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凝血溶血机制检查

凝血溶血机制检查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将使血块收缩不良。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及红细胞增多等情况下,血块收缩不良。该项试验亦能反映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以及抗凝物质的存在。APTT延长可用纠正试验以明确为何种凝血因子缺乏,为诊断和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提供依据。PT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者有临床意义。PT是检查外源途径凝血因子异常的重要试验。相关凝血因子减少时此比值增大。

一、常用的凝血和出血试验

血小板功能的筛选试验有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凝血因子筛选试验有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1.出血时间(BT) 正常值<10min。若BT>15~20min,即BT延长,提示血小板减少或增多,或者血小板对初期血栓形成的能力减弱,BT是一种灵敏的血小板功能筛选试验。

2.血小板计数(PC) 正常值(150~400)×109/L。PC为(50~100)× 109/L时,出血时间轻度延长,在严重损伤或应激状态发生出血。若PC<50 ×109/L,轻度损伤即可引起皮肤紫癜,手术后出血量增加。若PC<20× 109/L,常有自发性出血,需要预防性输入血小板。如果PC在50×109/L以上,而血小板功能正常,手术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异常出血。PC>400×109/ L为血小板增多,患者容易出血或者发生血栓形成。

3.血块收缩时间(clot retraction time,CRT) 24h内血块完全收缩为正常。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将使血块收缩不良。严重的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缺乏及红细胞增多等情况下,血块收缩不良。

4.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正常范围(2.5±0.5)g/L。低于1.0g/L提示纤维蛋白生成显著减少。

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 又称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为30~45s。与正常对照相差5s以内即为正常,延长10s以上为异常。APTT对检测内源途径凝血因子异常很有价值。该项试验亦能反映凝血酶原或纤维蛋白原缺乏以及抗凝物质的存在。APTT也是肝素抗凝的重要监测指标。APTT延长可用纠正试验以明确为何种凝血因子缺乏,为诊断和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提供依据。APTT缩短见于DIC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高凝状态。

6.凝血酶原时间(PT) 正常值为11~14s。PT超过正常对照3s以上者有临床意义。PT是检查外源途径凝血因子异常的重要试验。PT延长,见于严重肝病、梗阻性黄疸或肠道疾病、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症、双香豆素(维生素K拮抗药)抗凝治疗后及DIC患者。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多发性骨髓瘤、洋地黄中毒、乙醚麻醉后。PT测定作为筛查试验,用于掌握出血性疾病病情,以及出血及手术时应补充何种凝血因子的检查;也用于检查在肝合成的维生素K依赖因子(因子Ⅰ、Ⅶ、Ⅹ、不包括因子Ⅸ)是否减少。PT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和人工瓣膜置换后,口服抗凝药的监控检查。

7.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rothrombin ratio,PTR) 即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比值。正常为1±0.10。相关凝血因子减少时此比值增大。

8.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即PTRlSI,参考值为1±0.1。ISI为国际敏感度指数。指数越大,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低。

二、临床应用

有些药物,如肝素或华法林,可以产生出、凝血功能异常。肝素常通过检测APTT判断其在体内的活性,而华法林则通过检测INR来判断它在体内的活性。普通肝素能被鱼精蛋白中和。

阿司匹林可调节血小板功能,导致术中创面渗血增加,其效应强度无法应用上述的项目来检测。一般来说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停服1周后再进行手术为宜。有时术后为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除穿弹力裤袜外,也可适当应用抗凝药物,但须权衡出血与抗凝两者的利弊,慎重考虑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