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肠内引流术是指将胆道与肠道接通,以便使胆汁流向肠内的手术,这是在胆道系统正常的结构遭到破坏,胆汁不能流向肠道的情况下,采用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方式。胆肠内引流术具体地还可分为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种。
(1)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分侧侧吻合术与端侧吻合术两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侧侧吻合与端侧吻合有区别,侧侧吻合术是将胆总管与最邻近的十二指肠肠壁吻合,此时胆总管和十二指肠都保持原来的结构状态不变;端侧吻合术则是将胆总管切断,在缝合封闭切断处的远端胆总管后,将切断处的近端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无论哪一种吻合都可使胆汁流入肠道,约86%的病例获得较好的效果。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手术指征有:①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胆总管明显增粗,直径在1.5厘米以上者;②慢性胰腺炎所致的胆总管下端较长范围的管状狭窄与梗阻;③原发性胆管结石、慢性胆管炎,复发性胆管结石等。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要求吻合口近端不能有梗阻因素存在,如肝内胆管狭窄与结石、胆总管扩张等,否则将发生难以控制的上行感染。吻合口直径应>2.0厘米,应尽量低位,并应切除胆囊。
(2)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与十二指肠胆总管吻合术,只是所取胆总管部位的高低不同而已,实质上只是低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所以手术指征与十二指肠胆总管术相同。不难想象,当胆总管直径为1.5~2.0厘米时,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其下端狭窄范围不长者,同时合并有胰管开口狭窄者,应选择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不过,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的操作较为复杂,还有一定的并发症手术应慎重、仔细。
(3)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治疗胆管结石、胆管炎常用的手术方法。但由于当胆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后,胆管距肠道很近,肠道内的细菌在肠道不停地运动状态下,有可能将肠液或食糜挤入胆总管,而引发感染,这是一个弊端。为了避免这一弊端,将十二指肠下方的空肠上提一段,与胆总管吻合,并在上下段空肠之间再做成一个侧侧吻合口,吻合口以上的空肠就可保持在没有食糜通过的状态,这样,这个空肠段与胆总管-空肠吻合口就能形成无菌环境,感染也就不容易发生了。
由于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将食糜转流,失去功能的空肠襻长,减少了上行感染,手术机动性大,吻合口大而无张力,能有效避免再狭窄。从长远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较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和肝胰壶腹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更为优越。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适应证为:①慢性化脓性胆管炎、胆(肝)总管明显扩张者;②复发性胆管结石、胆管明显扩张者;③胆道残余结石,合并复发性胆管炎者;④肝内胆管结石、肝内多发结石者。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操作较为复杂,一般在良好的术前准备后择期进行。其吻合方式有端-侧、侧-侧和端侧-侧吻合。要求吻合口内放置引流管,防止术后早期胆汁漏,并促进吻合口愈合;常规放置腹腔引流,避免膈下胆汁积聚与感染。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术式是由一位叫Roux的医生发明的,取他的名字作为纪念,至于“Y”,则是吻合后的空肠段呈“Y”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