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时间:2023-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概念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指由于挫伤导致晶状体脱离原有的位置,偏离了视轴,导致散光或单眼复视等临床表现。晶状体脱位包括全脱位和半脱位。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者其刺激症状一般较轻,但也有的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当有其他并发症如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者可参照标准中其他条款。单纯晶状体部分脱位为十级伤残。

【概述】

1.概念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是指由于挫伤导致晶状体脱离原有的位置,偏离了视轴,导致散光或单眼复视等临床表现。

晶状体脱位包括全脱位和半脱位。晶状体全脱位是指晶状体完全脱离原有的位置,可向前脱入前房或嵌顿于瞳孔区,也可向后脱入玻璃体。晶状体半脱位是指部分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导致晶状体在部分象限与睫状体脱离联系,可出现散光、视力下降等症状或虹膜震颤等体征。晶状体半脱位可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半脱位,在瞳孔区不能看见晶状体的赤道部边缘,前房深浅不一。悬韧带断裂部位,虹膜下陷,前房变浅,对侧虹膜隆起,前房变浅,晶状体脱位部分可见虹膜震颤。

重度半脱位,在稍为散大但不圆的瞳孔区可见脱位的晶状体赤道边缘,虹膜面一部分高一部分低,前房深浅不一。眼底检查时,在一个瞳孔区可见两个视盘,即双眼底现象。伤者自觉视力减退,并出现近视、散光或单眼复视等。常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和(或)葡萄膜炎。

2.机制 晶状体由悬韧带悬吊,与睫状体联系,使其固定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挫伤时,可导致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或全部断裂,以致悬挂晶状体的力量不平衡,晶状体即会向悬韧带断裂的方向移位,使晶体脱离其应在的位置,并偏离视轴。眼球受到钝性物体、高压气体或液体的打击后,房水和玻璃体受挤压,眼球赤道迅速膨胀,外力去除后,由于反弹力,晶状体前后震荡,晶状体悬韧带可被拉断,使晶状体脱离原来的正常位置,即晶状体脱位。

3.分类 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范围和部位不同,晶状体脱位可分为晶状体半脱位和全脱位。

【辅助检查】

常规裂隙灯显微镜下散瞳检查可发现脱位处虹膜震颤、移位晶状体的赤道部及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等征象。后脱入玻璃体的患者,瞳孔区晶状体缺如,眼球B超检查可发现玻璃体暗区内晶状体回声。眼眶CT可见晶状体不处于正常位置,两侧明显不对称。眼科超声检查、眼前段OCT等检查也可协助诊断。

【诊断要点】

1.晶状体半脱位的诊断 ①确证的眼部外伤史。②虹膜震颤且前房深浅不一。虹膜震颤是判断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的可靠的客观指征。③有时,可表现为近视或原有近视度数升高。因晶状体本身的弹性,尤其是青少年,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晶状体变成球状,屈光力增大而导致近视或原有近视度数升高。④由于悬韧带不全断裂,晶状体赤道部凸凹不平,故常同时伴有散光。玻璃体可由悬韧带断裂处向前突出,甚至进入前房。⑤散瞳后,有时可见晶状体赤道部,晶状体区呈灰色,无晶状体区呈新月形的暗黑色。⑥有的伤者诉有单眼复视,有些伤者可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和虹膜炎等并发症。

2.晶状体全脱位的诊断 晶状体悬韧带全部断裂时,晶状体可脱位于前房、玻璃体腔,少数病例可脱位于视网膜下或巩膜与睫状体之间,眼球破裂者可脱位于眼球筋膜和球结膜下,甚至脱出眼外而丢失。

(1)晶状体脱入前房:晶状体向前脱位于前房,由于重力的关系,一般位于前房的下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到前房内有一油滴状透明体,边缘呈金黄色。晶状体抵压角膜内皮,导致角膜损害;脱入前房的晶状体有时因阻塞、嵌顿于瞳孔等原因,可出现继发性青光眼。

(2)晶状体脱入玻璃体:晶状体脱位进入玻璃体者较脱入前房者多见。此时前房变深,虹膜震颤,高度远视。眼底检查见玻璃体腔内的晶状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球状,因重力的关系,常沉于眼球内的下部,且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时间久者,晶状体可混浊且固定于某一部位。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者其刺激症状一般较轻,但也有的引起虹膜睫状体炎和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鉴定原则】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诊断并不困难,当有其他并发症如外伤性继发性青光眼者可参照标准中其他条款。单纯晶状体部分脱位为十级伤残。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晶状体脱位要考虑是否存在自身因素的参与,如Marfan综合征的患者,易发生晶状体脱位,一旦存在上述疾患且眼部外伤后发生晶状体脱位,应做伤病关系分析。

(王 旭 刘陇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