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des,AIN),又称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种以肾间质(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退行性变)急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
1.急性间质性肾炎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肾功能不全,重者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发生往往是突发性的,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肌痛、发热,有的出现腰痛或下腰痛(肾包膜张力增大所致),约50%以上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表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通常在服药后1~30d内(平均1周)发病,利尿药或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则可在长时间内甚至数月后才出现肾脏损害的临床症状。
2.全身过敏表现 常见药物疹、药物热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时还可见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但是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AIN常无全身过敏表现。
3.尿化验异常 镜下血尿、脓尿、蛋白尿。
【致病机制】 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引起机体超敏反应(包括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致成肾间质及小管病变。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还可能同时导致肾小球微小病变性肾病。
【致病药物】
1.青霉素类 青霉素类抗生素无直接肾毒性,但易发生过敏引起间质性肾炎。其中甲氧西林及氨苄西林最常见。临床症状多出现于用药后7~14d,可表现为轻度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尿沉渣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同时常伴有全身过敏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及血清IgE增高,严重者可表现为少尿型或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
2.头孢菌素类 如头孢氨苄、头孢唑林等。
3.磺胺类 作为抗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
4.利尿药 呋塞米、噻嗪类。
5.利福平 主要是由于变态反应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一般于间歇治疗或中断服药时发生。临床表现为发热、腰痛、肌痛、关节痛等症状,尿常规有蛋白尿、镜下血尿等改变。血中可找到抗利福平抗体。一般停药后2周左右恢复。
6.其他 如苯茚二酮、头孢菌素。
【防治措施】 立即停止药物接触,停药后肾功能多恢复。短暂的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可缩短病程和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