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管切开套管拔出切口不愈合

气管切开套管拔出切口不愈合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今常规气管切开术中,纵切口已逐渐被横切口取代。③切口应注意保持正中位置,以免伤及颈部大血管。对病情严重、颈部粗短或肿胀的病人,宜采用纵切口并使切口加长,以便操作及缩短手术时间。切开后做气管前壁造瘘切除软骨及环间组织,使前壁成一圆形瘘口。小儿只在气管前壁正中纵行切开,不切除软骨环,因小儿气管软骨软弱,支架作用差,切除软骨易致前壁塌陷,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术,是ICU需要长时间气道开放的病人人工气道的建立方法。系将颈段气管的前壁切开放入硅胶或金属套管,以开放气道、解除梗阻,减少上呼吸道阻力和死腔,同时能解除二氧化碳淤积,改善肺泡气体交换,引流呼吸道分泌物等。

【适应证】

1.需要长时间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人。

2.上呼吸道梗阻,如口鼻咽喉及颈严重软组织感染、损伤导致肿胀,小儿咽后壁脓肿、下咽或口咽部巨大肿瘤,以及气管塌陷等。

3.气道保护性机制受损,任何原因引起的咳嗽反射抑制、排痰困难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淤积、阻塞者。如严重肺心病与肺性脑病、脑血管疾患与颅脑损伤、中毒等原因导致深昏迷、多发性神经根炎和高位颈髓损伤、严重的胸部外伤或胸、腹部手术后等。

4.极度呼吸困难、无条件行气管插管和无时间、不允许行正规气管切开术时,可行紧急气管切开术。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明显出血倾向时慎用,COPD反复合并呼衰者应权衡具体病情及必要性,避免过早气管切开。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术前准备

(1)患者术前备皮、剃须。

(2)准备器械与设备。

①必备照明灯、吸引器、氧气。

②手术器械。针、线、剪刀、手术刀(圆、尖刀片各1)、血管钳(直、弯)、艾利斯钳、蚊式钳、吸引管等手术常规器械,必须有甲状腺拉钩。

③气管套管(常为有套囊硅胶套管,根据不同年龄选用不同直径及长度的号别)

(3)药品。局麻药物1%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镇静止痛药物(如咪唑安定、丙泊芬、吗啡、芬太尼)。

(4)病人体位:为仰卧位,肩下垫枕,头保持仰伸正直位。紧急气管切开的患者也可在半坐位下手术,但头一定不能偏斜,使颈段气管保持在颈中线上。

2.手术步骤

(1)切口选择

①横切口:在颈前环状软骨下方2cm处沿皮纹水平皮肤切口长4~5cm。

②纵切口:颈前正中切口可取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上切迹的纵行皮肤切口;纵切口所需手术的时间稍短,但遗留瘢痕明显。现今常规气管切开术中,纵切口已逐渐被横切口取代。

③切口应注意保持正中位置,以免伤及颈部大血管。对病情严重、颈部粗短或肿胀的病人,宜采用纵切口并使切口加长,以便操作及缩短手术时间。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浅筋膜。以拉钩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两侧稍行分离,于正中可见两侧带状肌相接的白线,用刀将其划开,钝性沿白线上下分离,两侧带状肌向外拉起,暴露甲状腺峡部。

(3)处理甲状腺峡部。通常可用拉钩将峡部向上拉起,暴露气管前壁。切忌对甲状腺峡粗暴钳夹,遇甲状腺峡出血可缝合止血。若甲状腺峡肥大,影响气管的暴露,可自峡部上缘向下分离,使其与气管前筋膜分开,然后以血管钳两侧垂直平行夹住峡部,钳夹后切断并将断端“8”字形缝合止血。

(4)暴露并确认气管。甲状腺峡部处理后,即见气管前筋膜,其下方隐约可见的气管软骨环,暴露不清时,术者可以示指触诊,以感觉气管的位置。以血管钳将气管前筋膜略做分离,暴露气管环。

(5)切开气管。气管前壁暴露后,用注射器长针头于两气管环间刺入气管,成年病人回抽空气确认气管后,迅速注入1%丁卡因做气管内表面麻醉,使切开气管时咳嗽反射消失。小儿则不宜使用丁卡因,试穿有助于确定并与颈总动脉鉴别。

气管切开部位应在2~4环间,以3~4环为宜,第1气管环必须保持完整,过高易损伤环状软骨导致喉狭窄,过低有损伤血管并导致大出血和损伤胸膜顶而出现气胸的危险。以尖刀从软骨环间切开,常选纵行或舌形瓣切开气管。切开后做气管前壁造瘘切除软骨及环间组织,使前壁成一圆形瘘口。小儿只在气管前壁正中纵行切开,不切除软骨环,因小儿气管软骨软弱,支架作用差,切除软骨易致前壁塌陷,气管狭窄。

切开气管前须妥善止血、备好吸引器,以免血液会被吸入气管,气管一旦切开后,立即有分泌物咳出,应及时吸引干净。

(6)插入气管套管与切口缝合。气管套管必须在直视下插入气管,并须证实有气流冲出,警惕误插入组织间隙,确定位置无误后将管芯取出。

切口间断缝合,缝线不宜太过紧密,以防发生皮下气肿。若组织分离时气管旁腔隙过大,可用凡士林纱条填塞于切口四周,以防皮下气肿和出血,24h后将纱条取出。缝合后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7)气管套管插入后予以妥善固定,以防止脱出,尤其术后早期脱出因窦道未形成难以再次置入,而造成危险。将套管托上的线带系于颈部,以固定套管,防止脱出。线带打死结固定,线带的松紧以可容纳一手指为宜。太紧会使颈部受压,太松套管则易滑出。

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时,气囊充气的压力应适宜。

(8)术后体位:为仰卧位去枕或低枕。

(9)拔除气管套管。当病人可经喉呼吸,经口自主排痰时,可考虑拔除套管。拔管前先抽空套管气囊,堵管24~48h,如呼吸平稳、发声好,咳嗽排痰有力,即可将套管拔除。伤口处覆以无菌纱布,也可先以蝶形胶布将伤口左右两缘拉紧靠拢,伤口均能自然愈合。长期带管者,拔管前要做纤维喉镜或气管镜检查,发现瘘口周围有肉芽时应先摘除,再堵管、拔管。

【注意事项】

1.误切颈总动脉已有多例报道,尤其小儿的颈总动脉不易与气管鉴别。颈总动脉一般均较气管细,但有弹性、触之较软、并有搏动感,试穿刺有助于鉴别。

2.气管前筋膜不应过度分离,前筋膜的切口亦不宜小于气管的切口。为避免气体沿气管前间隙扩散而形成纵隔气肿,可将气管前筋膜与气管一同切开。

3.病人咳嗽时胸膜可凸出于锁骨上方,若手术分离较深,则可能损伤胸膜而造成气胸,多发生于小儿患者,右侧多见,此外小儿气管前方可能遇到胸腺。将拉钩向下推移即可暴露气管,并可用钝拉钩将胸膜拉向下方以保护之。

4.气管壁切口不应过大,以避免瘢痕性狭窄。气管应尽量在无咳嗽时切开,切开时刀尖不宜用力过猛,以免刺伤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尤其是咳嗽及用力吸气时,气管后壁前突,更易造成损伤。

5.手术结束时,若观察到套管有与脉搏一致的搏动,提示套管贴近或压迫大血管,应尽快更换合适套管,直至无搏动为止。

6.注意套管系带的松紧,随时调整,避免太松时脱管。

7.脱管的紧急处理。患者重新出现呼吸困难,或小儿突然发出哭声,棉丝放在套管口不见有气息出入,吸痰管插入受阻及无气管分泌物吸出应考虑导管脱出。一旦确定脱管时,可先试行两手执套管底托,将套管顺其窦道自然插入。若有阻力时,应将套管取下,将血管钳沿伤口送入气管内,撑开血管钳缓解呼吸困难,并准备好气管切开手术包,将新的气管套管置入,重新建立人工气道。若窦道未形成套管放不进去时,须打开切口,找到气管切口再放气管套管。

(许 媛)(审稿人 詹庆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