水湿多也或者要下利自利。它在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个前提下,出现了许多或然证,不一定都出现,有1~2个就算了。这条也要和上条对比读的,上面那个是里热外水湿和伤寒,这个是里虚寒有水饮结在中上焦而有表寒。

学生:平时感冒出现的那个咳是肺上,上焦的水气吗?

不一定,要分伤寒和中风,是否有水气才行。太阳中风咳喘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这个证啊,书上说用小青龙汤。它用麻黄、桂枝配合,解表发汗去表寒,干姜温中化饮,半夏降逆平水饮,细辛温饮下气还解表寒,五味子也是个止咳的,去水饮导致的咳,它要配合甘温味药去饮的效果最好。甘草守中养胃,配合众药发挥整体作用。最有意思的就是这个芍药,寒而收敛,微酸,它配合甘草解痉挛,它也去饮,去实饮,泻实饮。芍药实际是微酸的,这个药实际尝尝就知道了,书上的记载是书上的。这个方子以热药温药为主,用芍药,一个是反佐作用,一个是泻实饮。这回它的利小便、去腹满的作用被发挥了。至于这个方子的后面的加减,都不要被误导,是后人加的。书上注解也有提到。后面的加减,你们看看,若渴者加天花粉,这个不对证的。其他的都琢磨一下就行了。

学生:我就尝过赤小豆,那真是一个苦,单味,时间熬长了就出来了。

是的。很多药的气味以后都会讲到的。这条的小便不利,少腹满,就是水饮实邪,用它正合适。

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一名小辛,生山谷。

学生:细辛的第一主治,就是咳逆。白芍就是酸寒的,吃一吃就知道了,本经说的是赤芍药。在唐以前,赤白芍药是混用。

是的。你说的对,过去不分的,都在一起的。理论上,赤芍入血,白芍入营。我临床都用白芍。

学生:老师,这里面五味子用半升我一直觉得量太大,有点不明白,请您给我讲讲。

五味子,用少了去饮邪的力量不大。水饮凌肺的咳,说明饮邪很盛。它酸不假,还有苦辛甘的属性,不要怕收敛。况且有辛甘温散药配合。

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生山谷。

学生:老师,那是不是见到水饮的咳嗽都可以辨证基础上加五味子?

必须的。一般要佐以辛甘药,比如半夏、甘草、细辛等。细辛的量也很重要,对上焦以下的部位和百节拘挛,不大量用不行。

学生:一般该用多少呢?

头痛可以5克。肺部的可以10~30克,风湿关节挛痛,可以用到50~60克。煎药时候不要把药壶盖上,要让它的挥发油都挥发出去,不然会死人的。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十一。

这一条,是接着上一条说的,特指一个问题,就是既有伤寒表证,又心下有水气,咳喘发热。但是,它不渴。这个不渴呢,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那种“口干不欲饮”的意思,是寒饮不化的一个临床多见的现象。寒饮不化也可以出现渴的,多喝水,喝多了吐的也有,像那个五苓散证似的。这里这条呢,重点的地方就在这个不渴上,要大家在这里有个认识,打个伏笔而已,为的是让我们识证细些。

寒饮到中焦,就已经很重了,到了凌犯上焦就更厉害。它饮在心下,可以渴,也可以不渴。40条说的内容里面有“或渴”,41条说的是不渴。水饮重的,就要渴,不重的就口干不渴。所以,这条是告诉大家,别看不渴,也是有水饮。给服了小青龙,见到渴了,说明水饮和外寒要解除了,气化要恢复正常了。就是说,它有外证,还有喘咳,不渴,也是小青龙汤证。这条就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水饮在下焦要出现小便问题,或利或不利,都在三阴病里面多,以后讲到就会细说。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这条,书上玩个猫腻,再次让我们要对书上字眼进行仔细推敲,也是原书的一个善意举例,是在教我们怎么样来读这个书。太阳病,没说中风和伤寒,只说是外证不解,到底是中风还是伤寒呢?它接着说了,脉浮弱者!它就是让我们分辨这个,脉浮在表,弱为不足,弱为津液不足,表虚啊。是寒就要脉紧,是表实。这样一分析就明白了,是个太阳中风,要小发汗,就是桂枝汤来治疗。有人解释说,这条是说有表证,还有里证,要先解表的意思,这是不对的,这条没有暗指有里证的意思。开头一句就是“太阳病”。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这条,你们还要和28条等系列“太阳病,下之……”条文来对比。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太阳病,要解表,你给用下法了,表证还在。下了之后,里气还没虚,这个气要上击。表证不解,气还不降,出现了微喘。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就是这个表证,必须是太阳中风的证才行。这条也是有个用意,放到这个位置是为了和小青龙汤证对比,它怕你辨证混淆了。这个微喘,是太阳中风误下造成的,可不是那个伤寒的心下有水气的喘咳,它是这么个意思,这个书给我们讲得很详细了。

它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汤解表,解太阳的中风,杏仁降肺气止咳定喘,厚朴温而降气降饮。

厚朴,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以前有人问我,厚朴怎么治疗中风(脑血管病)呢?我说,《神农本草》药性是针对经方理论来讲的。去读伤寒就知道了。为什么说厚朴降气降饮呢?注意这句“惊悸气”。这个惊悸、心下悸动不安等,十有八九是中焦不能控制下焦的水饮造成的。凡是温药,都有去饮的作用。这个苦呢,有向下清的力量。厚朴又是个火中的金药啊,理论上它还温肺降肺气。这个方子很好,用得也多,很有效。这个方子前面讲过了,大家找找,19条也是讲这个方证的。

44.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这条才是真正说明一个问题的。说明太阳中风证没好利索,病未解,还有表证呢,或者有个合并的里证,你要给用下法,以为表证不要紧,就不管了。书上说了,不可下也,下之为逆。你给下了,就要变证百端,或者亡阳了,或者传里面别的什么部位了,成坏病了,给治坏了,所以“下之为逆”。

这里就明确说明一个重要的治则:无论什么病,哪经的病,只要有表证在,就先解表,然后治里。这是个铁则。尤其这个下法,有表证绝不能下。这个情况在有阳明里证的时候多见,尤其注意。这个是对桂枝证的表证说的,可以先用桂枝解表,然后再用下法治里实。

那么,如果外伤寒,内有实呢,这个临床不是见不到,大青龙汤解表之伤寒,清里的热。如果人家外伤寒,内有大便实的阳明病呢?也要先解表,不妨就用麻黄汤先解表。这是个举一反三啊。

学生: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对,这条就是个例子。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这条说的还是桂枝汤证。你不按照桂枝汤的方法服药,没有微似汗,病不解。不好不要紧,估计这不是桂枝汤证了,就像认为28条没有表证了一样,你就给人家用了泻药了,泻了以后,还不好,脉还浮(运气好,没给治坏)。浮脉是有表证的,要重点问问人家是否有表证的症状。人家有表证,你给下了,还好,身体壮实,病没入里,没变化,还在表呢。“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病在表,要解表,不能下,下了不能解表,搞不好就成坏病。“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脉浮,病还在外呢,没入里呢,再给桂枝汤吧,按照方法去用,就会好,还不好,给扎扎风池吧,肯定好。

这个书时时讲护胃气、护津液,就是这个理。其实,下法也伤下焦真火,要谨慎用。仲景从来不提什么命门、元阳、相火等,只说是虚寒。为什么不说“阳虚”?他管这个叫阳虚的话,津液怎么称呼?他管津液叫阳啊。这个理论和《内经》的阴阳说法就是不同,能一样理解吗?《内经》的阴阳是个泛阴阳概念,伤寒的阴阳是直接的临床概念,把气血细分阴阳,它重的是气血营卫,之后是胃气,包含这个下焦的真火。三阴证的虚寒,就是时方派所说的阳虚、命门火衰,仲景称为虚寒。这个虚寒轻了,水饮不化;重了,就寒滞气血瘀阻。别以为时方派所谓的气滞没有寒,行气破气的药,有几个是寒性的?气滞和气郁是有区别的,气郁是不舒畅,可以化火,生气上火的意思。水饮大多都是由虚寒引起的。所以后人说,活血要理气,理气要活血,这就是营卫的关系。真正的气虚和血虚了不得,血没了,气断了,都危险了。这就是伤寒理论和内经泛理论的不同,乱解了就搞不懂伤寒了。医经家和经方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也是为什么讲伤寒时不让大家参和内经的原因。即使以后讲五行脏腑方证的时候,用到的内经里面的东西也只有大概五分之二而已。医经家,是道家的一脉,专论天人理论,没有脱离道家体系的。神农、伤寒才是真正医家一脉,专讲治病的。可惜,都把道家的东西奉为法典了。

学生:“伤寒的阴阳是直接的临床概念,把气血细分阴阳,它重的是气血营卫,之后是胃气,包含这个下焦的真火。”老师,这里的“胃气”,是不是属于气血营卫中的“气”?

这个胃气,是指身体一切气化生理正常的一个综合表现,狭义的也特指这个胃口,消化和食欲。医生方方不缺甘草,为什么?就是养这个胃气。你不吃不喝,几天就死。那个癌症,你给他把胃口调好,保证多活。营卫表里都有,用六经去辨一下就清楚了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了,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没变化,还要按照方法用麻黄汤去治疗。这个病一般到这个八九日,要不就好了,要不就传变了。但是没变化,还是单纯的太阳伤寒麻黄汤证,说明这个表寒很顽固,它内传传不进去,肯定是正气足,不接纳。但是正气要去排它、清它,还祛不掉,很顽固。就这样相持着。这时候,还要用麻黄汤发汗来治疗的。方证相应嘛,不要犹豫而乱加减。但是呢,用了麻黄汤,病微除,有了缓解了,还不好。就有个问题,就是汗没出来,即使出来些,也没出透。这时候,患者出现了一个现象: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这个现象有点意思,它的机理是:病了8~9天了,卫气津液始终聚在肌表和上焦,表寒之邪重,津液卫气聚集的也重,你再给用个麻黄汤,再给增兵,这个津液更向上面涌。这就是它说的“阳气重”的意思。这就必然出现头昏脑涨的,还迷糊,不敢睁眼,都涌到上焦,也烦闷。大家都知道,一些高血压,还有一些上火的,容易出现鼻子流血现象,就是这个津液聚集涌破的。

“衄乃解”,这个鼻腔血管黏膜是上焦最薄弱的,这样的聚涌,并且它坚持抗战8~9天了,也脆弱了。这个血一出,病也随着解除了。就像龋齿的牙髓炎,你给钻开减压就不疼了是一个道理。前文那个不解针风池,也是类似方法,给泻一下,引邪外出。张子和对这个更是有个形象的说法,他说,凡是针刺放血等,都是汗法。这个鼻子出血而病解,就是这么个特殊机理。用脏腑理论也可以说明的,不过没有这个更直接易懂。肺主皮毛,开窍于鼻。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条说的也是一个道理,患者自己通过鼻子流血解决了,医生省事了。这个病机,在46条这个特殊情况下,个人认为呢,你给用针扎扎风池,也不至于鼻衄的,就看你怎么活用了,非得是中风的桂枝证不解才可以扎风池吗?那样就学僵化了。

我看了一下胡希恕的解释,他把目暝引申到了治疗反应上了。药弗眩暝,厥疾弗瘳。其实这句话和46条没有直接联系。药弗眩暝,厥疾弗瘳这句话的含义和机理,你们看一下我写的那个治疗反应就明白了。下面几段条文讲起来有连带,很有意思的。

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第一段,“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这段说的是太阳阳明并病。因为太阳病发汗不得法,大汗了,病没彻,没彻底去掉,伤了津液,向阳明传了。又出现了里热了,不恶寒,内热蒸蒸微汗出这么个病。这时呢,如果还有太阳证的表证,比如头项痛,身痛等,即使有阳明里实,也不能用下法。下之为逆;表证存在,里热津液不足,你给下了,里虚了,又更伤了津液。这个表证的表邪就要再传,或者会出现亡阳,所以说,“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这个时候,怎么办?还是要先解表,可以小发汗,不伤津液而把表邪去掉。等表邪去掉,阳明证还在,就按阳明病的方法去随证治之。

第二段:“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这句是说,这个表邪不大,但是还没彻底清干净,残渣余孽被围困在头部面部,面部发红。可以用热熏法微汗解之。其实,这个也可以用麻桂各半或者麻二越婢一汤来解决,都是小剂量解除表的微邪。

第三段:“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这个比上面那个重些。发汗不彻,病不解,也可能出现面红,但是不能认为是就这么点邪气怫郁,简单汗解一下就行了。你给简单小汗一下,还是不解,当汗不汗嘛。它下言就说症状了,“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这个证,是个太阳伤寒的证。用小汗法不解,这个卫气津液上涌外发,还发不出,里面也有热象了,其人躁烦啊,在外卫气涌动驱邪,就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不知道到底哪里痛,找不着固定的疼痛部位。这个气上涌,就出现短气但坐,躺下气更上涌啊。这都是汗出不彻惹得内气激动奋发外越上涌,邪还不去的缘故,怎么办?还得汗之才能好。这个很符合大青龙汤的证的。

“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怎么才能说是“汗出不彻”的呢,从脉的涩象就知道了。这个脉涩啊,现在包括我们临床多年的都还在糊涂着。脉学上说,涩脉是津亏血少。那么,如果是这个脉,就不能用发汗法了。他这个证,应该是脉浮紧才对的啊,而出现了虚象的涩脉,不是脉证不符了吗?并且,这个涩脉在临床到底是什么表象?指下如何?

学生:如刀刮骨头那样?

说是如轻刀刮竹,往来不滑利。临床摸脉,真有这个现象吗?谁用手能摸出脉涩滞刮手不流利,也是很难吧?我没见过。这个条文说的证,也不是少阴病。这就奇怪了。临床见到这个证,脉是浮紧,略有迟象,微微有散象,就是这个脉象。不要理解成脉诀上面的那个涩脉,只要抓住浮紧象就行。那个连带的略微象就不必要考虑,毕竟有个表的正气不十分足,因为汗了还不解的原因。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脉浮数,有表证,要汗法才好。如果给用下法了,把胃气给伤了。正气不足,表邪不去,津液就停在体表,身重。胃气虚,下焦也虚,精气不能上奉养心,心悸。表有外邪和津液卫气互结停湿,内又被泻的胃气不足,不能正常生化气血。这时候不能发汗,发了就更伤津液。

“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这个是表实里虚。尺微,是伤了下焦正气了。要实其里,正气足了,津液就可以化生正常了,就会自己把表邪通过汗而去除的。

这一条,没有方子。作为一个作业,课后讨论。心悸就是心里慌,心跳不安。这个心悸,要和心下悸的那个水气凌心,胃中停水相鉴别。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脉浮紧,身痛,是个太阳伤寒,要用汗法。如果浮紧而迟,尺中还细,不能发汗。它强调一个尺中。尺脉是个整体脉。心率的跳动缓慢,不可能出现寸数尺迟的脉象,这样的脉我也没见到,不知谁见过。后面这句这样理解:假令浮紧而迟,尺中细者,不可发汗。不能发汗,因为荣气不足。荣气就是我们说的营气,血中的气。因为这个营血不足,发汗要伤津液卫气,伤了这个化源,病就要不但不解,还要传变的。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句话,就是考考读书者概念记清没有?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但是,必须是太阳伤寒的麻黄证才可以,桂枝证就不行了。书上就是要你在此分辨这个的意思。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这句也是,脉浮而数者。可发汗。桂枝汤证也脉浮而数,麻黄汤证也有浮紧而数的。桂枝汤可是有汗的,麻黄汤无汗,脉浮而数者。可发汗,用麻黄汤。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方十九。

病常自汗出,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营血没毛病,关键在于卫气不来和谐。营血在脉中,卫气在脉外。营为血中气,卫为气中血。卫就是津液。它卫气有点毛病了,大概是有点表邪干扰,不能安稳了,就不和营气正常的、全身心的交合生化。卫气有固摄防卫的作用,它要卫外驱邪,是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发汗解表驱邪。所以它不和谐,要驱邪,就要出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吃桂枝汤,帮助发汗解表,卫没负担了,就和营气去和谐了。和社会现象一个道理,解决了问题,也就和谐了。

54.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脏无他病”,可不是说肌表就没有小毛病。无论什么小原因引起的卫气不和而汗出,只要是发汗和了卫气就会好的。这里强调了一个定时发热自汗,治疗要先其时发汗和卫气,除微邪就会好。

这个毛病临床也不少啊。检查了一圈,没毛病啊,就是每天定时发热出汗,或者上午,或者下午,或者晚上,总是定着时间,比如,到了下午2点就准时发热汗出,出完就好。这个我见到不少,就是治不好,找西医,让吃谷维素,自主神经紊乱了,但就是解决不了。有的没招了,就去农村找大仙,又烧纸又拜佛的瞎折腾。这个病啊,脉象我见到的总体还是浮,也有偏弦的和浮虚的。总之,检查没毛病,自我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脉体现浮的,得了这个病,就先其时发汗。2点出汗,你1点就吃上,就会好。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这两条做对比,然后出个方子。条文凡是有证无方,有证无脉的,都要细琢磨。这都是仲景故意给留的考题,答案就在书里。还有,就是如何读《神农本草》的问题,这个本草书,就是方证的缩影。

49条是浮数而尺中脉微。是经过下的。50条是脉浮紧而尺中不足血少。没经过汗,也没经过下。这两条都有一个里虚,又都有表证,又都不可发汗。我提个方子,作为49条的参考:炙甘草汤。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意,汗、下、脉的不同。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方三十九。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学生:小建中汤在心悸的同时有一个烦,跟49条的心悸有区别。

胡老说可以用小建中或者新加汤,我总觉得不妥。49条是浮数而尺中脉微,是经过下的。这里有个表邪和里热伤阴的证象啊,下面是阴血不足了。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这个是表未解而里虚有热。这个心悸可是津血的问题,脉还数。

学生:太阳坏病,入阴之去路:表未解而里虚,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主之。表未解而里热,以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表未解而里寒,以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学生: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这里主要强调里虚伤了津液,所以又说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只要这个津液补起来了,再微微发发汗就可以了。补这个津液芍药是要药,直接就补。但下伤了胃气,津液也难化,所以要顾护胃气。考虑用人参。

学生:条文开头就讲脉浮数,强调是外邪。说明一开始到达体表的津液多,和邪气相争很历害,但突然被下了,伤了胃气,津液也不足了。失去了后勤保障,与邪气抗争就僵持不下。我们只要把后勤供应搞好了,就如条文所说。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是的。

学生:用桂枝新加汤和一碗热粥。表邪用桂枝和生姜。因为条文说自汗出而愈,说明表邪郁阻不严重,这个里热从条文当中看不出很严重。津液一复,诸症可除。因为条文只着重强调了一个津液。

这个心无所养的心悸怎么办?

学生:身重是表不解的缘故,充斥在体表的津液没有随汗解。不是水饮。

正气不足,表邪不去,津液就停在体表,身重。确实是营虚而津液停滞体表不化。找一下伤寒的可以养血还可以兼顾表证的方子看看,这样的方子大概我找到2个。

炙甘草汤:甘草(炙,四两) 生姜(切,三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去皮,三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去心,半升) 麻仁(半升) 大枣(擘,三十枚)

看看这个组合。

学生:桂枝去芍药加甘草二两,人参二两。少了芍药,多了养阴血药。

临床脉不结代而心动过速的,都很有效。

学生:有个疑问:这个方子的解表能力如何?

桂枝去芍药汤,可以解表吗?这个方子就暗含了。

学生:但是都已经加甘草2两,会不会有变化?

加甘草,是为了固养胃气,增津液,缓急,并且这个证要顾全表证,还不让汗。这里的桂枝和生姜就是顾全这个表证的。临床治疗心悸的,吃了不会发汗的。和它相对的一个去寒养血的是什么方呢?这个脉,不但身疼,大概还要四逆,当属少阴表证。但是还不让汗,怎么办?看看当归四逆吧,我倾向这个。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当归(三两,辛温) 桂枝(三两,辛热) 芍药(三两,酸寒) 细辛(三两,辛热) 大枣(二十五个,甘温) 通草(二两,甘平) 甘草(二两,炙,甘平)

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大观本,洗音癣),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

妇人漏下绝子,是伤了下焦血了。这里没用麻黄,不可发汗嘛。

通草,味辛平。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

身疼,血脉关节不利。这个脉是浮紧而迟,尺脉不足,应是尺中浮紧细。

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延年。

都是去寒的,还不发汗,可以对付这个表寒。而里面的寒而血少,可以当归、大枣解决。大枣,后世用来养血,当归也是。

学生:这个方子就体现一个“通”字。

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学生: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少津液。是不是就是养血了?

研究伤寒,过了方证的尖端(门坎)后,就是深析药症,才会跳出方证限制而活用方子。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这条也很简单,就是太阳伤寒证,你没给发汗,把鼻子的血管冲破了。人体自身的正气厉害啊,它自己去解,一切卫气的力量都用上了,去冲,还去不掉外邪,就这个样子。

学生:为什么只冲破鼻子的血管?

阳气(卫气)要把外邪向上和外去除,还去不掉,上面就是充血,尤其头部,七窍的血管最薄弱的就是鼻子。像高血压,常出现这个问题。这个外邪盛,不盛的话,只有不多的表邪,出血了就解了。他这条说,鼻子出血了,还没解透,怎么办?还是麻黄汤,再发汗,就解了。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这条也留个关子,要细分析。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这个要详细分析,你见到不大便,头痛有热,就承气汤下泻,那是不行的。首先,这条说的就是太阳病不解转了阳明病了,要具备阳明里实才可以。不大便六七天,不代表它里实了,要再分析症状。不大便六七天,是里实,就要肚子胀,用手按肚子硬而疼,不胀不疼,不可以用下法。还有,要不恶寒,要单纯发热、发烧,怕热才行。

这里它提了一个头痛症,太阳和少阳呢,都有头痛现象,阳明也有的,不要以为头痛就是太阳的专利。这个阳明头痛是个病的过程,重了不但头痛,还要精神出问题的。没热到这个程度,就是热气上冲,头脑不清,热攻的这么疼,是个真热的疼痛。这个头痛,一般都愿意用个冷手巾外敷的,喜欢凉的。这样呢,就头脑清醒,疼就减轻的。

它真出现这个上面说的里实的证,才可以用承气汤来治疗。但是,条文没说用什么承气汤,承气汤有3个呢,到底是哪个?这里书上又卖个关子,看看这个书,到处给卖关子,打埋伏,挺烦人。这3个承气汤,要如何用,在这里就考我们了,其实很简单,不敢确定是里实,就用调胃承气汤试验一下,是里实就只排气不便溏,就可以放心地用小承气或者大承气汤了。用小承气还是大承气,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可以先用小承气,不解决大问题,就用大承气汤。总之,是要告诉我们,下法要谨慎。

“其小便清(一云大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这一句,是接着上面说的。括号里面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都七八天不便了,还大便清(溏)?这不是胡说吗?凡是有实热的,小便都黄啊。如果不大便,还没有明显的腹胀肚子疼,小便还清淡不黄,这说明没有里热了。它这个前面说的头痛发热,就不是阳明的实热导致的,它肯定要具备有一些表证,比如恶寒、身痛等,仍在表嘛,这个条文目的就是要我们会分辨,虽然它没细说这些症状,就像前面几条一样,不说具体详细症状,就是要用麻黄汤是一个道理。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看一下这两个条文就知道用意了。它还是考你呢,看你细分析不?几天不大便,通过详细辨证知道不在里了,是有表证,就用汗法来解决就行了。这是教我们如何分辨表里。条文说的太含糊,容易不注意。书上就怕你粗心疏忽,所以它叙述的也含糊,呵呵,就是考你仔细不仔细。学医不仔细就害人。

“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这句也有意思,也是接着上面说的,上面那个没有里而有表要汗之,汗了而不解,他用发汗法了,不行,还头痛,卫气(津液)还是上聚啊,就要鼻子出血了,六七天了,这个鼻子血管可受不了了,它说用桂枝汤。前面讲过,邪不解要用麻黄汤,寒邪束表厉害,津液上涌也厉害,为了驱邪啊,所以要鼻子出血,还不解,就再用麻黄汤解表邪。这条呢,见到鼻出血用桂枝汤了,为什么呢?因为呀,你给发汗了,寒邪解了,但是还不彻底。这条是说,发汗还不解,还头痛,还鼻子出血,是津液还聚在上边,还有微邪不解,已经用了汗法,就不能再多汗了,怕伤津液的。剩下这点表邪,用桂枝汤微汗就解了。这条很烦人。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这条说的是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发汗了,看似解了,没过多久,又开始烦而不舒服,脉浮数,是表邪没彻底。这时候,不能再多发汗,用桂枝汤微发汗就解了,和上条的意思一样的。这里,我们就看出麻黄汤和桂枝汤的用法了,并不是绝对的有汗用桂枝,无汗用麻黄啊,它们都有汗的作用,要分清的一个是麻黄汤治疗表之伤寒,桂枝治疗中风。还有一个是,一个强汗,一个微汗,一个针对表实,一个针对表虚。用麻黄解了表实,但是不彻,还有点表邪,症状就属于桂枝汤证了,大概会有些汗的,就用桂枝汤解决,也为了不伤津液,量表之轻重缓急而灵活运用。这也是告诉我们,学的不要过于僵化。

58.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这条是说,无论什么病,你对证治疗,用发汗,若吐,若下等,阴阳和,就自愈。你用对证了,但是过了,有亡血、亡津液的嫌疑了,但是,人家患者身体好,恢复能力强,就会不治而自我恢复,临床这个情况多见。

59.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又泻下伤津液,又发汗伤津液,出现小便不利了,原因是津液不足了,身体自我保护,不多排尿了。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前提是对证治疗,但是用药太过,伤的不重,身体好,不用乱补,自己可以恢复。等津液恢复了,有正常的尿了,就恢复痊愈了。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你对证治疗的更过了,太伤津液了,就要转传三阴了,尤其是少阴。不对证就更不用提了。原因是,过汗而外表虚,卫气伤了,过下而伤了胃气津液,里面也不足了,一派虚寒了。这很危险的。入了少阴,是很容易死人的,尤其是心脏不好的老人。这个要注意。“必振寒、脉微细”这是少阴的脉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

干姜(一两) 附子(生用,去皮,切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火神派的卢崇汉在他的《扶阳讲记》里提到这个条文,他说这个条文说的是阳气虚,白天阳气盛,弱阳得到天地阳气的扶助,尚可以与阴气相争,所以就出现了昼日烦躁不得眠;到了夜晚阴气盛,阳气无力与阴气相争,所以夜而安静。不呕是无少阳证,不渴是无阳明证,就是说病人无三阳证。病人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必属于少阴证无疑。所以,这条很不容易解,尤其是夜晚安静,但是是否也不得眠呢?

学生:下之后,复发汗,胃气,津液皆伤。“昼日烦躁不得眠”,古人难道大白天睡觉?白天凭啥要眠呢?所以,我觉得,这个“昼日烦躁不得眠”是和“但欲寐”可以对着看的。

这条,说说个人见解,不代表真理的,你们可以没事琢磨琢磨。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下后,又发汗,大伤津液,病入了阴了,表证没有了。入阴就体现出真阳不足的虚寒问题。人的这个阳气,尤其是这个卫气的巡行,造成了这个昼夜的烦躁与安静的现象。这个内脏,没有阳气的温煦,就要不安,尤其这个心,藏神,为脏腑大主,内脏的阴寒不化而不安,就通过心神来表现出来。这个烦躁,可不是那种真正的热伤的烦躁,这个烦躁是火不足,紧急求援的那种烦躁体现。真阳不足了,面色、眼神、舌脉肯定都是阴性表现,就像癫证和狂证一样。一个是独处而自己自责,一个是要出去打人,看谁都来气。它的这个烦躁是偏阴性的寒性的烦躁,严重了都有恐惧不欲生的那个心烦不安。白天,这个卫气从里面出来,不能温内脏,这个现象就明显;晚上呢,卫气入阴了,即使不足也还能温一下,所以就安静许多。“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白天睡什么觉?午睡,人人都午睡?阳虚火不足,即使晚上去里面温了一下,毕竟还是不足化阴,就会出现“但欲寐”,也会睡不着的。上越要面似红妆,和缘缘正赤一样。所以,这句话个人以为,应该这样理解:昼日烦躁,夜而安静,不得眠。个人见解,你们可以参考。少阴有个条文提纲,脉微细,但欲寐。

学生:夜而安静,不会不得眠的吧?不得眠时候的感觉就是烦躁,那就无所谓“安静”了。夜而安静,不得眠。有点“但欲寐”,也睡不着的意思。

不安静的那个不得眠,是一会下地走走,一会从床这头折腾到那头,辗转烦躁不安。少阴的这个“但欲寐”,是虚寒衰弱,安静地卧在那里,想睡觉,迷迷糊糊,就是不能入睡。你把安静理解为绝对的安静不行,没有绝对的。人有了病,都会有不安的感觉,不能就说他不安静的。

“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句就都统一认识了,不呕,没入少阳;不渴,没入阳明。还没有太阳表证,只剩有脉沉微,身无大热。没有了一切阳证,就只有阴证考虑了。脉沉微,也是三阴的表象。身无大热,一个是告诉我们,有点热也不能认为是有三阳证了。一个还告诉我们,阳没有脱,火没有灭,要急救还来得及。这个病证,从脉、睡眠就指出,应该是少阴病无疑。怎么治呢?“干姜附子汤主之。”它没加甘草,为什么?这个要急温其里,用了甘草缓药性,不是耽误事吗?再发展一步就阳外越了,就要有个身热面红汗出如油了,能不急救吗?这两个药的剂量也比四逆汤大,附子生用,没告诉你炮制,还要一顿就吃完,别分温三服。附子生用,性急而猛啊。后人说,生附子续无根之命火,是有道理的。这是直接补火的方子。加了甘草,附子还炙用,就不同了,就是有慢慢加温化寒冰为水的味道了。

这条是个人理解的,你们也不要光听我的,也可能理解的不对。再说一条,这条更要琢磨研究,更难理解。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新加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书上面说了,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这两条表面看是一个问题,你再细琢磨琢磨,还是有不同啊。50条说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50条是浮紧而迟,再加上尺中的不足表现,大概是单独的沉或细,总之与关寸不一样,所以他强调了一下“尺迟”。不能发汗。62条是发汗而身疼痛,脉沉迟了。50条说下焦血不足,这条没说,脉也没单说“尺迟”,而是整体的说为沉迟。这两条根本就不能往一块去琢磨啊,病机不同啊。62条说的是发汗表邪不解,留下个主要的身痛现象。脉沉迟,没强调说“尺”,也没说微、弱等。这是学伤寒关键要紧的地方,掌握了这几条的对比分析思路,以后就能自己自学了。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脉的沉迟,在临床上就都是虚寒吗?

学生:不是的。水饮也有这个脉。

就是啊。有很多血脉不流畅的,也会出现啊。发汗了,伤津液了,病还在表,没入阴,只是在体表的营卫之间的问题。津液的这个卫阳不化血,血无津液来化,要不足,卫气不足还不去温煦血,要出什么问题?这个血管就撑不起来,就要有沉象,流通不利,就要见迟象。书上没说虚或者紧,如果说了,就另当别论了。你们去参考一下《金匮》的“血痹虚劳篇”的血痹就会明白了。

桂枝汤加人参,当然是为了补津液了。关键在芍药上,他用了4两。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里有虚寒,是不能用芍药的,证明这个病,里面没有虚寒。加大芍药用量,是利用它的去血痹,使血管血液流通。又加大了生姜剂量。生姜和干姜是一个药,神农说:“生用尤良”。它有干姜的作用,有润性,不伤津液,还有温通解表的作用。干姜是偏于温里,有燥性。人参不补下焦的血分的,它是补胃的津液的,这个要搞清。所以都说这个汤可以针对50条,我认为是不对的,这个方子就是针对体表血管里面这个卫气津液不足,血无温化而留痹的。

把《伤寒》和《金匮》分开看,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小建中汤的虚劳里急有热,就是加大芍药为6两而止腹痛,去血痹里实的。你把这个芍药搞清,也就搞清28条了。那个大黄芍药汤,也是用它通血止痛的。没有里实的,书上就告诫不能用。芍药解热,通血中之气。那些痉挛,外急里急的,大概都是血中气不通造成的痉挛疼痛,它没有补的作用,就是一个通破,还不伤血。真正补血,都是要温阳补津液,用气中的血去化补。

你们看看临床,西医说的那些贫血病人,哪个不是体现为中医的气虚的?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这个病,很特殊,也常见。

学生:这个方子,治疗一般类型的小儿肺炎初期,支气管炎不错。

要有水湿才行啊。

学生:不可更用桂枝汤,说明这个麻杏石甘汤有些与桂枝汤类似的临床表现,除了无大热(应该是微热,或者热不甚),咳喘,还有汗出。这应该和桂枝汤很相似。为何说“不可”?原因在于表证已除,里热已生。如果是表证未除,里热已生,何不仿效小青龙加石膏汤,使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石膏。更何况,麻黄也不是只有解表作用,《神农本草》: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可以看出止咳逆上气也可以用麻黄。

学生:我觉得这个不一定都有表证,但是呢,也不见得就都没有表证。

也有孩子肺炎高热,去输液,热退了,遗留的这个情况。麻黄和石膏,很特殊的配伍。它和桂枝,就是发汗。和石膏呢?

学生:可以发表去水,也就是去湿。

就是清里热,降肺气,解水湿射肺。这个肺,很矫情的,热了不行,冷了不行,湿了燥了都不行。麻黄是个瞎子,它有解表发汗作用,但是啊,它降气作用呢,它70%降气,30%解表,看用哪个药来引导。西医就说它定喘。这个药看我们中医如何用:你加上桂枝就出汗,你配石膏呢,就清胃热而降气嘛。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和石膏配呢,它发汗作用小,但是,它发体表水湿了,它不汗了,水湿一去,表里通透了。这个窍门要掌握。

对于麻杏石甘证,要记住一点,记住条文,又要放开。很多温性病常见,关键就是水热夹杂在体表和上焦表位,气不下达。要记住的是条文症状:有汗,还不大热。

你没大热,就不是阳明病吗。人家到底得的病是如何?有真也有假的,看看舌苔,黄吗?问问大便啊,都要参考。这个病,我见多了,舌苔厚,如果不厚腻呀,没事,问大便干燥吗,大便偏于干燥,那就是内热了,还夹有湿。

这条的意思,只要是先有太阳病,之后经过乱治了,发汗多了,表不解,还出现里热而咳喘,同时还杂有表湿不化。不能再用桂枝发汗了,就用这个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温病,夹有水湿,不能给用桂枝汤发汗攻表,徒伤津液,引湿热上攻胸中。

如果病人喘,还有怕冷微发热,里热看舌苔啊,它也有,脉就是数而浮,用了也很好。脉如果沉细可不行。那个桂枝加厚朴、杏仁的,是必须有桂枝汤证的,和这个没关系,乱用了不行。

为什么说是有水湿夹杂啊?大家看看越婢汤的方证就知道了,水气浮肿,恶风自汗出,无大热,就是没有喘。麻杏石甘汤是在越婢汤基础上,去生姜、大枣,加下气止咳喘的杏仁。大家回去参考着去理解。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这条,说的是太阳病,发汗不按法度。大汗淋漓的,伤了津液,病也没去。并且呢,上焦主外,突然大汗,上焦不足,胃呢,也津液不足,都给伤了。这时候,下焦不受制约了。下焦的气,浊气、阴气啊,就要上逆。它没有水邪,就是气逆而已。这是个人体质问题。有水邪的,下面条文就接着讲了,这个是气逆的,没有水邪。你上面虚了,身体就要平衡,就要把气冲上来补充。就这个样子了。

心下悸动,心也不好受,这个我体会过,就是心口窝像虫子钻动、跳动,然后心里不安而难受。记住,心悸和心下悸动是两个概念。心跳不安,手能按到,就是心悸。不是心脏,而是随便哪个部位跳动不安,就是悸。明白吗?

这个病,本来太阳病,要发汗,结果过度了,病没去,还伤了津液,伤了中焦和上焦了,津液亏了,下面的气就要上充而急,就冲逆了。下焦没有水邪,就是要马上来补充上面的虚,结果人家难受了,好意不成反做病了。这个病情啊,就给了一个方子,叫桂枝甘草。

桂枝不要去皮。它桂枝加了一两,又加了甘草。桂枝不但解表,还散结降逆,这个一定要记住,其他什么降逆的都没有桂枝好。你大汗不解,这次还是桂枝,还要加量,为什么?一要解表,二要降逆。桂枝不发汗,而是要想办法发汗解表的,不帮助它,它不汗。麻黄汤也是,不盖被,就不明显发汗。甘草呢,是个缓急啊。他都两手按着心,能不急吗?病情病机也是外虚和胃虚,就要如此给药才对药症的。这是个解急迫的方子。不急,就加大枣了。胃虚而急,不要大枣,它要缓而补津液,是对的,但是,它起效较慢。

这个病,为什么不用白芍?因为白芍主的是泻,汗多上面虚,下面没虚,你用个白芍,就下面也虚,下面主阴主血啊。你用了行,下面虚了,不逆上而补充了,但是,病要入阴了,就变证了。这一个方子就是救急的,这个急,就是手按着心来找你看病,你要马上解决它。

这个病,汗不得法,是有外证存在的。没有外证的一些汗大出,比如中暑热而汗多的,伤了津液,有这个症状,也可以活用,不一定要具备全了才敢用。一个方证,具备一半症状就可以用,古人都苦口婆心到如此了,你们还死板着学。信、持、行,你们没做到,尤其这个行字。法要圆通,桂枝就发汗吗?麻黄就发汗吗?不帮助发汗,就不发汗。要会活用。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 桂枝(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这条要和上面那条对比。它不是心下了,是脐下悸了。看看伤寒条文,气逆都是心下,这里搞个脐下。脐下是什么?是下焦,这个下焦藏浊气的,水浊、大便浊啊。这个浊气要中焦克制才能下排。第2课讲的三焦法你们应该去细读的。

这条,说的是太阳病发汗,但是本人胃虚,下焦有水湿的。没有水湿呢,就是气上逆,心下而已,不会脐下悸动。这个呢,是人家有下焦水湿了,不化了,你发汗,汗都从上焦出去了,上面虚,胃还不足,不能克制,他下面还有水湿,下面要上补了,带着水湿来了,这就出病了。

学生:所以加茯苓治水了?

是啊。这个时候,就要桂枝甘草基础上,来个茯苓。茯苓的量不小(半斤了)。茯苓,去水湿浸心,不但心下,心悸也可以的,它劫水啊。心脏病,只要见到舌质淡胖的,用它就没错。

学生:老师,那如果舌胖,但是色红,还可加减用吗?

可以。这个证,可以推理一下,或许要出现小便不利的,这条要和28条对着看的。

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你本身就胃气不足,下有水浊不安,还有表证,就要用这个大枣安中补津液胃气。惊是什么?没有谁来上侵,它心惊什么?要不就是要死了,真火不足,也是水要灭它啊。这个大枣有定中气的作用,不十分急不要用,会妨碍药性的。它其实也阻这个水邪,固中啊。大泻水饮,要用它的,顾护中焦胃气,还缓急,还阻水。就是大红枣,要大的,小的不行。

这以下几条,讲的都是这个问题,要我们去分辨的。

这个奔豚啊,很成问题的。现代中医讲,有个冲气,和冲脉也搭上关系了。这个冲气,是阳明冲和,怎么能乱冲?见到冲字了,就是冲逆?什么叫冲和啊?中气啊,和面啊,和阴阳这个面的,奔豚和这个无关的。这个奔豚,有气逆,有水逆,真奔豚,多数来讲是水逆。有寒的,没有寒证也要按照寒饮对待。它可以在少腹上逆,也可以在脐上上逆。跳一阵后,就突然上逆,发作就说不清的难受,疼也不是正宗的疼,是搅着劲的疼,可以急,可以缓;急就大汗淋漓不敢说话,不敢活动的那个劲,缓呢,就是不可言状的那个微辗转性的窘迫疼。有时候伴随呕或溏泻,胃肠道痉挛也算。

这个病确实不多见的,但是我见过几个,尤其是我得过。发作就是胸以上汗出如油啊,一般急性的10分钟,慢性的可以半小时,之后缓解,都以为是心绞痛,基本和大便与呕吐无关,可以同时出现,症状消失就没有这些问题了。不是抑郁,还是有些炎症的,就是中医说的中虚寒饮。癔症的有类似感觉,但不是发作要死的。这个病发作,就是恐惧而有濒死的感觉,所以都怀疑是冠心病。

作甘澜水法这个做法,是有感应的意思,古人总喜欢万物感应的。古人呢,取个水化气的感应。反复扬,就气水合同,水气互化。按这个理啊,我们无论煎什么药,都要这样做的,但是我们没做到。水中清气分开,怎么分的啊。我们养鱼的知道,在水里打气,水就气足啊。你扬它万遍,就会有气化作用了。在空气中扬,就这样。这个水,我们不要不相信,对气化不利的,还是有不可思议的效果的,古人不欺人的。增加什么,自己去感觉吧,还是有用。感应的问题,很奇妙。要扬得珠珠相逐才行,你不去做也可以,没人逼着你去遵守,效果打折而已。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这条说的,是太阳病,发汗后腹胀满,从方子上看,是气胀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发汗不得法,伤了津液,还没伤到营血,营卫在里面的交化不利,总归在气分上,要气不去正常入营血了,就独显其气。一个是本来就里面胃气不和,你正常发汗治疗,他也出现这个问题。

入了营,要有阳明证出现的,烦躁干渴等。伤了气,热重,就要白虎汤证出现。这个病,是介乎证,就不体现在燥、渴、热上。它真的分明地在气上表现了。西医说的胃肠运动不利,就是这个,它还没到那个大便不通而实的境界。这个情况出现,怎么处理呢,它说了,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这个药性,《神农本草》没有提全。有人说它厚肠胃,厚什么意思?补而已。补什么,补的是虚而不化啊。虚了,不动了,懒了嘛。它的量不小,还有生姜也不小。什么意思?一个苦,一个辛。这也算“滞”证。温性,肯定是温通了。苦可是有涌泻作用,它还泻里面的热啊。温而泻热,补正去热。它生姜辛而通啊,还泻这个土实,汁液多,止呕泻土的滞气。这是个两味辅佐的。就像桂枝、白芍一样的配伍。

不信,你们就去找方证去验证,看是否这个配伍。半夏也是个辛燥降下的,去个水饮,怕胃里停水,甘草和人参补津液,和半夏配伍,补津液胃气不留水饮。就是这么个方子,对很多胃虚气滞胀满,真正腹胀如鼓的,就管用啊。即使没有表证,单纯表现这个证,都可以用。我见过一个典型的,胃胀得了不得了,找了许多医生都无效。问他放屁吗?他说,能放就好了。打嗝?打不出啊。舌苔白厚,不润不燥,舌质偏瘦而微绛红。见到这个情况用这个方子就对了,3~5付就彻底好。分辨呢,就是胃虚,腹胀,用手敲,像敲鼓,还有舌苔表象,就够了。大便可溏可燥,没有典型的表象。脉象,我见到类似的,都是洪紧或弦。这个证,很常见的。没有明显的寒热的,其实都可以用,即使有实证而不显的胀气,也可以放心用。如果有阳明腑实了,就可以配合承气类。

整部伤寒,方证严明,但是要活学活用。没告诉死用,活用啊,见到合病就合方,这才是圆活,这是医家真东西。你们就是不活才执著了。执著了,就死了。人家都反复讲,这个合方,那个合方,你们不去悟这个真啊。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桂各半汤等都是合方嘛。

你们今后要学会一点,看方识证,反证才能得真的。这是历代老师都不说的东西。由因证果是学习,由果证因是真明白。反复参悟,参悟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们能够掌握这个,就能成为好医生,就都步入仲景室了。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这条呢,也要和28条对比着看的,你们课后去参照一下,就应该知道为什么去芍药了。有了外感伤寒,要用汗法,结果给吐或者下了,这是不对的。并且人家原本还有水湿问题,这个要注意。原有水湿,这个水湿一般都在下焦,被中气制约着。你一旦给吐或者下了,就伤了中气了,它不能制约了,尤其是下法,最伤中气和下焦了,下焦也虚,不能化水了,就水饮上冲。这个比28条那个还厉害,不但心下逆满,还要上逆冲头,所以头晕啊。但是这个时候,因为你治疗不利,不得法,它外证还在。你看到外证还在,就再给发汗,就坏了,本来就伤了中焦和下焦的气了(津液),水湿上逆表现的严重了,你还给发汗伤气,这水湿就更胜了,气不去化营血,血就不足,不但里面虚,外面的脉络也虚,就要肢体震颤了,按照时方家说法,就是血不养经了,动了虚风了。这个身体振动,就像津液不足,血痹不养,就要拘挛一样,不过没那么重啊,就是振振而已。

这条比28条症状要重,水湿多了,它肯定还要有个症状,就是津液不化,小便不利,不过书上没有说而已。它不用大枣,是怕大枣过缓,妨碍中焦气机;不用生姜,是怕生姜的辛散发汗作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就是以利水湿利尿为主,兼用桂枝顾全表邪,利了尿,表也就解了。都是同属津液啊,内外相通的,一开俱开的。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死理,有外感病,同时有水湿小便不利,一定先利水,不能先发汗,你发汗了,水就要上逆,表还是不能解。也不能吐和下,伤了胃气和下焦,水饮更逆的。这个理儿,一定记住。书上没说明,但是已经反复用条文隐喻了。

有人说,见到水饮上逆,身振振,就可以用这个方子,不对的,条文说,如果发汗,才这样,是提醒我们,不是全部方证,后面这句振振摇,是个警句的。如果你又给发汗,振振摇了,就要加上养血利水的药了。

这个方类,也没有单纯利水而不解表,可以按照表里双解来理解就通畅了。毕竟是下元虚,还是不用芍药好。你看看280条就明白了。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那个真武汤证的振振,是经脉寒而收引而导致的,和这个要鉴别开来,是两个概念。这个是脉沉紧啊,沉为里,紧为饮邪,血不足。那个真武汤呢,要有阴证,或者严重要出现四逆的那个水饮寒邪的。这个一定要用证来鉴别。你不去用六经鉴别,就是糊涂虫,瞎治乱治可不行,看到条文症状就用方,都犯了大错误。治疗无效就怨经典不灵可不行。

这条啊,你们课后可以细琢磨琢磨,我是给大家个思路而已。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发汗不得法,表证就不解,还给汗得过多,大汗淋漓的,伤了阳气了。这条症状叙述不全,因此很多人研究,也都误解了。

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方七。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你们在这2条里面综合一下就明白了。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小便难,津液不足的原因,要用桂枝汤增津液解表,附子温经。

而这条呢,用了芍药甘草汤,是个解痉挛的,加附子温经,没用桂枝汤增津液,所以,这条肯定是小便数,有心烦,汗出,恶寒而挛急。这是入了少阴了,汗多了,导致外表血管的营血虚而不畅,寒而挛急。所以,就用了芍药甘草汤加附子来解决,这个方子也要和麻附细辛汤对比一下方义,很有意思的。

这条胡老好像没给解释,只说是不能理解吧?读伤寒条文,没有证的,我们要去在条文里面寻找。同样,有证无方的,也要这样去找,这才能搞明白。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这条和上条一样,都是证不全。我们知道,前面很多条都提到发汗后不解就用下法而出现的系列症状。有的是入阴了,有的是引发气上逆,有的引发水饮上凌等。这个呢,是伤了胃气津液,还入了阴了,有了四逆了。不但这样,还有水饮不化而上凌,因此要心悸,还要有津液不足的烦躁。这里水饮不化和津液不足,要明白其间关系。这个关系,前面我们讲过,虚寒不能化水为津液,水该聚还是聚,津液该不足还是不足,根结在于下焦虚寒了。你下焦不虚寒,自然会化水为津液的。究竟其病机,就在这里。所以,用了四逆汤,加人参,补中焦胃气津液;又加个茯苓,为了利水湿,安心除心烦悸。

学生:泽泻比茯苓如何?

你看看辅行诀25药就知道了。

附: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茯苓为土中水药,专门横亘中焦,拦截水饮凌心的。你再看看《神农本草》怎样说的。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御览作疝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学生:味咸皆属火,泽泻为土。

这两味药的药症,哪个更符合这个主证,一目了然啊。茯苓是治心病的药,泽泻呢,是降补心火为土所用,燥土疏土而化渗水湿。一个是波涛浪欲涌,一个是雨雾遮阳天,要分别对待。泽泻的变化,可以彻头尾。它又是水的化味,可以入水,增水中火土而治水。所以《神农本草》的药症很广泛。慢慢参照辅行诀那个图去理解吧。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方三十三。

这条,针对68条说的。虚故也,是入阴了,变虚寒了。实也,是伤了津液,胃气还强壮,就成实热的里证,阳明。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实热在阳明,表现了里实证,不大便,腹胀,肚子有时也满痛等阳明里实证。这也是虚实的鉴别证,为了对比着能够明了而已。它给了治法“当和胃气”。说明这个证不是阳明外证的白虎汤证。还没有其他两个承气汤那么明显大实。

其实,这个证的叙述也是不全的,就是个调胃承气汤证而已。《玉函》说是小承气汤,是不对的。因为什么呢?有一句话,叫下不厌迟。怕什么?伤津液而已。本身就已经发汗了,就津液不足了,你还大胆去泻下,容易有危险,不如调胃承气汤好把握,和其胃气而已。如果是大小承气汤证,就会频频矢气,那时再下不迟。否则,就是误下,就犯了虚虚实实的错误。

读经书,一定要围绕药症和方证去辨别,辨的熟了,就开悟了。药症是砖瓦,方证是宫殿。死守方证是大执著,死守药症是小执著,都会走偏的。你们什么时候守住中间了,就圆通了。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去皮,半两)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这条分两段。

第一段,“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这段是说,太阳病,发汗不得法,发汗过多,伤了胃里的津液,但是不严重,没有导致阳明实证的大热,大便干燥等,只是胃里津液微不足而干,因此呢,就渴而烦。这种情况呢,你给调胃承气汤就太过了,病人没有大实热,不能用调胃承气汤,若用了,可能就变成阴证了。用白虎汤可以吗?也不行,也是太过,病人没有大烦渴和大热。这个,书上说得好,只给水喝,少少地喝,慢慢地间断着喝,逐渐就解了,因为胃里有水来润了,胃气就和了。胃里干,就渴而烦,这个要和上一条对比着看,上一条是较重的,用调胃承气汤,这条轻啊,只给水喝就可以。给温水还是凉水呢,应该是凉水,或者给吃普通的西瓜我看也更好些,凉润解渴啊。

但是,要注意一点,书上说是少饮,为什么不给多饮喝个够?这段只是说胃干烦躁,没说渴,这是个关键。因此,虽然胃干烦躁,但是,他可能有口渴,也可能没有口渴。真大渴了,不会说“少少饮之”的。这种情况,为了润胃解烦,调和胃气,就最好慢慢饮,慢慢润,如果一下子给喝多了,怕是不但没有润成,反而停水了。就像一盆花,土板结了,你要慢慢浇水,一下子浇上,不但润不了,还要溢出的。

总之,这段就是这个意思,要好好感悟一下,看古人辨证治病的精细程度,我们要学习一下。

第二段:“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这段和上段有一定联系。这段是说,这个人下焦有停水的,停水要先利水为主,配合解表。但是呢,你给发汗了,发得还挺多,不但表不解了,还有胃中干的问题。同时,下焦水饮不化,严重的还要上逆。后面几条就有“水入则吐”啊。所以,就脉浮表不解,胃干就微热而渴,这个有渴了。还有水饮不化的小便不利。这个情况呢,它给个方子——五苓散。

这个方子呢,猪苓是利水道,味甘。白术呢,有除热利水的作用。茯苓是利水利小便,解焦渴的。桂枝解表降逆的,泽泻利水消水。这个渴,也不单纯是胃干的微热那个原因,还有水不化气在里面。水不化津液,小便不利,同时也口渴。不化津液嘛。这个情况,渴的怕是重些。越喝越渴,不解渴,甚至喝吐了还不解渴。因为喝的水不能化津液。这个病,属于太阳阳明病范畴。这个方子呢,以泽泻为君药。为的是消水,化津液养周身。大家一定记住,泽泻的量不能少于其他药的量,不然,用了不灵的。此其一。其二,最好用散剂,汤剂效果也有,不满意。

泽泻,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这个药,甘寒,有润的作用,所以性也归“咸”。甘可以治水,寒可以清热,“咸”呢,软坚润下。它怎么治水呢,就是清烦热,随土性甘而克水,怎么克的?是润板燥的硬土,给软开,然后把水润渗下去,使水土合德,成为沃土。

这个泽泻,可化周身水为津液的。调水不气化的。再根据具体症状配合其他辅佐。五苓散,其他几味都是甘药治水,桂枝辛甘解表,辛散也助行水化水而降逆。白术呢,守中强胃除热。这个白术,要用生的。多汁。它偏于润燥利水,如果寒湿的塘泽之水,还是要配合燥热的药来解,比如半夏、苍术、天南星等。

这个方子治疗范围很广,凡是见到水湿不化津液的,都可以灵活运用,偏寒的加热药,偏热的加寒药。加一到二味就可以。要随“症”,不是随证。如果有2~3证合并的,就用合并方。但是始终注意,泽泻的量要大,要按照原方的配比。水湿不化津液,包括很多水肿病,出现微热微烦口渴的,都是绝对适应证。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这条是接着上面说的,要我们知道上面的病因,要掌握好。之后再可以分析这条。这条没说小便不利,只说是太阳病,给发汗后,病不解,脉还是浮,还数,是有里热啊,所以烦。但是,又出现渴,我们学过阳明病白虎汤,那个就是烦渴,是有里热的原因。阳明的那个脉,应该是洪数有力,有大热,他这条说是浮数,烦渴,没有说大热烦躁。所以,我们就要区别,不要认为这是阳明白虎证。它说发汗,肯定是有表证,汗后,脉还浮,是表没解。数脉有热,是伤了津液了,胃要干,要热而烦。渴呢,要结合上面那两条看来理解,它们是连贯的。这个烦渴,肯定是喝了水也不解。喝了水还不解,说明有水不化气,即使小便顺利,也还要用五苓散来解表化水生津液。冯老说,肯定有小便不利存在,这个我不赞同。我临床见到很多,口渴饮水不解,喝到要吐也不解的,但是小便还正常的,用了五苓散就很管用。所以这条一定要加深理解才行。烦渴,有热,给喝了水,胃气还不能和,还没有大便实等阳明病。这只能是水不化津液。有的黄,有的清长,不能靠小便来分。有不少小便多或少,全身浮肿,或内脏水肿,失眠脱发等,有水不化气存在,用了都有效。我管这个药叫“中药甘露醇”。搞五行辨证,都要用五脏名称代表,不要掺杂六腑,这个一定要记住。这个气化,是全部脏腑功能的综合体现,就体现在气血营卫的生理上,不要以偏概全。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太阳伤寒,发汗了,不解,反而汗出而渴。这也要和上面条文紧密联系才行,不然,没法理解。表证不解,还渴,它把上面两条的病机简略了,其实还是那个意思,水不化气,也用五苓散。

“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这条,就是进一步让我们去辨这个“渴”表不解的渴。渴,要用五苓散。不渴的呢?不渴的,说明有表证,但是里面有停水,所以,单纯汗法不能解表,要解表利水才行,要用茯苓甘草汤。这个茯苓甘草证,要和28条去对比,要再次弄清28条为什么去芍药。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三十七。

你们大家看看,这条是不是把上面几条五苓散证都说清了?一日不解有这个证,或者七日不解有这个证,都可以五苓散解决。它说了有“表里证”。就是太阳阳明啊,就抓住外证和里证,解表,养胃。以利水为主,兼解表,就可以解决。这个水饮归于何处?因为没有典型三阴证,所以还要从太阳营卫问题考虑辨解。胃有微热,太阳外证不解,营卫不调,不能互化津液。这个,留个疑问,你们明天开始探讨,很有意思。这个营卫气化,里外一体,要注意这点。没听说四肢的营卫不和而内里的营卫和的。这个问题,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本有水饮,二是本来没有,因为误治发汗多了。造成水盛。

“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这句,其实前面都已经讲了,就是要注意辨渴,越不化气越渴,越喝水越不化气,最后喝吐了都不解。还有,就是本身水盛,渴了,喝水不接受而吐,这是本证的两个方面,要记住。“津亏水盛”,今天提出来,大家要明晰病理,这个没有人提出,但是很多见,一定要清楚明了。胡老提出个“水盛血虚”,很有见地,其实一个道理。这是个常见的大病机,因此要大家讨论,加深印象。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这条就是说津亏水盛的。不用看脉,看到手叉自冒心,就知道水饮上凌。你告诉他咳嗽一声,他不去咳嗽,因为耳聋听不到。为什么?因为你大发汗,重复发汗,伤了津液了,津液不能养窍。我们脏腑病理说了,心开窍于耳,其外候为舌,舌头不是窍。你津液气血不养窍,为什么不失明?单独耳聋?因为水气凌心了,津液还不养心,就体现在耳嘛。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人家叉手冒心,因为发汗多,津亏了,还有水饮凌心。所以要渴的,渴了就喝水,好了,水饮不化,更加上凌射肺,就喘啊。这条就是这个意思。这条有证无方,大家说说,用什么方子好呢?

学生:还是五苓散?

不对了。这已经变证了。

学生:茯苓甘草汤,或猪苓汤?

有叉手冒心,有水饮上凌而喘了。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方十。

这个汤,专门去水气上凌而喘的。注意一点,桂枝甘草汤是桂四甘二的比例。我们保持小青龙汤的甘草量不变,桂枝要取大量,就是4两就行了。经方的合方有个规矩。就是重复的药,取最多的那个方子的量,不是叠加,叠加了不得。譬如两个方子都有甘草的话,一个是2两,一个是3两,我们就取3两的量。

今天到时间了,讲到这里吧。明天开始重点讲烦证,那里暗藏痞证,很有意思。

嗯,看书不要走马观花啊,要有分析地看。有方无证,有证无方。要在此处细读和思考才行。

按:75条所用的方子是桂枝甘草汤加小青龙汤的合方,即: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各三两 桂枝(去皮,四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 甘草(炙,二两) 香豉(绵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擘,十四个) 生姜(五两) 香豉(绵裹,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这句话,是说病人内有水饮,发汗了,水饮上逆,水药不能入。你再次发汗,津液更不足,胃气也不能震慑水饮,这个水饮就肆虐,要上逆和下流,吐下不止,就成了太阴病。这句话啊,是为下面这几条“烦证”打基础的。

什么是烦证呢?我们常常提烦躁,这是细分法,归一的话,就是烦证。燥是烦的一个细分证。我们说: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而不宁,谓之烦。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说白了,还是烦啊。太阳有不汗出之烦躁,阳明有心下硬之烦躁,三阴有吐利手足厥之烦躁。少阳有心烦喜呕的烦躁。这个烦躁啊,要有阴阳的分别。阳证的烦躁,是真的心烦不安,心里难受得很,严重了,就干哕难受。阴证的烦躁,可是心里的热烦不厉害,而是躁动不安,阳气不足,阴气不化,六神无主,是躁得厉害,一旦遇到阴证四逆而躁动不安,微烦的,就代表病不轻了。

这个烦证,根据阴阳的不同,按药症去配伍,这是个大思路,要掌握这个死规矩。你们课后,可以把伤寒的几个阴阳烦躁证用这个思路整理一下,熟悉一下配伍思路。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栀子豉汤主之。”发汗了,又或吐下了,虚烦不得眠。为什么?因为伤了津液,胃要干要虚,同时有水饮,不化津液,造成了阳明的湿热上扰了。这是阳明湿热证,这个湿热如果下扰,就是葛根芩连汤证。水热搅到一起,水还喜欢凌心,就烦,津液不足,胃不和而虚,就是虚烦。“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这个现象,喝酒的人体验过。喝多了,胃里湿热阻滞,要吐还吐不出,口渴喝水,喝了就要吐,折腾得厉害。水归膀胱下焦,津液成于上焦,这是当然的,错位了就不行,上焦清阳,不喜欢云遮雾罩的。五行法就解释更清楚了,水克火。所以说,这条的烦而不眠,是阳明湿热问题,湿热扰心,所以后人也总结了一句话,叫胃不和则睡不安。“栀子豉汤主之。”栀子,味苦寒。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炮,皶鼻,白癞,赤癞,创疡。苦燥湿涌泄,寒清热。尤其这个“胃中热气”,就是湿热。

他第一句是打埋伏的那句话,我们要细看,重点说的发汗后,所以我们要考虑表证。发汗不好,给吐泻,还不好,变成了这个毛病。所以,方子里配伍豆豉。豆豉,解表,除烦,宣郁,解毒,治伤寒热病,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这个豆豉,是个经过发酵的。大家记住,凡是发酵过的药,我们都理解为有“酸”味。这点很重要,不然,就理解不了汤液配伍的性味。豆豉,总的说是酸凉,还解表。这个方子就是阳性烦证的代表方,酸苦寒凉配合。这个证,属于阳明,其表邪内入,有偏热的外证。如果再加重热象,把水饮湿邪都蒸干了,就是白虎证了。阳明外证,不是用石膏辛凉解表热吗。就像麻黄,苦而涌泄,解表降气。你喝口醋,津液就在口里涌出。酸收和酸涌,要根据药症去理解。同样是酸药,它的主治不同。

胡老说,没有见过服药吐的。这个不严谨,确实有吐的,吐了后病也好了。病的出路不同,可以上出,可以下出。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这个“少气”啊,就是指中焦胃气不足,而湿邪多,加甘草补中养胃而已。甘草味甘,不失配伍方略。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这个湿热上扰得厉害,要吐,就加生姜止呕,也连带有微解其表的作用。生姜养胃止呕,味辛,也不失烦证配伍大规矩。

“栀子生姜豉汤得吐者,止后服。”这个倒是有些不理解。这3个方子,统统一概是“得吐者,止后服。”上面2个方可以理解。惟独这个方,加生姜止呕,服了还吐,这个是否有问题啊?呵呵,没有。生姜去除呕的那个难受症状。服药了,病或者吐出了。呕的症状也消失了,就全好了。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条重点提个“烦热胸中窒”,是因为这个湿热上扰阻拒在胸中。不要搞复杂,还是用栀子豉汤,正对证。这个“胸中窒”,是胸骨后、胸中的感觉,感觉滞涩,窘迫而伴随疼痛,类似于胸痹,或者真心痛,要分辨开。有时不好分辨,尤其这个西医说的食管溃疡的那个疼,很难和冠心病分辨。这个临床要注意的,看它到底是胸痹还是阳明烦证。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表证不解,给用下药,并且大下,伤了胃气了,身热表证不去,是变成阳明外证了,里面又湿热互结在胸中,上条是“胸中窒”,这条进一步说“心中结痛”。“未欲解也。”这句话是个废话,肯定是不解啊,傻子都知道的,呵呵。这些症状,还是不要乱分析,往复杂搞,它还是栀子豉汤主之。所以,我们到这里就知道了,这些都是在谈这个汤的主证和加减而已。你们要整理一下,主证有那些,加减证有哪些。

下面的条文,就是说变证加减了。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你们看看这条,这是个栀子豉汤的变证了。它把豆豉去掉了。这个豆豉,酸性而有解表解郁作用,这个证呢,去掉了,说明有了里证,表证全无。为什么呢?看方子配伍就知道了。这个方子,趋向于承气汤的意思。枳实、厚朴,这是针对阳明的实邪倾向了。没有大便实,但是气已经实了,下一步就要兑现。你们看看,承气汤,起码有这2味,之后就是苦寒的大黄和咸寒的芒硝。这个证呢,是接近承气汤的腹实证,还没那么重,栀子的苦寒作用呢,正合适。你们可以用这个比喻,分析一下白虎汤。简直就是层层深入啊。

这一条,这个证,就是要向阳明承气汤转的证。体现在气上了,再发展,就要承气汤了。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伤寒要发汗来解啊,但是,你给搞错了,辨证不清,不但给用下法,还过头了,大下了。丸药大下。丸散膏丹啊。丸药,尤其泻药,不经过水煮,药效可是厉害。你给下得过头了,不但表邪不解,还入了里了。这一大下不要紧,外邪不解,并且深入,同时,大下伤了胃气了。我们知道,胃气偏旺,显示阳明实热啊。这个呢,是一味的大下,一下子阳明正气不足,就要成阴证了,成太阴了。同时,这个上逆的实热也不管你下面,照样定居在上面,搞得心绪烦乱。下面虚了,上面照样不变。这个“下面”,是个相对概念。真正的下面是下焦,它虚了,要当归、附子之类解决。这个实际没离开中焦,是说中焦火力阳气不够了,而实邪的湿热居于偏上的部位,照样扰乱心神,下法针对下面,没解决它这个偏上的湿热啊!

所以,这个方子来的有意思。一个栀子解决这个偏上的湿热,一个干姜解决下后太阴虚寒,还要解表,照顾全了。大家可能要想了,这个方子是寒热并用,是否为“痞证”呢?寒热并用,不代表都是痞证!任何一个证,都要有症候群来支持。法官断案,重证据的。它虽然有寒热同在,但是,没有明显的痞证症候群支持,就不要错断。这是个死规矩。

但是,它的配伍大象,遵循着痞证的思路或者符合痞证的思路。这个方子能否推广来治疗痞证呢?可以的,只要路子对,就可以。看我们如何活用而已。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死学,在指点我们举一反三啊。这个证,也有很多说法,我们认为这是太阴阳明合病,不是痞证。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为什么这样?“病人旧微溏者”说明什么?说明胃气不足,显现阴性了,这个微溏啊,明显告诉我们人家内有太阴虚寒,可不是阳明的实热。所以,不能单纯给栀子汤。如果有栀子汤问题,也要配合加用姜附一类的药。如果同时出现痞证,可以加用泻心汤类。如果出现阴证,两不相属,就是厥阴无疑,厥阴的那个上热是相对的假的,寒可是真的。厥阴也可以出现上寒下热的。这个半表里,很特殊,少阳是偏于表里,厥阴可以偏于上下。所以,我们后人啊,用乌梅丸能够解决不少这个不好分辨症候的疾病,治好了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方证。这就在于你如何来取舍,是要你真功夫的时候。你把前面的条文都理解掌握了,你就会应用乌梅丸。厥阴病具体有多少证,先师仲景没有细论。厥阴病的诸多证,很复杂,他把这个病列到最后,简单几条而已。为什么?前面大篇的讲述病证方药,最后留点疑问,很正常。前面的你懂了,后面不说也会懂。这也是为什么厥阴病列到最后的原因之一。古人都是有用意的,我们不要乱分析定论才行。古人的教学方法太奥妙,处处留机关,首尾尽教诲。他不现身讲,但是留下的经书教法,比亲讲还厉害。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这一条,他省略个前提,就是患者本有内饮水湿。以前我们讲过,这个内有水饮的人,他要是有太阳病,这个发汗要十分注意。按照方法去发汗,还不要紧。你如果给发汗太过,不但表证不解,还要使水饮上逆,或者流入营血,造成水盛血虚的问题。这一条就是说这个问题的。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发汗不得法,表不解,水饮上逆了。“身动,振振欲擗地。”这是水盛血虚,不能养百骸,因此振振欲擗地,像要抽搐跌倒的样子。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芍药甘草汤。这个汤,是解挛急的。身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这也是挛急的一种。芍药甘草汤,酸甘相和。本是个去血痹,安水饮,温中焦的方子。芍药,味苦。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这个芍药酸,可以去血痹,它活血,解血结的郁热。它还利尿,酸苦,收摄水饮,涌泄水饮郁热。甘草温中震慑水饮而缓急。它这个方子,治疗的就是血痹不养经脉百骸,外加水饮不化,但水饮不重,因此,而出现的拘挛急痛。不要错认为酸甘养阴。甘味本身治水,酸苦呢,就是收摄涌泄这个逆上的水饮,这样,这个阴血才能正化,达到营卫化合。分正治和辅助。甘属土,治水扶助中焦,这是正治。如果复杂了,就要正和辅同用。根据情况来判断决定。而82条呢,讲的是水饮过重,有内寒和表热,还有这个血虚不养,因此就要类似拘挛。这个内寒,就是寒饮之水。这一条,可以看成是太阳少阴病。

这个方子,生姜可以解表,茯苓、白术都是甘药治水养中焦。白芍酸寒,活血解郁而利水止痛,附子化气除寒。你们看28条,是下后出现水饮,要去芍药。这条呢,是汗后水饮上逆,要用芍药。因为没有给“下”,下焦实,所以不怕芍药,用了正合适。这些,大家都要对比着参看才能知道其中三昧的。

学生:辅行诀怎么说白术是苦的?

苦,是大归类。白术归到土上。

学生:苦中甘?

对的,要这样理解。不然,你无法看懂其中奥妙的。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下面几条,说的都是不可汗的问题。“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两个问题。一个是津液不足而干燥,不能再给发汗了。一个是水饮不化气而干燥,不要急着发汗,搞不好就水饮上逆。有人说咽喉疼痛也不可以发汗,我认为,不完全对。临床有很多太阳病咽喉肿痛的,照样发汗就好了嘛。还有那个少阴表阴证,有咽喉痛的,不是也用麻黄附子细辛嘛。人家经书说的是咽喉干燥,没有说咽喉干燥或咽痛。所以,我们不要乱理解,乱加己意,画蛇添足。

学生:老师,我想请教,当归四逆汤里的细辛能否用30克?如果桂枝、白芍各三两以30克计,细辛也是三两(原方),细辛有小毒,怎么办?

煎药时候要敞开盖子,把挥发油挥发掉就可以。细辛,头痛5克,上焦脏腑病10克,全身疼痛15~50克。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这个淋,是指小便淋涩不通或者疼痛,一般多指热性。这个淋,是由热伤下焦津液引起的。那么,寒性的淋证有没有呢?也有,也是津液不化导致的。所以都是津液不足问题,就不要发汗,即使有太阳病也不要发汗。这种情况发汗,就更伤津液。热的会导致热伤络脉,寒的会津气不固,伤及营血不化而便血。这种情况,如果还有表证,就不能先治表,你把下窍小便的津液问题解决了,一般表证也就随之而解。这也是内通则外透的意思。

学生:有人说这几条是麻黄汤的禁忌证,是否如此?

桂枝汤也有汗不得法而大汗淋漓的,说是麻黄汤的禁忌证,这个不全面。汗法多种,不要在小范围上理解。

这条留个作业,根据这条的意思,你们推想一下两种情况的淋病,同时具有表证的方药对治。

学生:猪苓汤和五苓散?

嗯,基本正确。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这个疮家,是指外生疮疡的病人,肌肉血脉外发脓血的这种。这种情况本身就属于表证,伤了营卫气血了,同时感受风寒而身痛。虚得很,你再给发汗解表,就更伤津液,会导致经脉不养而发痉。痉就是紧张抽搐的意思,金匮》里面有论述,等以后讲到时候细论,这里大家先理解一下就行了。这种情况的痉,也有刚柔两种,其实就是阴阳之分而已。汗出多了而局部或全身抽搐的这个情况并不少见,这个大家要注意。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这个衄家啊,指长期鼻子出血的,总的来说,还是热或者津液不足导致的。他上面上焦有这个毛病存在,你再给发汗,发汗就津液不足,发汗药也温热,更壮其热,津血的关系,津不足血也要亏了。这上面本来因为出血就虚,发汗后更虚,额上血脉陷而不起。目无所养,脑无所安,因此直视不能眴,不得眠。脉急紧,是因为津血不润养经脉,加上热躁,就紧急不安。

这条,你们也讨论一下治疗方药。两个方面。①有外感的衄家。②无外感的衄家。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亡血家”就是失血多的病人。这种人,脉象多洪芤,看似表实,内里空虚啊。所以后人呢,设了个当归补血汤来。这个汤黄芪用大量,靠气来生血。人家靠补气生血,很有效。你如果给发汗伤了这个津气,就了不得了,要阴阳俱虚,重了要脱气亡阳啊,就要寒栗而振,血不养要振,阳气不足就要寒。这个5﹕1的比例,不能改变,否则严重影响疗效。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人家本来就汗多,津液不足,你再给大发汗,津液大亏,上不养心脑,下不养溺道,就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这个小便也不会多,肯定少,排尿后还尿道疼,类似淋病了。这样,我们就整理一条规律:淋家不可汗;汗多会致淋。自汗的桂枝汤证,治疗时候一定注意这个问题,一定要微似汗。禹余粮丸,这个方子我还在查询,你们也在《千金》《外台》里面查查。

禹余粮,味甘,寒。主咳逆,寒热,烦满,下利赤白,血闭,癥瘕,大热。

学生:禹余粮丸方: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右六味,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记录在某个版本的伤寒论里的。

我看这个方子对路,就选这个,最符合病证,很契机。桂本应该是后人的汇集本,重新编排的。我们依法依理来分析就行,符合的就采纳。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这条说的有寒,该是三阴证的寒,尤其是厥阴和太阴的里寒。因为少阴的表阴证还是要汗的,在发汗同时要温里。因此这条说的寒,是厥阴和太阴证最当机。而这条所说的发汗呢,应当是发汗过度,有亡阳(津液)的迹象。病人本来内寒,这个卫阳真火不足,你再给大汗,岂不有亡阳加重内寒的作用吗?这一寒不要紧,这个寒饮就上逆。如果有虫子,这肚子里的虫子也怕冷,急着往上跑,就要吐蛔。要是没有蛔虫呢?大概也要寒气上逆而呕,就是厥阴的气上冲心和太阴的吐逆。

学生:那这一条能否给个方子呢?有人说可以用理中汤加乌梅、蜀椒。这种看法正确否?

知道了病在哪经,方子就自然出来了,还用问?是太阴证而没有吐蛔,就用理中,吐蛔就加乌梅、蜀椒。如果是厥阴的,就用乌梅丸。这条都明白了吗?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这是一段。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两个意思:①本来是表证,要汗法,反而给用了下法,引邪内入,成了变证。②汗了以后不得法,没好,没了主意,胡乱地给用了下法。

这都是庸医干的好事,我们要努力学习,不做庸医。

“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这是第二段。第一段讲当汗误下。这段是当下误汗。本来是里实证,见到大热,好,有热用汗来解,《内经》不是说了,体若燔炭,汗之而解嘛。人家《内经》说的是太阳伤寒的治疗,不要乱用。这个里实的阳明病,本来就津液不足了,要急下存阴,你给发汗劫阴,不是要出危险吗?“若先下之,治不为逆。”这一句有人有不同说法。关键在于“若先下之”上。有人说,“若先”,说明还有表证要治疗,不然不加“先”字。这个说法呢,也有道理的。我们如果联系后段全文分析呢,说的就是里实的下法给误汗的问题。这个说法的提出,我个人认为很好。这应该是仲景打的一个小埋伏。看似两个问题,一是当汗的表证给误下,为误治。一个是当下的里实给发汗了,为误治。应该还暗藏一个问题,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该如何着手的问题。仲景给我们留个关子。原则上应该先解表后治里,但是很不完善,不是真理。临床上见到的表寒里热的有不少啊。这个问题,我看是表里双解好。

学生:阳明素盛的人,外感以后可能就会这样。

那个时方派,就有代表方子,防风通圣散。

学生:大便稀不能用吧?

看看我们经方家是怎么解决的: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也。服之则厥逆,筋惕,此为逆也。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

看出微妙之处了吗?

学生:都配合用石膏?有热加石膏,好像以前讲过?

这里有个妙处:汗了怕伤里,下了怕引邪内入,不能大汗,还不能下,这就要折中啊,用汗法解表,最好加人参增津液,用石膏清里热,都照顾好。等表证解了,用调胃承气下之,下不厌迟。

学生:这里的人参能否用党参代替?

可以,过去人参就是党参。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这条是接着上条说的,说的是里虚寒的表里治疗问题。上条是说里实热的表里治疗,没给方子,这条给了方子。我们对比一下就彻悟了。里实证,下不厌迟。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表证伤寒,本来要汗,你给误下了,搞得人家内里虚寒,变成了阴寒证,下利完谷,要脱阳了,表还不解,身体就疼,这时候,一定要舍弃一切,救命要紧,马上温里。你要是再给用汗法解表,就有津液大脱,一命呜呼的危险。这就叫阴寒内虚者,无论什么情况,以救里为准。我以前说过,阳证不容易死人,阴证危险。

“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温里以后,下利解决了,清便自调了,还是表不解,身疼痛,这时候可以给用汗法来处理表证。清便,就是大便成型,不干不溏。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两条的阴阳虚实表里证,先治后治,如何是对,如何是误,你们课后要总结归纳出来,留为作业完成。别看只有2条,暗含一切精华啊。大家把这两条的方法吃透,就会得到伤寒的一半精髓。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这条也卖关子。“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这应该是表阴证。是少阴麻附细辛证。表阳证要脉浮才对。“若不瘥”,说明已经给治疗了,但是没好。怎么治疗的,给省略了。让你自己想,考你呢!

学生:可能给解表了?

这个伤寒经典,好就好在这里,处处机关,考你学好没有,仔细看了没有。

“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病不解,还是身疼,什么原因呢?

学生:阳气(津液)不足?

上条前面说了,“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这条呢,没有给下,没有下利清谷,上条说,变成了表阴证,因为里虚寒的缘故。要温里之后,里面正气足了,用桂枝解表就可以了。这条呢,是表阴证,麻黄给解表了,也细辛、附子温了,还不解。原因就是内里虚寒太盛,发热头痛解决了,留下身疼痛,脉还沉,当温里而解。用四逆。若不瘥,身体疼痛。就是还没彻底好,身还疼的意思。理解条文的意思,要上下参看而理解。

学生:麻附细没治彻底,转四逆了?麻附细是个少阴症,那四逆呢?学生:没转,只是内里太虚寒了。

是因为内里阴寒过剩,所以无力振奋机能,不能彻底痊愈。

学生:太阴呵?

学生:麻附力量不足。

三阴都有四逆。这个经典,拿给一般人,人家不认的。你们的理解能力很好。

学生:里面虚寒吧。个人设想,应该是麻附细辛发汗,带走了一部分阳气,所以本身就虚寒,阳气更不足了,故出现四逆。胡老说麻附细辛解表以逐饮。

分析得很对。根源就在于里虚寒上,虚寒过重。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是个表证,应该用汗法才对。结果呢,误治了,给人家用了泻下法,怎么能治好呢?见到没好,明白过来了,用汗法来继续治疗。这个下法,泻下伤里,能够使里虚啊,里虚了,外无化源,自然也不足,这个医生大概是个庸医,不考虑这些,又给发汗,结果表也出现了虚证了。所以下面说了: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就是头脑眩晕不清醒。什么原因呢?是内外都虚,气血营卫不足啊,不但头冒,大概四肢都要无力的,足得血能步,手得血能摄,目得血能视……这些都在末端,属于表的范畴啊。

“冒家汗出自愈。”这个情况,见到汗出来了,就自然痊愈了。这个汗出,是微微地自然地汗出,是机体自我调整的那个汗出,不是病态的大汗淋漓,你发汗那就坏了,要脱阳了。这句是说汗出自愈的所以然的。什么原因?为什么汗出就自然痊愈?是汗出表和故也。应该是误治损伤的不重,身体有这个恢复的能力,自己恢复,等营卫气血充足恢复了,营卫调和了,末端得到充养了,自然就微微汗出而解了。这个汗出,是营卫自我调和恢复的一个现象。“里未和,然后复下之。”这句,是针对里证说的。是说,表和了,但是里面呢,因为下法,伤了里面的津液,所以里面燥,有阳明胃不和的问题。经文说的这个里虚,是指阳证的伤津液,津液不足,不是指三阴说的,三阴是虚寒证,这个是津液虚的实热证,这个要分开,不要混淆。冒的问题解决了,但是里面阳明有热,津液不足,里不和,就要用下法。这个下法呢,他有个字要注意:然后复下之。注意“然后”两个字。

学生:应该还是属于阳证,阴证的话,不会自愈的.

是的。为什么注意这两个字呢?表未和,不能下,即使有阳明证也不能下。前天讲课说过,表不解不能下,下不厌迟。表和了,然后才可以下。这个下,用什么方子呢?

学生:调胃承气?

书上,多处说明和强调过,胃不和,要调胃,不能大下,大下就太过了。下而不伤正的,就是调胃承气汤。这个方子,调和胃气,轻解阳明腑实。这条要注意的,就这几点,大家要理解和掌握,很重要,很切合临床。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这条,可以看成是上条的补充。经过上面的下和汗,而病不解。脉阴阳俱停。这个脉要说明一下,停,是停当、适中的意思。不是停止,停止就坏了,就死了。这个阴阳呢,有两个意思:一个指浮沉来说的。浮脉为阳,沉脉为阴的意思。一个是指寸脉和尺脉,寸阳尺阴。临床要参看的,不能执一概全。这个阴阳俱停,是不沉不浮,三部同调。

学生:这个“微”字怎么理解?是弱或者无力之意么?

学生:是平脉。

那么说,这个脉就是无病脉了,是身体营卫气血恢复了,恢复就要自态的自我调和,突然彼此和畅,就有一个反应,表和就要振而汗出。其实,一切病在痊愈时候,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反应的,不要害怕。有关这个反应问题,我以前写过文章,就是“疾病的治疗反应”,课后可以看看。

“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浮脉微显不足,是在表津液还没恢复,恢复了就汗出而解。或者要用药帮助补充调和营卫汗出而解。这个药方,可以桂枝汤加人参的。“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脉沉取微显不足,是里面津液不足,内里不和了,微有阳明腑实的架势。如果再不足,就要成典型阳明病,就要六脉洪实。这个呢,还没到那个程度,所以,只显出里面津液不足而已,所以,阴脉微,意思就是还没形成大实呢。另外,这种情况也要有附属症状的。这个脉微,就是津液在里面不足了。这个一定要掌握好。谨慎地把握病机,稍不注意,就要变证百端,很迅速的。起码要表现在口渴口干上,再看看舌苔舌质,不难分辨。里面津液不足,胃气就不和了,趋势要转阳明,要出现热象了。

在这个契机上,就要用和胃通下法,胃气也和了,要出现的邪热也轻透了,所以说了,下之调胃承气汤。你要是见到这个脉,以为里面不足,要温补就坏了,非出谵语不可。你要看附属症状,没有三阴虚寒象,这是关键。这条粗看起来,很不好理解的。

95.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这是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是营弱,卫气盛的原因。荣营相通,是一个意思,我们今天称为“营”。卫是津液,为什么强呢,因为表有邪风的缘故,卫气津液要调动起来去清除风邪啊,它大量调用,这个营血就要相对不足,是阴阳原理。营卫互根的。这个风邪,性疏散,这个津液卫气还大量聚集,毛孔洞开,不出汗才怪。如何解决呢?“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桂枝汤,调和营卫,微汗而除邪,就痊愈了。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条其实就是少阳病的典型方证。书上先说了一堆表里证问题,之后就开始说这个半表里的问题了。所以,太阳篇,是赅括全书章法的一篇,一切法度和病证都在太阳病篇来显示,大家要重点掌握理解。

“伤寒五六日,中风。”这句话有问题,胡老解释是伤寒和中风五六日,这个不通。如果这样,就应该是“伤寒、中风五六日”这样的表法。实际太阳中风转入少阳的,并不多见,多见的是太阳伤寒5~7日转少阳的。那么,这句该如何解释呢?是两个意思:一是伤寒五六日转入少阳。二是少阳直接中风。你们看看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学生:会不会是说明,小柴胡证的病机和太阳中风一样,也是表虚津液不足,或者说表虚津液不足,可以直中少阳,也是太阳中风的一种特例?

不能混淆。这少阳中风,除了加重说明耳聋耳鸣目赤外,其他症状没有细说,其实,典型症状都会有的。他下面接着这条说得更清楚: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明明就是说少阳直接中风。所以,这条开头这句话不要混淆误解,是两个概念。是说,少阳直接中风和伤寒五六日转入少阳的病情治疗。

学生:两种情况。

是的。剩下的这些少阳典型症状,以前我们详细讲过,就不必细讲了吧。

学生:嗯,但是这两种,如果病人来了,按证给方,不是都是给小柴胡汤吗?

是的,无论什么原因,都是少阳证,就用小柴胡汤就行。

记得在六经提纲里面细说了,大家可以到以前的内容去查找温习。方子后面的加减法,了解一下就可以,不要认真。我的意思是那个加减都删掉,因为不确切。

学生:胸中满与痞阻心下有什么区别?

满是胸满闷,痞阻是心口痞塞硬痛不通。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方四十九。(用前方。)

这条就是解释少阳中风的病机的。气血不足,腠理不固,这个外邪直接入了少阳,就叫少阳中风。或者由太阳伤寒日久伤了正气而转入少阳部位。里气还是不是十分衰,不然,病就直接入里了。

“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外邪在少阳半表里部位向里面侵袭,里面正气要拒绝,病就交争互结在胁下。为什么是胁下呢?

我们知道,少阳病位是阳证半表里,主要表现在身体中上位,在腔隙间为主。以后为表,前为里呢,半表里也就在两侧,他是这样分的。正邪格拒纷争,往外退就寒,往里去就热,因此寒热往来,发作有时,像疟疾一样,很有规律。其实啊,也不全是,有时有规律的,也有没有规律的寒热往来的,这个临床大家要注意。不要看到寒热往来没有时间规律就认为不是少阳病,那样就错了。

“嘿嘿不欲饮食。”这个病邪想要侵袭入里,或者阳明,或者太阴,这个肠道和胃就不会舒服的,它包袱重,压力大啊,食欲不会好,总是感觉饿还吃不多少,食欲不振。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这个半表里,无论少阳还是厥阴,它位置都是居于脏腑之间的位置。你们看看,这个中焦就是脾胃啊。

学生:一般是什么时候比较辛苦?在十二时辰里那段时间较辛苦?

时辰说法不准确,没有规律可找,不要陷在里面被迷惑。

包括这个厥阴,脾胃,肾,大肠小肠,可不是脏腑相连嘛。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邪高痛下。这句有意思。邪高,是指这个少阳位置偏上,寒热错结在上。这个体内正气,上聚抗邪,必然要耗费中焦之气,这个下焦的寒水,就乘机要上逆的,它没有中焦制约了,就上逆作呕而疼痛。病在上,下疼痛。这个现象,我们有时在临床上也常见到。引申推广开来呢,就是上焦有病,还伴随腹痛,都是这个机制。比如肺病,有不少患者就出现腹痛腹泻或者腹痛便秘的。有些心脏病的,也有不少同时表现腹痛的。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的来认识。见到这个情况,就是少阳病,可以用小柴胡解决。这个方子解决上面和中焦的病邪结聚,同时用半夏降逆温通,配合生姜制约下面的寒饮。生姜还有解表止呕作用,也暗含着除“痞”的意思。虽然没有典型痞证,但还是有这方面的迹象。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服了柴胡汤,症状消失了,如果口渴,就看看是否因为病邪未尽而入主阳明了,如果有阳明的实热证,就按照阳明经的方证去处理。这种情况,一般可以按白虎汤加人参汤和调胃承气汤的证来分辨。如果渴而胃气不和,可以调胃承气加人参的。

已经有大黄、芒硝了,清里热。加人参补津液中气。这是针对偏里的里实证。人参白虎呢,是针对阳明外证,要分开理解。芒硝咸寒软坚泻热。

学生:不是肾德在坚吗,为何它能软坚?

坚是固的意思。苦寒坚阴。

98.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得病六七日,”要好就好了,不好,就要有变证了,这个是说变证。“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脉浮弱,是表虚不足,表证还在,要恶风寒。脉迟是有寒。而又手足温,这个手足温呢,又说明里面还有热。是外有表证,内有寒热这么个意思。

“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这个医生呢,见到这个情况,以为手足温,是有里实,就反复给用下法,这个医生不怎么样,不懂起码的章法。即使里热,也要先解表不是?结果给先下了,不但一次,还是二三次。结果呢,就导致了阳明胃气不足,伤了胃气了,同时啊,这个太阴的证就明显了,本来是太阴有寒的,这样一下,阳明热不足,太阴寒湿寒加重,出现了不能食的太阴证,这一下又影响了表邪深入,也入了少阳,就出现胁下满痛。

“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面目及身黄,是阳明太阴寒热错杂的湿邪导致的。就是五行辨证说的脾胃湿热黄疸。颈项强,是太阳证没解。小便难,是湿邪不化的缘故。这是个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合并的这个证。这时候,以为不可汗,不可下,只有和,好了,给柴胡汤吧。用了柴胡汤,变得便下后重了,大便溏泄,腹痛总想拉。为什么呢?小柴胡针对阳证的半表里而设的,有寒性和疏泄性啊,已经给反复攻下,这时候还用这个带寒性的疏泄,只能加重里虚,加重太阴证啊。太阴证呢,典型的证是不能食,呕吐,腹泻啊。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这个人,湿热重,这个湿呢,是太阴寒湿,这个热,是阳明的这点余热。他有了太阴证,这个证明显,阳明证不明显。阳明掺杂在这个湿热上了,不然就是单纯寒湿。这个时候,水湿不化津液了,就要渴,饮水呢,加重这个水湿,就要上逆而呕啊,水入则吐。这个时候怎么能用柴胡汤呢?不是越治越重?用了不但下重,甚至还要吃饭都恶心呕吐。这样就真的变成典型太阴病了。

阳明太阴合病并病的情况临床不少见的。这个病就是这么个情况,要抓住不伤太阴为准则,虽然湿热,但是以太阴寒湿为主要注意的问题,千万不要再清热疏泄了,阳明的那点热不过是小部分,不要再伤胃气了。我看了一下胡老的解释,说可以用茵陈五苓散,这个方子不错,课后大家可以探讨,看还有什么方子契机。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条,是和上条对比的。“身热、恶风、颈项强”,这是太阳表证。“胁下满”,这是有少阳体征。“手足温而渴者”,这是阳明问题。三阳俱全了,如何治疗?不能下,不能汗,还都是阳证,这时候就要用和法,这才是可以用小柴胡来解决。这里小柴胡是针对三阳的并病的。有了太阴证的话,就不能用小柴胡。经文在这里就是为了讨论这个规矩的。少阳病,规矩就是,不能汗,不能下,只能和,一和表里都解。何况这是三阳同病呢,正当机啊。你不要见到这种情况就没主意,认为三方合一吧。

桂枝柴胡承气汤多好。你累不累啊?这样就是死学,没懂仲景规矩啊。

条文里说身热,恶风,怎么不说发热恶风?手足温而渴者,怎么不说便坚腹痛躁渴?身热,手足温而渴者。恶风、颈项强、胁下满。这样理解看看。前面是阳明有热,后面是太阳中风,都是微有其象,这个胁下满是个当机的关键。少阳病,寒热往来。它病邪往里,阳明拒绝,就显出些许阳明证,它往外走,表也不受,就表现些许表证。根据这个机理,不是正对证吗。

我们学习伤寒,要举一反三,活学才好,不然,一辈子都是机器人。所以,总结一下,少阳病——柴胡汤。三阳同病——小柴胡加减。为什么要加减?看表证和里证谁重啊。如果里面大便干燥了,就加点硝黄,表重,就多加生姜,或者加点桂枝。但是不可过量。躁渴厉害,加点石膏、人参。关键在于临机活用。

这个小柴胡汤,各书上都记载着加减法。用意是对,但是不要按那个死法去加减,那个死法不对,错误多多,后人乱加上去的可能性很大啊。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条,有不少人理解不透,认为这不是表阳证了。“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这句要分析。这个小建中,就是桂枝的变方嘛。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伤寒,就是指太阳病说的。阳脉涩,浮取无力,不流利。血弱、气尽,腠理开啊。表的气血津液不足了。阴脉弦,沉取弦紧啊,这个是不是虚寒?虚寒还要大量白芍?不是胡闹嘛?这根本不是虚寒,是气血不足的血痹,痹阻不通。邪在上外,营卫不足。邪高痛下。下面也津血不足,导致痹阻疼痛。这个所谓的寒,是痹阻不通导致的寒象,不是真寒啊,真寒要用姜附,不能用大量白芍。白芍干什么的?除痹通脉的,它入津血里面通畅的,这一通,还疼吗?还寒吗?不会了。

这个饴糖呢?甘能缓急啊,你急痛,少津液,用它不但增津液,还缓急。这个桂枝不说了,解表照常。把邪高也解决了,就不痛下了。这个方子也暗含桂枝加芍药汤的意思。你们课后找到这个方证温习吧。

学生:能不能增加大枣的量而不用饴糖?

不行,药性力量不够。我们现在不用饴糖,也不好买,多用蜂蜜。

使用小建中汤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呕者不服小建中。

学生:甜会加重呕吐吗?

呕家不服甘药。这个甘,是指甜味很重的药。主要是热呕,一般像这个桂枝汤,很甘温,增热。还有就是这个甜味,极缓,入中焦阻碍气机下行。寒证一般不太忌讳。但是也要注意不能甜腻。这个饴糖就甜而腻,更加阻碍下气。中焦虚呢,这个下焦气就要上凌,这是绝对的。上逆满阻于中焦,严重就上冲而呕,我们不能再用甘腻来火上加油。就是这个意思。

桂枝汤不能给酒客,有胃热的也不行,它增热啊。它却可以治疗寒气水饮上冲,大家要看清这个路子。不是见到呕就不能用桂枝。

一句话,要分寒热。但是,大甘大腻,寒热呕都不要用。

“不瘥者,小柴胡主之。”他服了小建中,没好,就用小柴胡,他不是太阳病那个问题了,是少阳病,就用小柴胡解决。少阳也有个症状,就是表虚风邪直入少阳了,还有腹痛啊,有时很不好和太阳分辨。少阳还有个特定指征,就是脉弦。

经文这么说,一个是提醒我们注意分辨,一个是说次第施药的方法。那么,你们问了,如果是少阳,就不能用解表,你看看,小建中主要在用芍药和饴糖,桂枝解表,不过是辅佐啊,它没有用桂枝为君药啊。看看柴胡汤,虽说少阳不能汗,不能下,但是它照顾表里的。生姜照顾表没有?黄芩、半夏照顾里没有?也照顾了。

10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伤寒中风,是指伤寒证和中风证。无论是伤寒还是中风,有一个柴胡证,就可以认定有柴胡汤的少阳指征,不必要求必须有几个少阳证才算成立。这句很重要,我为什么说柴胡汤运用最广,就在这里。少阳证有一大群,有一个就算。但是这条要注意一点,就是有太阳表证,同时也有了少阳半表里证,就不顾表证而认为就是单纯少阳证,不是这样的。大家千万不要错误理解。这条这样理解:①太阳表证转入了少阳。②太阳少阳并病。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这是说,表证转入了少阳了。单纯的柴胡证了。但是医家误搞,用下法来治疗,或者患者体质好,或者下药不猛烈。病没有变化,还在少阳。这个时候,用柴胡汤,寒战而欲汗不汗,然后出现发热汗出,病从外解,也说明是营卫沟通的过程。其实,你不用下法,吃了柴胡汤,真正典型少阳病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这个情况啊,我16岁时候给人治过,这个现象十分明显。吃完药,冷得盖了几床被还打哆嗦,急忙来找我,我说没事,一会就发热出汗了。结果就发热出汗,半夜就痊愈了。仲景先生语不诳人。

学生:寒热往来?治疗反应?

是的,凡是典型少阳病,多少都会这样的。遇到这个情况,不要害怕。

关于人参的补遗问答:

古代是党参,现在都人工种植了,力量不大,效果不佳,因此,我们常用东北人工种植的人参代替。白参可以,就是生晒参。红参不行,太热,上火。

学生:白参应该可以用于阴虚火有点,但不太旺的病人吗?

可以的,我常用来泡水喝,尤其夏天出汗多的时候。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伤寒二三日,”这个时候容易往里面传的。而这个病人啊,也是有个前提,就是中焦之气不是很足的。用脏腑辨证的说,就是这个脾胃不调和。这个伤寒呢,发热恶寒无汗啊,他没说是中风。这个发热厉害,伤津液卫气的,再加上本来中气不足,胃的津液更伤了,有些燥啊。我们有过这种感觉,就是你饥饿的时候肯定心慌难受。他这个感觉就是类似这样的。这个病要入里,还没入里,再发展怕是要成阳明证的。

这个心中悸,就是指这个心慌、胃不适的感觉。这个烦呢,在这里也是对这个热来讲的,不是一些书上说的血不养心而心悸啊。仲景对这个问题是有隐喻说法的。那个炙甘草汤,他特意交代脉象,结代,为的是让我们分清心悸和心下悸。这个证,胃虚津液不足,有热象。还有个问题没有说明,就是中焦不足,下焦水气要上逆的问题。这也是心中悸动的一个原因啊。要是这样发展,一个是要成阳明病,体若有虚寒的,可是要成前面那个间杂太阴的所谓茵陈五苓散的证。根据这样一个证,他用小建中解决。这个方不但解表,还用饴糖滋胃固了中焦,尤其是大量白芍,清了一下热,还有利尿除饮的作用,这个方证很妙。记住,芍药不养阴,它是有破泻性质的。见到它清热,就认为养阴,这个不对的。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艺文类聚引云:一名白术,大观本,作黑字)。生川谷及丘陵。

学生:那么在桂枝汤中芍药作用呢?是通营阴作用吧?

四物汤好在哪里?三温一清啊,两补两泻。桂枝汤,为什么叫千古第一方?因为它配伍尽太极阴阳奥妙:一温一凉,一发一收,一升一降,极尽方剂配伍变化之妙,中有甘草界中,生姜和大枣就是阴阳鱼的眼睛。你们要好好体会这个奥妙。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太阳病七天左右该好了,过了还没好,十多天时间,就基本会传变了。这条根据上下文来说,是传入了少阳了。这个医生是庸医,给用下法,以为到了阳明了,下一次不好,反复下,3~4天之后,还不好,哦,原来是柴胡证,还好,没变成坏病,给少阳的小柴胡汤吧,结果他又糊涂了。因为反复下啊,这个病已经开始往阳明转了,不过不明显啊,他还以为是少阳病。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少阳有心烦喜呕。呕不止,有少阳证。心烦,有少阳证。心下急,类似胸胁苦满,也怀疑是少阳。估计这个医生是这样来分析的。这个关键问题,在心下急上。胸胁苦满,那是满闷,难受啊,他不急啊?急是什么?心口窝,胃这个地方紧急,堵得受不了啊,是否有疼呢,这个大家自己理解。这说明阳明已经被影响了,里面要开始结实了,怎么能乱认为是少阳的苦满呢?这是少阳阳明并病,要大柴胡来解决的。你们看看,在小柴胡方义基础上,加了芍药和枳实,它阳明结的还不到调胃承气那么严重。调胃承气汤,减芒硝用白芍,比调胃承气力量轻。

为什么去人参?这个病要马上快速地去除这个实邪,你加人参补津液,容易拉后腿,影响速度。急下存阴的道理。病去了,津液自然恢复,或者去了再补也不迟。

治病要记住,不要总是想面面俱到,那样反而碍手脚。抓住主要矛盾就行,矛盾解决,一切解决。

这个方证,暗中说明芍药的性质了。上一条小建中那个方证,你们还要和28条对比,看28条到底去桂枝还是去芍药?说28条要去桂枝的,都是不熟读条文乱说。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方五十四。

伤寒十多天,介乎6和7两个周期的两倍之间,就是12和14天之间,这还不好,就要往里面传了。他这个传,出现了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胸胁满而呕,”少阳证具备了,有一证便是嘛。“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阳明症状也具备了。到了晚饭这个时候,“呼”的一下,像突发潮水一样的壮热啊,有的颜面热的通红的。这个我小时候得过,心烦口燥的。同时还胃里胀气如鼓,很难受,马上就要大便的感觉。那时候不知道怎么治,刚学医,难受了1年多。

“已而微利,”就是这个热消了,就上厕所,有些便溏啊。“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这个“以”字是错的,改成“而”。下之而不得利。本柴胡证,可不是小柴胡证,是指大柴胡证说的,别搞错喽。

为什么有阳明实证还要“利”呢?葛根芩连汤是利得厉害,上面这个呢,是利得不厉害,偏于结实。这时候用大柴胡正合适,小下一下,就不利了,就可以好了。

“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本来泻点肚子,给下利药了不但没好,反而更利,是什么原因?是这个糊涂大夫用药用过了,大概是给用了三物备急丸了,吃点巴豆等,看你好不好。所以先师说了,“此非其治也。”我们要注意,要千万细心,人命关天啊,我们不要当这个巴豆大夫。

“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那么,这样误治了,患者还在利,还是潮热,说明还是里热没去,里热去了就不潮热了,潮热是阳明的一个典型证。这个患者够倒霉,好在身体壮实,没给打入三阴去。这时候不能泻下了,他目前还有少阳证和阳明热,还没好,先给用小柴胡解少阳,以少阳为主吧,不要再戕伐胃气了。

“服小柴胡汤以解外。”解外的意思是说,按阴阳里外说的,少阳是阳,是这个意思,不是指太阳这个外。少阳解了,这个潮热还不除,就改用柴胡加芒硝汤主之。小柴胡加芒硝,小柴胡原方减量,微微地解一下少阳余孽,用芒硝清一下阳明实结。这次用药,包括小柴胡,可是有人参了,为了补了。古人辨方证,简直细到家了。我们要向古人学习。

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十多天,病传了,过经了,过到哪里了?到阳明了。为什么呢,出现了“谵语”。谵语,就是昏蒙,胡说八道了,就像迷惑的众生不知道道理在胡说一样,这个“谵语”是真胡说了,因为内热厉害,这个内热,源源不断,向外蒸,热不多呢,就蒸出来了,热多了,靠蒸出的这点热解决不了问题,这个热就上扰了,轻的鼻子嘴都破了,重了神魂颠倒胡说。

“当以汤下之。”这个汤是三个承气汤总称。根据轻重用承气汤就可以。他这句没有说全,全证是:蒸蒸发热,谵语,烦躁口渴,舌苔黄厚,脉洪实。

“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这是接着上面说的。如果小便正常,能够顺利,大便应当硬,内热,阳明的腑实啊。这个小便,即使自利,它也是黄赤的。他呢,大便不硬,而是便溏下利了,脉还调和,没有太过不及,这为什么?一问呢,哦,找个大夫看过,给用了巴豆之类的丸药给泻下了,泄得太过,病没有彻底清除,还好,没有脱阳而转三阴,这个病人体质好,身体棒。因此,先师说,“此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如果没有经过治疗,自己就下利,脉应当微弱无阳,要厥逆才对,就不是阳明了,大概是三阴病了。这句啊,是要我们注意分辨阴阳问题。那么,经过误治,出现了这个大便利脉反和,还身热,还谵语,没好,病还在那里没动。就说了:此为内实也。治疗不可太过了,如果不用过(巴豆)类过伤里气啊,用大承气汤就行。已经给用过了,就不能用了,用轻微一点的汤剂,调胃承气汤就可以解决了。

凡是丸药大泻下,基本都是峻烈药。别看是泻药,用太过反而不能祛病的。何况如果给用了巴豆大热的泻药,更不得了。巴豆是泄寒的。一堆垃圾,用不急不慢的水冲,可以干净,用一桶水“哗”的一冲,冲不干净。这个我们要注意的。什么时候用“哗”的一下呢?急性肠梗阻一类的,紧急得不得了的,急救用。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这条,是太阳阳明病。太阳病不解,阳明里热极盛,表里同病。

“热结膀胱,”这句要注意,不是结到“膀胱”了,这里的膀胱,是指小肚子这里,这个部位。这个部位大概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膀胱,一个是血室。不是指哪个脏腑说的,是指部位。这句话害了不少人,是人不理解,错解而自害,不是经典害人。结到“膀胱”,出现尿血,此时要用猪苓汤。这里用猪苓汤了吗?没有。热结膀胱、少腹急结。文里说明透彻,奈何非要和经络脏腑挂钩?这样执著有相实体,犯了大错,一错2000年。

热结到这里,说明热得厉害了,病人不去说胡话了,而是要发狂才舒服,脱衣上房,振臂高呼才高兴,并且,这个热伤了肠道血络,出现便血,属于阳明极证。

这个小肚子叫元神先天之位。这个地方扰乱了,要影响神明的。说心主神明,那是只看到表面而已,眼光没放开,没有彻悟。这个血如果下来了,热也随着解了,就会痊愈了。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一个宗旨,阳证,先外后内。阴证,要注意先温内。这是大规矩。对阳证,下不厌迟。

学生:下血会不会伤了营血,本来已被热伤?

不会伤的,热不解才真伤的。所以有急下存阴一说。

他下血了,躁狂病证就没有了。先给解表,表解决了,但是小肚子还是急着疼,硬,说明还是有余邪,血热互结,就是热性的血瘀。这时候,才用桃核承气汤。

桃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御览,此下有道字),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学生:芒硝是硝石吗?

不是的,硝石是火硝。

芒硝,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学生:有不下血者呢?也先解表再下?

是的。要遵循大原则。甘草就不用细说了。我们看看这个方子,这个方子是承气汤的变方,大黄、芒硝,清阳明热,推陈出新;这个桃仁和大黄,也去血瘀;大黄、芒硝除热。桂枝,一个是为了解表,在这里的意义是和甘草固中气,甘能缓急,桂枝辛温,还能制约寒药,辛咸除气血瘀滞。桂辛硝咸。

这个证,不能大下,大下解决了肠道宿便瘀滞,解决不了深层血瘀啊,要缓着来才行。你们看看方子各药的用量,再看看服法。“当微利”这三个字是用药关键,不可峻下。

学生:所以加甘草。

是的。问题就在这里。我很喜欢这个方子治疗慢性的腑实证。

学生:老师结合临床谈谈,让我们长长见识。这里的太阳病不解指的太阳伤寒说的吧?

许多慢性病,包括慢性哮喘、脑血栓、大便秘结为主的,或者是精神病人有大便秘结的,都很好用的,只要存在实证,并伴有血瘀的,都很好。条文没有具体说明的太阳病,就包括伤寒和中风。

这个方子,以后你们临床见到我说的情况,用了看看,你们也可以继续举一反三地推广开来。

学生:大便秘结为主伴有血瘀?证属阳明者都可用?

是的。这样的病很多。必须是阳证,三阴的不行。

这几条,说的辨证都很微妙,精华之处的几个条文,读经要注意这几条,学学先师的妙处。不要以为伤寒就是辨证用方药的,这个原理用到哪里都可以的。你悟透了这个伤寒原则妙理,触类旁通,可以开大智慧,万法归一,医道通神的。

学生:怎么判断是否有血瘀?

血瘀的指征呢,有几条:①舌质青黯,或者有瘀斑。②口干唇破,口唇发绀。口干口渴,漱口而不欲饮。③睡梦纷纭,有疼痛者,痛如针刺。④腹不满胀而自云满胀难忍。⑤脉弦、紧、重者脉迟(不通造成的)。这些,都是瘀血的暗征。明征好看,便血、尿血,局部瘀肿等,肉眼都能见到。

学生:“有疼痛者,痛如针刺”有没有特指某一个部位?

痛如针刺,当然固定。

还有一点,就是眼睛的白晶上,就是巩膜了,有瘀阻的血管和黑点的,这都是有血瘀啊。你们课后找资料,五轮学说,参考一下。

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熬,一两半) 大枣(擘,六枚)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这条,又是一个大坏病!又是一个复杂的辨证。“伤寒八九天”,大概有了阳明证了,这个医生不考虑患者体质,不考虑是否传经是否过经了,又给一顿猛泻,这个医生大概是张子和的学生,没学好,专喜欢用巴豆一类的。这个病呢,他这样一来,坏了,太阳不解,胸满闷,小便不利啊。这就是28条的病!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你们看看,是不是啊?

看到有阳明了,大泻伤了里气了,这个下焦水气就上凌啊。又把表证引入了少阳,阳明也没解了。就出现了水凌心的惊,少阳阳明的烦,里虚气不化的少尿,阳明的谵语,大泻津液不足而水不化气而身重,都出来了。幸亏这个病人体质很好,这么折腾,还没有转三阴。

参考这两条: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三阳同病,内虚水湿上凌。身重不能转侧,是有湿的缘故。看看方子,这是几个方子的合方化裁。这里有小柴胡汤义,有28条方义,去了白术和甘草。加了龙牡和铅丹。去白术,因为有阳明热,用它燥阳明不行。去甘草,不让它缓急。这铅丹啊,质重,专门降逆的,能镇水饮。如果没有热的寒饮可不要乱用。这条的病是因为大下伤里,下焦水就着阳明邪热上凌,它镇了这个凌心的热性水饮或者说是有热混合而化成的痰饮,很当机。龙骨、牡蛎呢,专门交通精神,去结气,化瘀浊,有清热作用。

龙骨,味甘平。主心腹鬼注,精物老魅,咳逆,泄利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齿,主治小儿大人惊痫,癫疾狂走,心下结气,不能喘息,诸痉。杀精物。久服轻身,通神明,延年。生山谷。

铅丹,味辛微寒。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泽。

牡蛎,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鬼,延年。一名蛎蛤。生池泽。

学生:量也不能多用吧?书上用了一两半。胡老的书说一般临床用3克。那铅丹折算就不能按一两=10克算了。

呵呵,当然不能多,多了坠死可不行。一两半,15克,也没有多点啊。这个药重着呢。

学生:哦。还是用15克?

也不是让你直接吃,要一起煎。看胡老的书,要取神不取义。

有人说龙牡是收涩的,涩精嘛。这个说法是个严重错误!看看龙骨药性,哪里有涩了?龙骨和牡蛎,是对药,开方时候,写龙牡,不分开。这个药,类似桂枝、白芍的配伍。

这个方子,解了太阳,解了少阳,大黄清了阳明宿热,人参、大枣养了津液、固了中焦胃气。茯苓利水,养心。龙牡解表邪,固精神,通阴阳转化的大路,解了痰饮。这个逆气强,用铅丹震慑而化结气痰饮。

说龙牡解决遗精,所以涩精,有涩性,有实证不能用,这简直是臆断,是个人的见解,独家学问而已,我们不追随这个独家学问。遗精是神不能摄收!因为二者之间有阻隔。什么阻隔?不外痰饮气血不通,二者不能感应,不能收抱。用龙牡一通,各归本家而合抱。

108.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方五十八。

这条,明显是太阳和阳明病或者单纯阳明病。期门,是募穴,当然可以治疗腹中病的,但是,他来个此肝乘脾也!这个说法不正确。

109.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这也是太阳阳明问题,结果又来个肝乘肺,反而不是肝乘脾了。

这两种说法,本身就矛盾了。一部伤寒,就这两条有五行生克,还自相矛盾。遍查医书,只言“肝乘肺,必作虚。”这个条文反而是实证,不是虚。这两条有严重错误。一个是可能后加的,一个可能是有缺误。暂存不解。

110.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第一段。“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这一段是说,太阳病或者是伤寒,或者是中风,过了两日出现了烦躁症状。太阳病不应该出现烦躁啊,这个烦躁呢,就提醒我们,这个病已经不是单纯太阳病了,已经转化了。他提了一个导致的原因,就是: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其实呢,发汗过多,或是错用下法等,也都可以导致的,他在这里提出,主要是为了“火劫”导致太阳误治病证而设的,这个大家要明白。

这个熨法,就类似我们用的温灸一类的热疗了,看到有恶寒无汗,尤其是伤寒证,就用这个法子在后背给祛寒发汗,结果是大汗淋漓,不但伤了津液了,这个大热之气,内入了阳明,阳明大热而津液不足,必然出现典型的躁烦,大热就出现谵语。

“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这是说不经过治疗,十多天后,振栗寒战得厉害,同时大便溏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津液恢复了,肠道通润,热邪排除。为什么振栗?表里阴阳自我和解恢复就会出现这个情况,就是古人说的“若药弗眩暝,厥疾弗瘳”,所以后面说,此为欲解也。

第二段是说具体症状过程表现的。“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这是说,大热入阳明之里,津液大伤而热气上攻啊,你口渴饮水,杯水车薪,津液不能下达,这腰以下的部位得不到津液濡养,本来就津液不足,如何能够出汗呢?津液不足,要小便也不顺畅。这热邪上冲,饮水自救,难敌邪热,必然也有呕恶现象。津液匮竭,想尿尿不出多少来,就是欲失溲。津液不能下达濡养末梢,双足就虚而恶风。阳明腑实大便干硬,小便应当多才是,但是,这津液匮乏得厉害了,反而小便不频不多,排尿困难。

“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这句意思是,津液恢复,大便自利邪热清除了,这个上攻的谵语烦躁之热突然清除,这个被热冲昏的头脑就一时难以适应,要出现顶拔样的疼痛,同时,津液谷气营养下布,两个足心就有热的感觉,这都是病情恢复的自然反应。

111.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这条明确指出了太阳病中风证的火劫误治的情况。这个中风证,发热汗出,你再给用火热来发汗助火,那就是风火相扇!这风火翻卷,营卫气血沸腾流溢,不守常轨而乱动了。风火两阳伤及营卫气血,身不得濡养,要出现萎黄的,像庄稼打蔫一样,这个黄,不是黄疸那个黄,这个要注意。

“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这阳盛是指火来说的,也指这个卫气津液的。这个火盛上扰,血气流溢,卫气津液上聚严重,当然要鼻子出血的,大概还要眼睛充血,牙龈出血的,这都要举一反三地看。阴虚是指水液,也指营血来说的。这个风火鼓动,蒸伤下焦水液,水液不足,营血被热所扰而枯燥不安,就会小便难,严重也会出现尿血等问题的,这个也要注意泛举,要活学活用。火上水下,它的性质就是火上炎,水下趋。阴阳虚竭,就是气血都不足的厉害,全身无有濡养,当然要热而枯燥,就像脱水了一样啊。这个情况,要出现渴的,虽然文上没说,可是,实际会出现的,饮水入胃,迅速上蒸,汗在头颈而已。如果头颈都无汗了,这个人也就交代了,说明彻底津液绝了。

“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这个是说系列临床表现的。大热入阳明,津液大匮乏。阳明腑实,大便干硬,腹满,热上扰则口干,干哕,微喘,甚者血络伤而咽喉溃烂,轻者谵语,重了就风火蓄势,身脑无养,手足躁扰而捻衣摸床,病大实而津血大虚啊。这个时候,就离死不远了,要观察小便了,这个小便如果还有,说明这身体的津液还没有绝,还可以治疗。如果小便都没了,那就准备后事吧。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腥,三两)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太阳伤寒证,脉浮,发热恶寒,无汗。用火热疗法吧,一顿大热大汗,大汗亡阳(津液),不但表邪不去,还伤了卫气津液,邪没入内,内里的水饮乘虚上逆,脑无所养,心受饮凌啊,就要惊狂不安,躺着不是,起来活动也不是。治疗这个证,用桂枝汤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表证不解,不可再发汗了,再发就要命了,用桂枝汤调整吧,要去芍药,因为内里的寒饮上凌,芍药性寒,不能用。要用蜀漆,这个药神农说:“味辛平。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注。”这个药辛热,破降寒饮啊,加龙骨牡蛎,是镇惊去水饮结聚,交通精神。所以看出,这个证是寒性水饮而外感的证。虚寒对待的必是寒饮。去了寒饮不是更加虚寒?这个和承气汤一个道理。承气汤急下存阴,针对急症,慢补不行。这个也是,寒饮实邪是当务之急,要先解决才行。白芍也去饮,那是对阳明实太阴虚的寒热夹杂的热性饮而说的,这个要辨清。

113.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这一条,说的是虚人外感的一个方证。形作伤寒,就是伤寒嘛,但是,我们不要大意,不要见到这外象是伤寒就用麻黄类的方药来对治。还要看看脉象才能最终定夺。这个脉,不是伤寒表证的实紧弦啊,且脉是虚弱的!弱是什么问题?卫气津液不足的原因。这个人卫气津液不足而患了外感伤寒了。弱者必渴,津液不足就要渴。如果用热疗火攻,必然大伤津液,出现躁烦谵语的阳明大热。怎么治疗?他说了,弱者发热,还脉浮,弱者,是说脉弱人虚。说明是表阳证,并且没有四逆等里证阴证。这个病在表,而津液卫气不足。就是这样一个病。要想解之,当用汗法,汗出而愈。这是27条的方证再现,大家可以去参考27条,这里省略不论。

114.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太阳表证,用火来熏,这个都是热疗啊,热疗方法很多,温灸,烤电,睡热炕,桑拿,这都算的。用了这个办法发发汗,以为就好了,前面那几条对火攻发汗的问题讲得很详细了,这个人是火熏都不出汗,两个原因啊,一个是本来津液虚,无汗可出,一个是不但不出汗,直接火邪就入了阳明了,没经过大汗出这个过程。这个很特殊,热了都要出汗的,这个病人不出汗,我们临床有不少这样的,怎么热都不出汗,蒸桑拿?直接就入了阳明,很厉害,有汗还能发出点热邪啊,发不出来,就要躁了,躁动不安,不是一般的心烦了!这是热盛伤津的严重了,再发展就是谵语!到经不解,是到了阳明,出了这个问题,躁得厉害,不解呢,就热盛伤血络,“清血”就是便血,热伤血室,重了要发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你惹他,他就要打人杀人的!“名为火邪”,这就是内火炽盛伤血络的症状表现,称为火邪!这是火邪内入下走了,如果有汗的,这个热大概要上窜外发的,就会衄血了。所以这个火热邪气,有几种情况,根据不同患者体质,而表现的部位轻重症状不同。

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脉浮,是说的表证。热甚,应该是指太阳表证的伤寒证,因为伤寒证发热无汗,这个热确实是厉害,往往是高热。这是表实,要发汗泻表才行。你反而用了火灸,灸疗是针对虚寒虚证的,有热补作用。实以虚治,成了《素问》说的“虚虚实实”了。你表实发热,我再给你热补一下,就是这个意思。这样一来,因火而动,火劫伤津,炎热上攻,咽喉干燥,严重了灼伤络脉而咯血。吐血,确切指咯血,咽部炎症溃烂咯出的血。不是胃出血。

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微数之脉,”脉微亏津血,脉数是有热。是为正虚而有实热。这个情况也不可火灸。火灸更伤津血而增热。火邪内入,会出现烦躁,火气上逆。这样做,虚其虚,实其实,就会出现114条说的火邪的概念问题。

“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血散脉中”。看着火灸的火力不大,这灸火的内功力量可十分了得!它可以“焦骨伤筋”,尤其是对过去的那个化脓灸说的。有形的血被火劫伤,很难恢复的,第一课讲过,血要气来化生,这个气都被火劫伤了,血本身也被火煎熬,哪能有恢复能力?这个灸疗啊,会用的,即使禁忌证也会疗效很好,不会用的,就会出现本书条文上的情况来,这灸疗看似简单,用起来,实在是霸道!这个,我有切身经验。

下面这段,“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如果脉浮,恶寒发热等,是有表证,要用汗法解除。反而用了火攻热疗,这个病人没出汗,邪气出不来,被火攻后,热邪更盛,但是呢,没有入里,还在外周营卫,津血聚集不能正常交化,这可要蕴产水湿,水湿下注,腰以下沉重疼痛。(体重,都是有水湿的原因,这个要记住。这个书上只要看到“重”字,马上就要考虑有水湿。)这是用火不当导致的,火邪没有入内而上下燥伤,反而引起湿热蕴集而下注的腰腿重痛来,此为“火逆也”。如果不经过治疗而要自我恢复的,一定会出现心烦现象,之后才会出汗,病就解除了。这个心烦,是津液卫气自我主动外发驱邪的一个表现。如何知道要汗出才解?因为脉浮啊,脉浮病在表,正气向外驱逐邪气,也会脉浮,一定会以汗出的方式解除。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方六十一。

桂枝加桂汤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117条要和112条对比着看才行: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112条是严重的亡阳而饮邪上冲。117条用火针,这个火针呢,开泄皮腠,泻得厉害。针眼大。表虚了,一旦针孔又被寒邪染着,就是所谓的感染了,要出现寒战高热的,表虚有邪,里面的下焦寒饮要上凌的。和桂枝汤证比较,桂枝汤是中风表虚,这个是表虚而有寒邪啊。所以,照顾表虚就要桂枝汤,不能用麻黄发汗泻表了。

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肺苦气上逆,急食辛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这样一来,表虚也补了,气也降了,表里通畅了,再在感染的针孔用灸以驱寒逐邪,这个表邪自然就消失了。对于一些小感染,用小炷艾灸,炎症消失迅速,这是真的。

这一条,不要以为是对太阳病说的,别的一些病大多用火针而感染也会出现的,要注意这点。没有表证的奔豚的病人,用了效果不好。这个病太怪,至今西医也没说清是什么病。

从脏腑角度讲,肺气要外通和下降。外不通了,肺气也不降了,水饮之气就要上犯。从三焦角度说,外虚而有寒邪束表,津液要迅速外达驱邪,这个下焦水饮就上冲,因为上也主表。

学生:这么说,水饮上冲,有人体主动防御之意,只不过,外虚或伤阳(津液),致水饮上冲无制,可以这样理解么?感觉这些理论,真的是一个模型。

是这样。本来就是嘛。

117条你们都看了吗?大家说说火逆。这条很难理解,一定要弄明白,这个火邪正常是上炎。它内侵,和水交互,不胜水,成了湿热了,下流阻滞。这是一种特殊情况。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不胜其水,水下沉而协热。”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学生:不胜其水,水下沉而协热?老师这个如何理解?

前面条文说火邪伤津液,这个反过来了。人家水旺的体质,用火攻,没解决,水邪上逆,有火来逼迫,不能上攻,就要夹着热,所谓的湿热,不能上达,就随着水性润下吧,阻塞经络,下焦痹阻。

学生:火本性炎上,今下趋,与水同流合污而成湿热。又外用灸法,火因不胜水,又与水合作加重这个湿热,这与火性炎上相反,所以称火逆。可以这样理解吗。

意思很对。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火逆,下肢痹阻,以为实证,又给用下法,这个下法最伤胃气的。“因烧针烦躁者。”这个很奇怪。为什么还要烧针?越下法,这个水饮可是越厉害的,严重了就是成三阴证了。“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这说明,下法不重,没管用而已,人家还是要自解。自解要烦而脉浮,要有一定表证的。见到下法无效又有表证而烦,来个火针解决,就烦而燥了,伤津液了。上也不足,下也不足,下焦这个水饮可要作乱。

学生:是不是还要向上冲?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没这条的情况重。这两条是姊妹。所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下虚,不能用芍药的。

112条和118条,是轻重问题,要分析对比其病理关系。这些条文,就是教给我们辨证啊,辨夹杂之证。不细读理解条文,绝对不行。所以,这个条文还是要讲的。我们讲的是概括性的,你们自己可以举一反三才行。

学生:112条是直接火迫致汗多亡阳,118条是有火逆先下而虚下,再烧针致汗虚上。想来桂枝对上焦的阳和表阳都有作用。

对的,你理解了。桂枝不是直接降逆,而是开腠理通气,气机条顺而升降。下面119条就是提起注意。

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太阳伤寒,高热畏寒无汗,用火针就惊。我用过,在大椎一个穴位扎一下很好。

这条是说,不要火针多扎乱扎,多扎了,10个穴位都扎,那可危险,非出问题不可,不单是惊。火针,主要的问题就是针孔大的很,泻气啊。同时,还有一定的针孔炎症。有了炎症,就调动一切力量来围攻啊,和西医的免疫是一个道理。这个气都往外面攻,就出现了所谓水饮上逆了,外虚了等。虚啊,必然有实邪填补的。《内经》讲基础也如此说的。你们要补得课呢,就是要掌握自身的康复反应。慢性疾病治疗是否有效的最关键点。

一个病,从开始到最后找你就诊。你给治疗后,这个病开始倒退。它一步一步往回退,最后退回当初得病时候的症状,就好了。不懂的,往往害怕不治疗了。这个经验,都是千金不传的东西。

学生:有的危重病人,治疗到最好的时候突然出现感冒症状。这个时候,重病就开始慢慢好了。

1岁得过肺炎的人,你真的给整体调整治疗,最后会出现严重感冒的。我以前写的那个治疗反应,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可惜,都歪解了。我们伤寒书上不止一次提过这个问题,大家都没在意啊!比如: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自解,就是自我恢复的反应。你们什么时候能够理解贯穿呢?你们为什么不去细研究理解呢?过去是给一百个珠子和一根线,自己串联。现在可好,要给穿起来带上才行。学伤寒辨证,知道提纲是入门。300多条的相互关系,一辈子的问题。胡老都没有彻底吃透,先师仲景也只说八九。别看薄薄的一本不起眼的书,学问大着呢。我不敢逐条细讲,怕大家学了拘束。不然,一条就可以讲几天的。我每条讲解,是为了说透道理,说透病理,运用的时候,就用这个病理去运用,多好啊。格物致知,举一反三。疾病万般,归纳病性有五宗啊。一部伤寒病理,不离五宗。那个《内经》六气,归纳还是五啊。火暑一体嘛。

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这个你们断一下句。琢磨一下。“反不恶寒发热”,关键是这句。关上脉细数者。说明有热的。

这个吐法和下法是一个德性,一个下,一个吐,都是对阳明实证讲的。过了,都可以伤胃气的。吐法可以伤中上焦,下法可是伤中下焦。伤寒的脉法啊,细脉多主津血不足的。给一顿吐,伤了胃气津液了,虚了。

太阳病,是个表证,要汗的,结果给用了吐法,伤了胃气、津液,内虚则表邪内入,传变了,表邪内入化热,是个客热,阳明本热的话,就大实大坚了。就是说,这还没有形成典型的阳明腑实。虽有热,是外侵的客热。这时候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阳明胃气本虚,胃不足就要有水饮上凌的。他患者经过吐法后,中上焦都虚了,这个下焦的水饮可是乘虚直上的。

学生:还在三阳,没有入阴?

是的。

“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一二日吐之者,是用吐法的时间短,胃气伤的不重,胃里虚,还水气上逆,就会饿还要恶心呕吐,口不能食。他这句条文没说吐,实际上是有恶心呕吐存在的。三四日吐之者,是反复用药再吐,伤胃气伤的厉害了,表邪内陷的也厉害,客热胜了。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内饮上凌,糜粥滋腻,它水饮不喜欢这个东西。客热还盛,就喜欢冷食啊。注意冷食两个字。一定不是冷饮的。这个胃气伤得厉害,饮邪上凌得厉害,这食物不会往下走的,所以说朝食暮吐。成了反胃了。就像用泻药过头了,成了太阴或厥阴的久利了。他管这个情况呢,叫做“小逆”,说明还不算严重。

学生:重了就入阴?

是的。这是胃虚有客热,有水饮的证。你们看看胡老的说法,他说,这是胃有虚热不和,要用调胃承气汤,这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一下就连下边也虚了。

对喽。这个要用什么方子呢?

学生:苓桂术甘汤合甘草泻心汤?

不确切,但是肯定有效果。生姜泻心汤加小半夏加茯苓汤。读胡老的书,也要慎重去读,不要以为全是金科玉律。

学生:老师吴茱萸汤可以吗?生姜和胃止呕。人参、甘草补津液。吴茱萸温中下气。

不太合适。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学生:这个病没有出现下利,用吴茱萸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可以吗?

有客热呢。

学生:嗯。就是这个客热。老师,我想问一下,用黄芩黄连去除客热会不会伤胃气。因为这个病已经给吐了。

不会的。脾苦湿,急食苦燥之。

学生:哦。明白了。就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汤一样。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水饮加客热,类同湿热啊,他上涌。如果是在下焦,就是葛根芩连证了。

我们分析一下用药。首先,小半夏加茯苓,这个半夏,本身就是辛燥,降逆气,散水饮的,止呕降逆很好。加上生姜,辛散温中,止呕。茯苓呢,土中治水啊,断了水饮的第一关,在中焦死守啊。中焦胃气是拦截水饮的,这个要记住。那个生姜泻心汤呢,黄连、黄芩肯定是燥湿清热的。半夏、生姜前面讲了。人参,补中焦,养津液啊。干姜呢,也是土药啊,可以温散水饮的,还制约寒凉药而不过偏。这人参也是土药。甘草呢,土中木药,可以缓急,可以滋养温和的。所以呢,这是个很合拍的方子。吴茱萸呢,对于阴证的寒实水饮可以的。

他后面条文有个极吐下而用调胃承气的,和这个条文是有分别的,不要错误等同起来。过两天会讲到的。

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的,要汗法才行。庸医乱治,还是给用吐法。以为吐能发越,是发越,发越的是宿食痰结,怎么能发越表证呢?现在这样的庸医也不少,你们不要随便地学“医者意也”的臆断,搞不好就丢人现眼。病人经过这样一顿大吐,病入里了。这个吐可不是上面那条的吐个几次,而是比上面的还厉害。我们知道,大汗也可以燥阳明津液的。这个大吐啊,也可以竭津液的。这个大吐,会竭津液,同时也竭水饮的,胃里的水也给吐干了。加上这个外邪内侵内陷而转了阳明内热了。

“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也。”阳明的典型证,就是热,内热蒸蒸外越,恶热不恶寒。还有就是烦躁。他条文没说渴,但是这个渴啊,一定会有的。大家或多或少大概都有过呕吐的,呕吐之后,都会口渴的。这就是伤津液的缘故,西医叫做脱水。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呢?怕热,还烦,还要渴,怎么办?

学生:白虎加人参汤?

正确。你们看,他没有说呕吐不食,说明已经成了阳明的外证了,再下去就是承气汤了。白虎加人参汤,去大烦渴和大热的。“吐之小逆”和“吐之内烦”要把概念分清。以后我们考试会考这个概念的。

包括前面的“火逆”,都要知道的。

122.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这条是解释上两条的,安排的顺序十分紧密,非常好。他说了,脉数是热,应该吃的喝的都多,消谷嘛,就是时方学院派所谓的“消中”,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多食或者食欲亢进。但是,反而吐而不能食,食则吐逆,这是什么原因呢?哦!是因为发汗太过(应该补充的是,吐之过度),伤了阳气(津液)了,膈气虚,就是中焦胃气虚。“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脉乃数也。客热不能消谷,自身的阳明热才能消谷。所以,虽然脉数有热,不能消谷的。“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句话说明,胃中虚冷,是有水饮的,水饮上逆就吐。关上脉细数者。关的位置,就是指肝胆脾胃,心下脐上这个位置。右关异常问肝胆,左关问脾胃。不要搞反。

学生:这个数脉是无力还是有力呢。如果从吐之过度来看应该偏虚数。

脉细,就是津血不足的脉。它无力,怕是入了太阴,有力就要成典型阳明实证。

第一条说的小逆,是胃虚有客热,确切讲还是介乎太阴阳明之间的。第二个,内烦,说的就是明显的阳明白虎证了。我们知道,厥阴病和太阴阳明合病,都是痞证的范畴。那个小逆,可以用痞证衡量。见到一个病,先用五证套一下,就知道大概的辨证方向了。然后六经辨证,难以理清的时候,就用五脏虚实辨证去查,最后综合起来一考虑,就准了。

方证用好了,基本不用去加减什么单味药,那么多经方,怎么合都可以,还用你去加减创造不成。一整就说发现内经了,解密伤寒了,又创出了什么新理论了,又搞出新配方了,你怎么那么厉害啊?你的新方子,经得住千年考验吗?目前有些初学者显得很浮躁。都像得道了,了不得了。你们以后学术到位了,收徒弟一定记住,那些高傲自满,不知道姓什么的,喜欢争斗炫耀的,一概让他远点。我们医家不收无德的人。

目前真懂经方学术的,不是很多。临床能用经方治病的中医很少了,这是事实,经方学术,严格讲就是汤液经和伤寒论,他应该没派别之分,就那么一个真理而已。

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

这条用了调胃承气汤了,这是为什么呢?难怪胡老120条给用了这个方子,被这条给影响了。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关键是这句话上。结合下文,就知道,这太阳病传变了,十余日,已经入阳明了。这个庸医,看到了阳明腑实,就来个大吐大下,上下一起来。我们要知道,这泻药呢,用过火了,是不能彻底祛病,还要伤正气的。这个就是,实邪没去干净,还伤了胃气了。“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这胃气伤了,有了津亏水泛了,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下法呢,下焦也元阳不足,就大便反溏,腹微满。实邪没去干净,还有些热啊,就郁郁微烦。

“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汤。”这句是说,极度吐下后,出现这个问题,就要用调胃承气汤,调和一下胃气,不要补,要把这个剩余的实邪轻微的清除去就自动恢复了。这个汤药,一定按照方后说的去做,要少量服用,矢气就行,不要腹泻,要掌握这个尺度。大黄微用,调中之妙。看看神农大黄药性,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御览,此下有道字),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生山谷。这个大黄,我用它泡水喝作为日常保健。别的中医听说后讥笑我,说我胡来,不懂中药。”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是指微用。这是关键。这个东西,比什么补药都强!这条理解为:如果太阳传变,没经过极度吐下的,就出现上述症状了,就不能用调胃承气汤了!这是关键的关键啊!胡老的错误就是没细看这个地方。这是什么?这是传到太阴去了,要理中类方剂了。

学生:后果转归不同。

就是嘛。

后面他有不厌其烦的交代一句: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调胃承气汤。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告诉你,不要以为这个是柴胡证,因为很多医生见到呕就以为是柴胡少阳证,不加思索的乱来,所以先师谆谆告诫呀。柴胡证,起码要头晕目眩,心烦喜呕,胸胁苦满,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的。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以呕故知极吐下也。这个症状啊,是极度吐下造成的,伤了胃气津液,上下均虚了,体质强的,进一步可能要结胸的,弱的,怕是要入太阴的。

学生:总的说是太阳病十多天了,被医用大吐大泻治过,变成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即病入里,并上下俱虚之证。

和这条也要对比,更能理解透彻的。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这是表里不解,而我们讲的123条,没有表证了,这是分别所在。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这个能帮助我们理解123条。说明里面还有热的,胃气不和啊,还没有虚彻底,彻底了,就成太阴了。如果是没经过极度吐下,就出现这个太阴病了,也要注意这个“郁郁微烦”。不是绝对单纯的太阴病,还杂有阳明的一点热,这个要注意。那个葛根芩连汤证也要拿来对比分析的。这个情况就复杂了。这个时候,可以理中汤加生姜泻心汤的,还可以用什么呢?这有个类乎证问题。可以贴近太阴阳明合病,也可以贴近厥阴病。这个时候,就在于医生权衡了。这两个汤证,都可以治疗的。

学生: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呢?

也可以,要加白术。起码要有理中汤的内涵。白术水中土药,专门入水中治水的,为了维护中土利益。时方派说,它利腰脐间肾气,就是治水利水而护正阳的。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太阳病,六七天了,表证还在,又出现了别的症状,就是传变到了阳明了。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它这个表证,即使有,也是不严重的。一会讲这个问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脉微弱,还沉的很,表邪内入了,没有结胸的症状。一般脉微弱而沉,该是三阴的问题,这个没有三阴症状,那么,这个脉就是瘀滞痹阻的脉象,结胸呢,也是瘀滞的证,但是要胸痛,脉寸浮而实,关上沉才对。这句的正确理解,该是这样的:寸脉还是偏浮,有表证残余嘛!其余关上尺上都是沉微,看似结胸脉,反而没有结胸症状,他就说:反不结胸”。

“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我们知道,这阳明病重了,就是高热躁狂或者谵语胡说啊。病入阳明,热结下焦,大便肯定也要干硬的,所以说,“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痞满燥实坚啊。这个热很厉害,就要发狂了。这个肠道啊,在下焦,它是先天的神明的根据地,它有热,就要影响神志的。“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如果小便正常,就是血瘀的阳明瘀热互结,如果便血了,好了,瘀结排除了,热也随之清了,就痊愈了。这个便血,是大便血,不是尿血。

“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所以如此呢,是太阳的邪热内传入阳明了,这个热,煎熬津血,使血也凝结了,叫做瘀热互结,因此发狂,不是一般的阳明躁狂,要更厉害的。这个下焦呢,又是后天津血水液的集散地,尤其精血,都聚在这里。男子精宫,女子胞宫,都在这里,古书又叫做血室。去掉四肢,这个下焦容易瘀积有形的物质,本身就有瘀滞的自然因素。拿四肢来说,这个足底,最容易瘀滞的,最下端嘛,加上地心引力,就容易瘀滞不通。

学生:所以足底按摩也可以治疗不少病?

对的。

这个瘀血,可以是热的煎熬造成的,也可以是素有瘀血,赶上太阳邪热传经了,就瘀热互结,又热,又不通,多厉害!血瘀证,典型的是自言腹满,而其实不满。这个不是了,真的满硬,因为啊,他还有阳明腑实的。看症状,看口干渴吗?舌苔如何?来判断是否寒或热啊,这样区分。

学生:如果不便血,用抵当汤后,会不会便血?

多数会的。

学生:口不干渴——水饮;口干渴——阳明病?舌苔白腻——水饮;舌苔黄有瘀点——阳明加瘀血。热——阳明病。寒——可能是水饮。老师,是不是这样判断的?就这一条而已,脉沉。

再有一条,就是是否发狂。是否为血瘀,他下一条就说了关键一点,在小便上分。抵当汤主之。他用这个汤来治疗。那么,还有表证在啊!怎么不先解表?不是的,有表证时候,下不厌迟啊。

学生:太阳不是随经了嘛?六七天了,而且阳明明显,故知表没有多少了?

对了!他这个表证啊,不过是残余。以前讲过,内不通,外就不彻。前面有利尿解表的例子啊。这个瘀热的厉害,堵的厉害,解表也白搭。把这个瘀热通彻了,在表的残余自然通彻了。

血瘀,多数都是寒凝造成的。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夹杂互见的。由热直接导致的煎熬凝结,还是不多见的。他这条的血瘀呢,应该是偏于素有血瘀。以前就有,加上阳明大热,化热了。直接热瘀,那火得多大啊,直接越过沸腾出血一关了。但是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少见而已,临床注意。

学生:对了,我顺便问一下:白睛内有黑点,是否表示有瘀血呢?舌苔上好像看不出来。

是的。

桃仁,味苦平。主瘀血,血闭瘕邪,杀小虫。

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御览作水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虻虫,味苦微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大黄,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杀(御览,此下有道字),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治宜辛咸,佐以酸苦。这个是瘀热互结,要清热,用苦寒多,配合水蛭的咸平。大黄酒洗,有辛散作用。配合的多好。苦寒清热涌泄,咸软坚,辛散瘀,还反佐苦寒,很周到。不下更服。通了就行了,不必尽剂。瘀血严重的,可以把血打下来。不严重的,就是黑便而已,轻的,连黑便都没有,照样痊愈。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这条,是解释上条的如何分辨血瘀的。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太阳病,出现了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少腹硬,有实证,脉沉结,也是有阻滞的,身黄,也是血不养身,也是血脉不通彻的原因。这个黄,有血瘀的身黄,也有水饮多而血虚的萎黄。

学生:应该是暗黄吧?

血瘀的黄疸是暗黄。

“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不利,尿的费劲或者尿少,这不是有血瘀,是水饮不化而留饮在下焦。这肯定在舌苔等问题上有不同的。“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小便正常,人发狂了,这才是有血瘀。这两句,要分辨一下。有下焦留饮,小便不利,是太阳病合并内有水饮。下焦血瘀,小便正常,发狂,是太阳病传阳明的瘀热互结。胡老叫蓄水或者水瘀水毒,那是日本人的叫法,我们叫做饮证。下焦留饮,小便不利,轻的,可以用五苓散、猪苓汤等。重的可以用十枣汤下之,不要过头就行。胡老说的许多脑神经病要注意阳明下焦血瘀,这是事实,临床遇到一些脑病,多留个心眼,从这方面辨一下。用那个先后天阴阳脏腑位置一套就懂了。

记得我舅舅脑出血,昏迷不醒,他们家族都是这个病。在县城医院给开颅了,之后缓慢渗血,下了引流,三天不止,继续昏迷。我去了以后一看,就是阳明瘀热而已,给用了抵当汤,水蛭是研末灌下去的。出血不止,有个原因,就是血瘀造成的。你不去瘀,它就出个没完。一付药下去,就醒了,第三天,引流管也拔了。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宜抵当丸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这条说的和上面一个道理,惟一不同的,是症状不重,没有发狂而已。治疗上,用丸药水煎,药量小了。实际按道理呢,还是在药里放点酒比较好,符合汤液配伍法度。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太阳病,在表,小便正常,如果饮水过多,就胃里停水饮了,这个水饮要上犯,要出现心下悸动不安的。“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小便也利,但是少,肚子满硬不舒啊,这是水饮留饮在下焦的原因,就是留饮膀胱了。那个瘀热互结呢,叫做热入血室。这条是分辨胃里停饮和膀胱下焦停饮的方法。太阳病中篇讲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