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7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系疾病会议精神,制定诊疗标准将本病分为气郁型、湿热型及脓毒型。近年来,各地对本病分型虽有出入,但大同小异,如有人认为除上述三型外尚有血瘀型、寒凝瘀滞型。李世忠等将本病分为气滞、湿热、热毒及血瘀四型。气滞型采用柴胡排石汤(柴胡、香附、金钱草、郁金、枳壳、木香、黄芩、大黄、芒硝),湿热型采用三黄排石汤(黄连、黄芩、栀子、茵陈、金钱草、郁金、枳壳、大黄、芒硝),热毒型采用清营解毒汤(犀角、生地黄、金银花、茵陈、牡丹皮、玄参、连翘、黄连),血瘀型采用膈下逐瘀汤治疗,临床有效率83.2%。王文正等归纳为气滞胆郁、胆腑热结、中州湿热、胆虚心悸四个临床证型进行论治。气滞胆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胆腑热结用大柴胡汤加减,中州湿热用茵陈蒿汤加龙胆草、郁金、黄连,胆虚心悸用温胆汤加减,临床收到较好疗效。魏歧山氏按气滞、湿热、脓毒辨证治疗300例,治愈223例,好转45例,无效32例。气滞型药用柴胡、木香、黄芩、枳实、木瓜各10克,透骨草、玉米须各30克,蒲公英15克,延胡索6克;湿热型药用金银花60克,连翘、虎杖各30克,黄芩、海金沙各15克,五灵脂、青皮、金钱草、透骨草、木香、大黄各10克,竹叶3克;热毒型药用栀子、龙胆草、木香、生地黄各10克,柴胡15~20克,黄芩15克,连翘、蒲公英、板蓝根各30克,大黄15~30克(后下),芒硝10~30克(冲服),神昏加安宫牛黄丸,脉细无力或神志淡漠加用参附汤。乔宦琏氏治疗本病75例,根据辨证分为肝胆气滞型(30例)、湿热蕴结型(45例),结果痊愈45例,好转17例,无效13例。气滞型用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湿热型给予复方大柴胡汤加减。这些宝贵的资料为现今的中医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现今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中药方剂主要参考资料。
以下将就中成药、主要方剂、名老中医经验方和民间偏方等加以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