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哪些人容易患胆囊炎和胆石症

哪些人容易患胆囊炎和胆石症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常情况下,分娩和哺乳结束后,脂肪代谢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多次生育会使胆固醇代谢紊乱,形成胆囊炎、胆石症的好发倾向。有这些“危险因子”的人容易患胆结石。②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女性胆石症患者数是男性的2倍以上。糖尿病、肝硬化、甲亢患者容易患胆结石,可能和胆汁中胆盐合成和排出减少有关。

胆石症虽然是常见病,但并非人人都会得病。那么,哪些人容易患胆石症呢?旧的教科书上有“4F”的记载,“4F”就是4个带有“F”字头的英文词:Fat(肥胖)、Famale(女性)、Fertilize(多次生育)、Forty(40岁)。许多胆囊炎、胆结石都具有上述四种特征。

(1)肥胖:肥胖的人一般喜欢吃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所以不仅体形肥胖,血液中和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也明显增高,使胆固醇处于过饱和状态。此种情况下,胆固醇容易析出、沉淀而形成结石。

(2)女性:女性的性格一般多不喜欢活动,体力劳动少,常有静坐习惯。这就使得胆囊收缩力下降,胆道开口处的括约肌功能失调,胆囊排空延缓和胆汁淤滞,有利于细菌繁殖。另外,由于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而浓缩,胆盐溶解胆固醇的能力受限;胆汁碱性度升高,刺激黏膜产生慢性炎症及结石形成。女性还由于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中年后的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血液及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所以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3~4倍。

(3)多次生育:妇女妊娠以后,体内各种代谢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怀孕、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备,母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脂肪合成加快而分解减少。这当然给胎儿带来了好处,但也相应地造成了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即胆固醇增高引起胆石症。正常情况下,分娩和哺乳结束后,脂肪代谢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多次生育会使胆固醇代谢紊乱,形成胆囊炎、胆石症的好发倾向。此外,妊娠后期,膨大的子宫压迫十二指肠内胆总管的开口,使胆汁不易顺利排至肠道,加之妊娠期间活动减少,胆汁淤滞在胆囊内,既有利细菌繁殖,又因胆汁浓缩,胆固醇过饱和而发生沉积,为结石和炎症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4)40岁:人一过40岁就开始走向衰老,机体出现较大的变化,如体力活动减少,休息时间增加。脂肪代谢合成大于分解,人体开始发胖,胆囊功能减弱,胆道蠕动减弱,胆汁滞留,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容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石症。

“4F”只是胆囊炎、胆石症的好发倾向,并非有“4F”特征的人就一定会发病,临床上同样可以见到体形偏瘦的男子患有此病。但对于具有“4F”特征的人,加强预防措施是有积极意义的。西医是西方医学经验的积累,“4F”较多地反映了西方人的特点,当然对于中国人也具有参考价值。

(5)引起中国人胆石症的“危险因子”:我国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发现了许多胆石症的“危险因子”。有这些“危险因子”的人容易患胆结石。这些危险因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年龄大:胆石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青少年患胆石病的极少,中、老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患胆石症,年龄越大,患胆石症的人就越多。

②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患胆固醇结石,女性胆石症患者数是男性的2倍以上。凡是能引起胆固醇合成增加、胆汁酸合成减少的疾病或原因,都易发生胆固醇结石,如长期高胆固醇饮食、长期服用激素类避孕剂、多次妊娠等,均可使胆固醇呈饱和状态而发生结石。此外,胆囊运动过缓导致胆汁淤滞,使胆固醇结晶在胆囊中滞留时间延长,也与胆囊结石形成密切相关,这些都是多数女性具备的条件。

一种较新的说法认为,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升级,许多更年期女性不仅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也很紧张,尤其性格内向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心身疾病,胆囊炎就是其中一种“忍”出来的心身疾病。有专家发现,一些女性胆囊炎患者长期面对压力,找不到出口“泄洪”,只能自己生闷气,结果闷出病来。为此,建议这些内向女性出现心理问题以后,要及时找心理医生治疗,否则胆囊炎等心身疾病就会不请自来。

③肥胖:肥胖的人容易患胆石症。肥胖的人有长期的营养过度,胆汁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可导致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④饮食:经常进食较多含有多量动物性脂肪、胆固醇和糖的食物,就容易产生胆固醇结石。偏食荤、油腻,嗜甜食是胆结石的重要诱因。摄入大量的油荤腻食的脂类食物,势必增加体液中的脂肪、胆固醇含量,易形成胆固醇结石。爱吃甜食者,因过量的糖分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固醇积累,易形成结石。西方式的饮食方式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主要因素。

⑤某些疾病:患局限性回肠炎的病人,容易发生胆固醇结石,这是因为病变的回肠不能完全吸收肠内的胆汁酸和胆盐,造成胆汁酸和胆盐的过量丢失。同理可知,做过回肠切除手术、小肠造瘘术,或因十二指肠溃疡病做过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病人,也容易患胆固醇结石。蛔虫感染被认为是多发胆结石的因素,这从70%的结石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这一点可得到证实,此外农村胆石症发病率高与农村蛔虫病的感染率高表现了一致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有1/2~2/3的患者患有胆色素结石,这是由于溶血时放出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分解后,血液中的胆红素较多的缘故。我国是胆色素结石高发区,而患溶血性贫血者为数很少,原因尚不清楚。糖尿病、肝硬化、甲亢患者容易患胆结石,可能和胆汁中胆盐合成和排出减少有关。

凡有上述“危险因子”的人应该警惕胆石症的发生,如一位中年以上的肥胖妇女,在饭后经常感到上腹饱满,甚至胀痛不适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以确定是否患有胆结石。平时避免进食过多和控制过度肥胖,对防止胆结石也有一定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